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胃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更是位于前列。胃肠癌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以根治性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传统观点认为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不同程度的杀伤免疫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近来有研发现,化疗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双重的,在抑制的同时也能通过相关调节机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化疗对胃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因此如果能充分利用正面作用,避免负面影响,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找到化疗和机体免疫功能的最佳结合点,将改善胃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胃肠癌 免疫
  • 简介:摘要: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意义在于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通过严格执行质量控制的相关要求和措施,可以减少误差和疏漏,提高检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可信度,从而为医生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同时,质量控制也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声誉,增强患者对实验室的信任度。因此,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患者健康、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40例病理检查确诊甲状腺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选择同期接受健康检查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对比两种方法和两组观察对象的各项检测指标情况。结果 两组组内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TPOAb、TGAb、SIL-2R、IL-35和IL-17等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甲状腺肿瘤组观察对象TPOAb、TGAb、SIL-2R、IL-17等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IL-35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化学发光免疫法 放射免疫法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疤痕破裂诊断中采用腹部超声,做好价值诊断。方法:本次选取的子宫疤痕破裂患者共计26例,就诊时间均于2020-2021年间随机选取(都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采用腹部超声,做好分型以及准确率的比较。结果:通过对子宫疤痕破裂患者进行符合率比较,其中使用腹部超声确诊人数为24例,整体诊断准确率为92.30%,整体诊断准确率较高。子宫疤痕破裂中I型、II型、III型人数分别为12例、10例、4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6.15%、38.46%、15.38%。而腹部超声患者和子宫疤痕破裂分型中基本差异不大,腹部超声患者I型、II型、III型比例分别为54.16%、33.33%、12.50%,经比较,t= 1.432、0.727、 0.145,整体差异不大。结论:使用腹部超声,能够诊断患者的子宫疤痕破裂情况,准确率高,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腹部超声 子宫疤痕破裂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针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早孕患者予以药物流产配伍吸宫术治疗的终止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本院收治要求进行终止妊娠的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早孕患者80例,依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针对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吸宫术治疗;针对研究组患者予以药物流产配伍吸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流产成功率、清宫术中配合程度、宫颈软化效果,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PAAS)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完全流产率90.00%(36/40);研究组患者完全流产率97.50%(39/40);两组患者流产成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人工流产术中宫颈软化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者显著更高(P

  • 标签: 药物流产 吸宫术 联合治疗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 妊娠终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据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系。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432例,均接受彩超或核磁检查,按照凶险性前置胎盘、非凶险性前置胎盘将孕妇分成两组,凶险组及非凶险组,比较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据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关系。结果:凶险组年龄、剖宫产次与非凶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次、产次、流产次数与非凶险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据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病率间有一定关联(P<0.01)。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据上次剖宫产间隔时间与凶险性前置胎盘存在一定关联。

  • 标签: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剖宫产间隔时间 凶险性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采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4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发热、咳嗽和啰音消失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的IgM、IgA、IgG以及CRP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辅助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免疫球蛋白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在梅毒抗体检测中价值。方法:收集96例2022年10月-2023年2月期间,来院进行梅毒检测的疑似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经TPPA确诊试验检测阳性85例,阴性11例,再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CLEIA)分别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CLIA和CLEIA的准确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LIA的灵敏度高于CLEIA,但是CLEIA的特异度高于ECLIA,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LIA法与CLEIA法用于梅毒诊断具有非常高的准确度,但是ECLIA法和CLEIA法都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概率,尤其是0.4<S/CO<5.0的样本,需要俩种方法学综合判断,必要时结合TPPA法进行分析,更利于对梅毒早期筛查和诊断。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法 化学发光酶免疫法 梅毒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免疫检验中开展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64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按照检验方式予以分组。对照组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血液样本,观察组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测血液样本。以病理检测为金标准,对比两组检测方式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甲状腺肿瘤的诊断与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免疫检验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准确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对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4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25例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产科分娩的25例剖宫产再次妊娠孕妇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产检门诊,观察组采取助产士门诊干预,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母乳喂养率。结果观察组孕妇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人工喂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助产士门诊可以改善剖宫产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提高自然分娩率与母乳喂养率。

  • 标签: 剖宫产再次妊娠 助产士门诊 分娩方式 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