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普唑仑治疗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80例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酞普兰治疗)40例和研究组(普唑仑治疗)40例进行对照治疗,疗程6w;两组均于疗前及治疗第1、2、4、6w末采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5.00%,有效率90.12%;对照组分别为78.12%,88.25%,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自主神经因子分略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虽然西酞普兰不良反应较普唑仑少,但普唑仑治疗精神疾病障碍疗效显著,与西酞普兰相当,也可作为治疗精神疾病障碍的一线用药。

  • 标签: 阿普唑仑 西酞普兰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托伐他汀钙胶囊用于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06例高脂血症患者每日1次服用托伐他汀钙胶囊20mg,8周一个疗程。结果患者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治疗8周后有显著下降(P<001),甘油三酯(TG)在8周后有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HDL—c)8周后升高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托伐他汀钙长期调脂治疗对于高脂血症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高脂血症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肠炎患者应用奇霉素进行抗炎治疗,分析药物的临床效果,并探讨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总结应用奇霉素治疗急性肠炎患者在临床上价值如何。方法对我院一段时间收治的72例患者进行资料收集。所有患者都已确诊为急性肠炎。在治疗之前就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即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选用奇霉素治疗实验组急性肠炎患者,而对照组急性肠炎患者应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先择药物为环丙沙星。对于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应用奇霉素的治疗组患者中临床治愈者达到35人,而临床治疗有效者2例。应用环丙沙星的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治愈者可达37例,另外环丙沙星治疗有效者也为2例,从总有效率来看,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间有统计学意义。从实验所获得的临床效果来看,实验组明显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肠炎患者的治疗上面,奇霉素有其独特的优势,不但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抗炎药物,并且治疗成本较低。从副作用方面来看奇霉素同样占有优势。故而这种药物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肠炎的临床治疗方面。

  • 标签: 急性肠炎 阿奇霉素
  • 简介:目的:探究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接受奇霉素治疗的56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例,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3例,1例患者恶心,1例患者腹泻,2例患者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分析得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奇霉素不良反应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干预 措施
  • 简介:摘要<正>奇霉素(azithromycin,AZM)是红霉素第2代衍生物,为15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结构与红霉素相似,但在内酯环的9α位上加入1个甲胺基,内酯环扩展成15元环。使奇霉素具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如组织选择性高,半衰期。

  • 标签: 阿奇霉素 临床作用 急性肌张力障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德福韦酯在慢性乙肝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5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均26例。常规组患者采用拉米夫定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德福韦酯治疗,4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HBV-DNA、HBeAg、HbsAg转阴率和ALT复长率,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beAg、HbsAg和HBV—DNA转阴率和ALT复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采用德福韦酯治疗48周后,HbeAg、HbsAg和HBV—DNA的转阴情况均比较明显,而ALT复常率也显著提高,患者的肝功能状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有较大的提高。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肝 拉米夫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苯磺顺曲库铵和苯磺曲库铵应用于腹腔镜麻醉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收住入院治疗的需行腹腔镜手术麻醉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0例,给予苯磺曲库铵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苯磺顺曲库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肌肉松弛起效时间、恢复指数、气管插管条件、术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肌肉松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恢复指数优于对照组,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气管插管条件良好情况优于对照组,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苯磺顺曲库铵和苯磺曲库应用于腹腔镜麻醉均有良好效果,但苯磺顺曲库铵的肌肉松弛起效时间更短、恢复指数更好、气管插管条件情况更好,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苯磺阿曲库 苯磺顺阿曲库铵 腹腔镜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红霉素、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奇霉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应用红霉素、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霉素、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红霉素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卡汀对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供血的影响,已探讨改善心肌代谢类药物的抗缺血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8例,病史1.2~4.6年,其中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左卡汀(卡汀组),以心肌缺血总负荷为指标通过动态心电图仪检测,并与对照组(28例)比较,来研究其对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改善的疗效。结果卡汀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相比24h总心率、平均心率、缺血次数差异无显著意义,卡汀组总负荷低于对照组,其对改善患者胸闷、胸痛、乏力、气促,心悸症状,减轻心脏缺血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同时应用左旋卡汀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小。结论左旋卡汀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心肌供血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心肌梗死 左旋卡尼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卡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80例MHD患者,均在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订1.0g,每周3次,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患者运动能力,食欲及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等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改善率分别为88.8%、90.6%、89.2%、85.0%;血红蛋白(Hb)、红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浆白蛋白(ALB)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充左卡汀可明显改善MHD的营养不良状况,帮助纠正贫血,改善MHD患者的食欲、运动能力,可降低肌肉痉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 标签: 左卡尼汀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肉痉挛 低血压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左卡汀治疗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且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之后左卡汀注射治疗,每周透析三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之后的临床治疗效果(透析后的平均收缩压变化情况以及低血压的发生率等)。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透析前、透析中和透析后的平均收缩压变化情况可见,透析过程中均出现明显的血压下降情况,与透析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透析后血压略上升,与透析前的比较以及两组患者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24.1%和55.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汀用于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治疗过程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血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伊马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应用伊马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应用常规染色体显带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进行动态监测,评价血液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缓解率。结果11例应用伊马替治疗的患者,均达血液学缓解,其中9例患者Ph染色体和bcr-abl融合基因消失,提示遗传学缓解率为80%。结论伊马替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达到部分或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及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缓解,优于常规化学药物治疗。

  • 标签: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Ph染色体 bcr-abl融合基因 伊马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卡地平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硝普钠治疗,研究组采用卡地平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各时间点的血压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压水平均显著降低,研究组各时间点的血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硝普钠,值得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尼卡地平 硝普钠 高血压急症 疗效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鼻咽癌(NPC)实施放疗联合妥珠单抗药物治疗,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皮肤反应情况。方法:拟从本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就诊的NPC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分化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采取放疗联合妥珠单抗治疗方案,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对比两组皮肤发生反应结果及中断放疗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皮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放疗后皮肤损伤而导致治疗中断的百分率为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针对NPC患者采取放疗联合妥珠单抗方案,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减少皮肤反应的发生,利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尼妥珠单抗 皮肤反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