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世界进入了城市大发展的新时代。上海法租界自1849年开辟以来,到1914年第三次扩界,即租界初创、成长时代,在其最高管理机构公董局的主导下,卓有成效地开展了一系列建设规划活动,使界内面貌焕然一新。而在这一过程中,以奥斯曼改造为核心的巴黎城市改造对上海法租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上海法租界对巴黎的借鉴为切入点,深入探寻法国因素对租界建设规划各领域、各层面施以影响的具体方面和作用渠道,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文化原因,可以为上海城市发展回溯提供一种新视角,也为中西文化对比研究平添一种新思维。

  • 标签: 上海法租界 公董局 建设规划活动 巴黎城市改造 奥斯曼
  • 简介:“古物”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进入近现代以后,“古物”这一概念为“文物”所取代,研究从以“文”为主的东方模式转向重“物”的西方模式。在现代学科体制下,文物获得了新的意义,从指称“礼乐制度”到古代之物的扩展,“物”成为文物价值的必要前提。本文通过梳理文物概念涵义的历史演变,及其在学科体系下制度化的过程,阐释文物概念的社会定位及文化意义,探讨文物在实际保护行动中的操作性问题,以资建立历史建筑名录参考。

  • 标签: 文物 历史建筑 现代学科
  • 简介:参与改造起义部队的文艺工作者———记西南军区第二工作团文工团的一段经历□赖田王效雄曹晔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工作团文工团,是四川刚解放时的1950年2月成立的。文工团从筹建到同年8月赴西北一野七军整编,总共只有半年时间。时间虽短,条件很差,但它却...

  • 标签: 西南军区 工作团 文艺工作者 歌剧《白毛女》 部队士兵 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