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7 个结果
  • 简介:年将尽,跨世纪在即──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香港)报告韩钟恩[关键术语/KEY-WORDS]音乐美学,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由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与香港民族音乐学会联合主办、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与台湾太平洋文化基金会赞助的[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SEMINAR...

  • 标签: 音乐美学 中国音乐美学研讨会
  • 简介:正小虫(1958—)本名陈焕昌,台湾高雄鼓山人。著名词曲创作兼音乐制作人,并跨足电影配乐、广告曲、公益活动歌曲、舞台剧等多元音乐创作领域。高中毕业后北上台北,就读于台湾复兴美术工艺专科学校。1980年服兵役时开始歌曲创作。其音乐风格富于变化,琅琅上口,容易传唱。1985年发行个人首张国语大碟《我不是坏小孩》。此后,如潘越云、杜德伟、文章、齐豫、周华健、风飞飞、任贤齐等歌手的代表作品,均得益于他的创作与制作。他因之而与李宗盛、罗大佑一起被称为台湾的"音乐教父"。最近几年,小虫的工作重心逐渐从台湾转移到内地,曾先后出任音乐风云榜和风云新人榜的评委,2008年又受邀成为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流行音乐单元评委。

  • 标签: 中国名家 台湾香港 名家名歌
  • 简介:胡伟立(1937-)香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出生于香港。1958年开始音乐创作。1960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同年年起任教于北京艺术学院。后又移居香港。在从事音乐教育与研究的同时,亦时有音乐作品问世。

  • 标签: 香港 音乐教育家 台湾地区 概览 名家 中国
  • 简介:茶馆书场,是我国曲艺表演艺术的摇篮,承载着一代人的美好记忆,见证着传统曲艺的兴衰。鼎盛时期,杭州有书场100多家,说书艺人100余人,而如今,杭城书场所剩无几,杭州市拱墅区大关的"姓书场"是其中之一,目前仍在每天坚持,受到听书迷的追捧和喜爱,2014年,被认定为第一批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基地。

  • 标签: 杭州市 拱墅区 困境与出路 书场 百姓 公益型
  • 简介:“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是学校课程文化选择的主导理念。自学堂乐歌以来,在中西方音乐文化价值的论争中,西方音乐因为“先进”、“发达”而成为学校音乐课程最有价值的知识,也成了学校音乐课程建构的主体性文化。随着文化相对论对我国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渗透,人们开始关注学校音乐课程建构中被压迫的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及其教育问题,于是,出现了“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教育理念。又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来临,文化价值平等性和多元化存在等观念被人们所共识。在这个背景下,学校音乐课程内容中增加了世界民族音乐的内容。以上这些变革都体现了音乐文化价值观对学校音乐课程文化选择的影响与作用。

  • 标签: 音乐文化价值观 学校音乐课程 文化选择 变迁
  • 简介:李抱忱是我国近代合唱事业的先驱者。他1934年发起组织北平育英中学合唱团全国巡演,1935年故宫太和殿大合唱和1941年重庆“千人大合唱”等活动是他合唱生涯的闪光点。他组织的合唱活动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抗日救亡。他还组织编译了《中国抗战歌曲集》(香港版本、加尔各答版本、纽约版本),此乃我国第一本向爱国华侨和海外读者展示中国抗战歌曲面貌的歌集。他创作的合唱曲《人生如蜜》入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同时,他又是一位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

  • 标签: 李抱忱 中国抗战歌曲集 中国近代合唱 中国近代音乐史
  • 简介:浙江小花越剧团是八十年代初破土而出的一株艺苑新葩。八年前曾以一曲《五女拜寿》风靡京华,被誉为“花团锦簇,金玉满堂”。今年国庆前夕,该团再度进京,与久别的首都观众见面,引起了近年罕见的轰动:场场爆满,九场公演远远未能满足戏迷们的要求,首都各报纷纷以《“小花”香满京城》、《西子花红京华》等引人注目的标题,及对报道演出盛况;街头巷尾,人人传说,有口皆碑;座谈会上,专家评点,兴高采烈。有人声称,如果评选1992年戏曲界的十大新闻,“小花”进京引起轰动,应是其中之一。“小花”何以如此让人钟爱,痴迷?何以在戏曲普遍不景气的今天,能一枝独

  • 标签: 越剧团 进京演出 戏曲舞台 渐江 五女拜寿 茅威涛
  • 简介:2016年5月10日,“中国钢琴音乐经典年回顾”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该文是作者在会上的发言,结合钢琴在中国的发展史探讨《中国钢琴独奏作品年经典(1913—2013)》、《花争艳——中华钢琴100年》及其他中国钢琴曲集。

  • 标签: 钢琴 中国钢琴作品 百年经典
  • 简介:瓦格纳诞辰两周年2013年是德国浪漫乐派作曲家瓦格纳(1813.1883)诞辰两周年,世界各大歌剧院早从2012年便开始为这两周年的纪念庆祝活动而制作演出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以下简称《指环》),有的旧制作翻新,有的则全新制作,前者如伦敦皇家歌剧院(2007年复兴版)、美国洛杉矶歌剧院耗资三千二百万美元的2009年制作、纽约大都会歌剧院2010年制作的“重金属”版、德国科隆歌剧院2008年“现代工业”版(曾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演出)等;

  • 标签: 国家歌剧院 《指环》 瓦格纳 制作 诞辰 演出
  • 简介:2008年1月31日,深圳市高级中学合少年合唱团在深圳音乐厅成功举办"歌声满天--建团十周年庆典音乐会"。深圳市高级中学合少年合唱团成立于1997年,她有一个象征着事合心、团结友爱的名字--"合"。这美丽的合唱之花在提高一批又一批少年的歌唱技能及审美情趣的同时,也培养了

  • 标签: 合唱团 音乐会 百合 少年 深圳市 音乐厅
  • 简介:州"花儿"和陕北"信天游",属于人类文化宝库中具有经典价值和原创意义的研究对象.对其不断的探究过程,不会"终结",目的也不在于对这一研究对象内涵的"穷尽",而在于不断地"发现"其包含的超越时空的"生命精神"和人性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花儿"和"信天游"研究的进展的标志,不仅在于对其本身的具体地考察分析论证,还在于不断开拓研究的新路向,揭示出对象的新层面,从而使已经成为历史和不断成为历史的研究对象本身具备当代的文化价值,为后世人们提供一个可以不断解读而又不失新鲜感的"文本".当然,这决非随心所欲地任意发挥,而是源于对对象本身原创意义的再认识.李雄飞博士的新作,正是在这方面取得长足进展的理论新著,它不但显示了"花儿"与"信天游"研究的新成果,而且对开创歌谣学的研究新局面,极具启迪意义.

  • 标签: “花儿” 信天游 文化内涵 民间艺术 陕北 呈现
  • 简介:<正>中国音乐界早就盼望编写一部自己的科全书,这一愿望到1979年12月12日才得以实现。当时,在北京召开了编篡《中国大科全书》音乐部分的筹备会议,建立了由吕骥、贺绿汀、缪天瑞、赵沨等24人组成的筹备委员会。音乐部分条目框架总表是由数十位研究中外音乐的专家制定的。他们参考了国内外大量音乐辞书,从中精选条目,最后由缪天瑞先生负责平衡、归类。

  • 标签: 筹备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音乐 音乐教育家 音乐舞蹈 贺绿汀
  • 简介:<正>1989年4月《中国大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出版了。这是我国出版的最大型的音乐工具书。其中音乐部分有大小条目2000余条,共250万字。它体现了中国音乐界20世纪80年代的研究水平,也是中国音乐界多年研究的成果。音乐这个学科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各历史阶段中不断涌现出作曲家、演奏家、演唱家、作品、著作、乐器、音乐机构、音乐教育等等,范围十分广阔。体现在音乐卷的框

  • 标签: 中国大百科全书 音乐舞蹈 中国音乐 音乐史 历史阶段 研究水平
  • 简介:金秋时节,在美丽的牡丹江畔,在庄严的“八女投江”雕塑前,台钢琴的琴声与牡丹江的波涛声“共鸣”。8月23日下午,牡丹江市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琴韵丹江”台钢琴音乐会在江滨广场隆重举行。牡丹江市各钢琴艺术学校数名琴童、老年合唱团、少年合唱团的激情演奏和引吭高歌,把每个人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汇成激乐与洪流,尽情抒发着对伟大祖国母亲的祝福和热爱。

  • 标签: 钢琴音乐会 牡丹江市 琴童 琴韵 盛世 狂欢
  • 简介:我是一个北京孩子,从小便陪着爷爷听半导体里的相声节目。我既喜欢老艺人的传统活,更期待年轻演员的新作品。到如今,我进过不少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方的园子,听过京腔、津味、天南海北口音的相声,自认为是一名相声的忠实爱好者。

  • 标签: 相声 俱乐部 演出 欣赏 约定 半导体
  • 简介:吴伯超(以下简称"吴")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史上有代表性的老一辈音乐教育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从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曾先后在北京、上海、桂林、重庆、南京学习和工作.

  • 标签: 吴伯超 生平事迹 音乐学家 中国
  • 简介:2016年5月19日晚,来自广州星海音乐学院的演奏家、歌唱家和优秀学生们一同在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为沈城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音乐会。本次音乐会分为三个篇章——"星系岭南""海纳音"和"艺贯中西",分别包含了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演出的首支曲目,是广东传统音乐"五架头"《雨打芭蕉》,由曾获第四届"文华奖"最高奖项"演奏奖"的高胡演奏家余乐夫带领星海音乐学院的优秀学生郭佩丽(扬琴)、刘佳(笛箫)、陈美力(椰胡)、

  • 标签: 星海音乐学院 沈阳音乐学院 雨打芭蕉 秦琴 文华奖 音乐作品
  • 简介:许常惠先生1969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家春》,采用了中华国乐团[3]与之协奏。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即便在今天,独奏钢琴与民族管弦乐队相互匹配的协奏音乐作品,也还属于凤毛麟角。而《家春》却以一种新的中国音乐创作理念、音乐语言、结构形式和新的协奏音响,给广大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古老的农耕社会,而且大都是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的。用作曲家刘湲的话来形容,就是:"我们的作曲家就像捧着古董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走到了今天"。民族管弦乐队的诞生,至今也不过八十多年,它不同于西方的交响乐队,经历了工业革命、精良乐器制作加工和二三百年的科学音响整合……,从古代一步跨到了今天。所以,如何将民族管弦乐队适应于今天的时代,包括如何扬长避短地用它来写协奏曲等,也都是作曲家们在创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 标签: 钢琴协奏曲 中国现代 音乐分析 民族管弦乐队 创作理念 作曲家
  • 简介:唢呐又名“喇叭”、“大吹”、“海笛”等。在我国民族吹奏乐器中,它是最有丰富表现力的一员。但同学们或许不知道,唢呐的原产地是在波斯和阿拉伯一带。“唢呐”即波斯文“Surna”的音译。金元时代传入我国新疆,以后再传到中原地区。明代称为“唆那”;清代称为“苏尔奈”。它属于簧管乐器类,由哨(芦苇制作)、气盘、芯子、杆、碗(铜制)等部分组成。杆身开有八个音孔,音域达两个八度。

  • 标签: 唢呐 中原地区 争鸣 百鸟 中国音乐 簧管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