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罗克珊娜·马尔科奇(以下简称"马"):罗斯李,你以里程碑式的著作《表演艺术:从未来主义到当下》(1979),开辟了对表演艺术的研究,并且近期通过叙述新千禧年之际表演艺术在技术、政治、审美上所发生的变化,扩大了它的内涵。

  • 标签: 罗克 罗斯 图像学 千禧年 马尔科 现场表演
  • 简介:认识矩敏,还刚刚数月,与他便每每在艺术的空间中迁想妙得.诗成共赋,感觉无垠。看高山流水,思海阔天空,仰眸星光灿烂,这宛如大千世界,佛学参禅,真需要活泼泼的境界。

  • 标签: 周矩敏 中国画 作品欣赏 艺术风格 艺术理念 创作手法
  • 简介:恽南田以“没骨花卉”而名扬海外,开“常州画派”之先河,也因为他在山水画上的努力而跻身于“清初六大家”之列,为后人景仰.中国画坛对恽南田的“没骨花卉”画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然而近三百年来,在论及常州画派时,主要指其“没骨花卉”写生,因此,重新审视恽南田山水画对中国画坛的影响尤为必要,为了能准确挖掘出恽南田山水画的文化价值,本文将重点研究恽南田山水画的历史地位.

  • 标签: 恽南田 山水画 士气 逸格
  • 简介:在日本書法專業的中國書法史課堂上,講授清代篆隷書的部分時,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等人的介紹,必不可少,黄易則未列其中。在相關書籍如資料豐富的《圖解書道史》中,亦無黄易的隷書。在此種情况下,黄易的隸書并未在日本得到普遍的介紹與宣傳。因此,本文通過對黄易隸書“書畫册”“隸書册”作品進行分析論證,以期掌握黄易隸書風的特徵,説明黄易作品對習隸者而言,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稱其爲“隸書教育之父”,亦不爲過。

  • 标签: 黄易 隸書 金石學 秋盦書畫册 李鐵橋
  • 简介:格林伯的美学中最令人满意之处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考察所有艺术的新途径。当他说立体主义是“自提埃坡罗和华托以来一切艺术风格中最纯粹、最统一的风格样式”时,我们忽然明白了他的思路(同时,其效果是使我们回想起我们特别喜爱的艺术中的传统或“面貌”),一件立体派的画,一幅

  • 标签: 克莱门特 艺术批评家 立体主义 华托 艺术风格 波洛克
  • 简介:作为20世纪著名的美学家、现代艺术的维护者,阿多诺和格林伯都从各自角度敏感地对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过分析,在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对精英主义趣味的推崇、对艺术自律的追求等观点中,两人的思想存在很多相似性,但就理论阐释的出发点和目的而言却差别很大。因此,本文旨在论述阿多诺和格林伯现代主义艺术批评中的主要观点,比较两人思想中的相似性与差别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其理论形成的背景及其现代主义理论的不同内涵与范畴。

  • 标签: 文化工业 庸俗文化 艺术自律 先锋派
  • 简介:方闻与柯律以不同的理论方法影响了中国美术史研究。方闻以"风格论"为研究重点,侧重书画自身特色,以"视像结构分析"为基本思路来分析中国传统书画作品,在"内在风格"的传统研究之上提出了新的见解。柯律着眼于视觉文化研究,试图消解"精英艺术"与"大众艺术"的界限,突出"具象艺术",并进一步提出"图像环路"理论。二位学者诸多交叉、互补的理论观念值得新时期美术研究者的思考与借鉴。

  • 标签: 方闻 柯律格 书画 美术史 风格 图像环路
  • 简介:风景画的思考———雷思颖和玛瑞娜·德斯汀的作品[美]雷思颖董智慧王晓霖译“艺术家创造一个充满观念的空间”———威廉·德·库宁作为一位美国风景画家,象任何风景画家一样,我对于那些曾经哺育过并至今仍滋养着自己的文化传统很关注。但我更加重视那些本土以外的...

  • 标签: 风景画 现实主义 中国山水画 作品 艺术家 绘画
  • 简介:现代主义的生成机制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针对这一问题,美国著名批评家格林伯和当代学者德·迪弗给出了不同阐释:前者认为,现代主义的发展动力来自对艺术品质和传统的维护,媒介自律是其突出表征;后者则提出,现代主义以媒介自律的方式推动艺术“协定”的生成,在此前提下,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两人的不同结论,在艺术家杜尚的现成品那里形成激烈交锋。但两人的理论体现出同一指向:艺术始终是一股引领人们思索、进步的力量。

  • 标签: 格林伯格 德·迪弗 现代主义 杜尚
  • 简介:继《观察者的技术》(TechniquesoftheObserver)出版后十余年,克拉里出版了《知觉的悬置》一书。该书秉承了克拉里一贯的研究风格,用综合了自然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马奈、修拉、塞尚的作品进行个案分析,以十年为一个阶段交代一种现代注意力的历史演进关系,聚焦于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一人类之眼,并再次回归到对现代性景观的思考。

  • 标签: 注意力 现代性 情动意指
  • 简介:继《观察者的技术》(Techniqueso,theObserver)出版后十余年,克拉里出版了《知觉的悬置》一书。该书秉承了克拉里一贯的研究风格,用综合了自然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马奈、修拉、塞尚的作『舁l进行个案分析,以十年为一个阶段交代一种现代注意力的历史演进关系,聚焦于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人类之眼,并再次回归到对现代性景观的思考。

  • 标签: 注意力 现代性 情动意指
  • 简介:弗里达·卡罗和莉萨·尤斯卡瓦是20世纪重要的女性主义画家,她们以在画面中彰显性别特征、突出奇特怪异而闻名于世。虽然她们处于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生活体验,但把情与色作为创作的题材存在着主观和客观双重必然性。主观上她们主张最美的莫过于女性的身体.因此大量加以描绘,并把它作为向男权主义挑战的“武器”。在客观上,她们通过对自己身体的独特感知来描绘男性艺术家永远耕耘不到的领域,才在艺术上获得了成功。同时正是因为她们选择了情与色作为题材.也使得她们的艺术备受争议,而争议却原本产生于对女性艺术的误读。女性艺术家采用这种极端的情与色的表达方式在于唤醒女性艺术家们为自己的艺术领域而奋斗。

  • 标签: 女性主义 女性艺术 男权主义 审美视角 艺术价值
  • 简介:我这大言不惭的标题的灵感得自一位匿名读者,他在一封反对信中抱怨:“而且更糟的是,在某一点上卡里尔竟将他本人与帕诺夫斯基相比。”但是,为什么我就不能拿自己与他相比?真荒唐,是因为这样做不是要表示我的著作同样重要,而是暗示由他的著作所提出的方法论问题怎么

  • 标签: 帕诺夫斯基 美术史家 卡里尔 施泰因贝格 卡拉瓦乔 美术史学
  • 简介:今年的秋天似乎与往年不太一样,与以往秋高气爽、怡人心脾的清朗抑或枯叶飘零、寒气逼人的萧瑟相比,此刻的校园里因为高校教育评估组的到来多了几分凝重和期待丰收的焦虑和喜悦。为了配合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我系安排了一系列教学研讨活动。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便是美国西部艺术家芭芭拉·彼茨和凯瑟琳·吉尔来我院做画展、讲学。芭芭拉和凯瑟琳是“美国艺术伙伴国际交流项目”负责人(该项目的宗旨是联络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倾力创建一个“个人对个人”的国际网络。它为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创作交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