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国际学生能力评价项目PISA2012上海数据,研究上海中学生课外补习时间,深入探讨课外补习时间与学生成绩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家庭经济社会地位高的学生和私立学校的学生参与数学补习的时间更多;数学补习时间对学生数学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经济社会地位低的学生增加补习时间后的数学成绩提升更大;增加数学补习时间能缩小因家庭经济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数学成绩差距,促进教育结果均等。因此,政府或基金会应为家庭经济收入较低的学生提供课外补习费用补贴,保证其课外补习时间,促进义务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

  • 标签: 课外补习 PISA 教育公平
  • 简介: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手段,教育发展是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回顾37年来中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加入教育变量的方法,拓展出体现教育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教育发展和国内生产总值等相关数据,实证估计了1978—2014年教育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978—2014年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GDP平均提高约0.2311个百分点。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大力提高人力资本积累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是今后中国教育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教育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经济增长
  • 简介: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正在来临,如何将大数据关联于教育变革以及由此衍生的学习分析的应用逐渐成为了热点课题。文章以浙江省教师教育MOOC培训平台为例,任选其中的某门在线课程,通过常规挖掘、频次统计、跳转聚合、数据可视化等方法,以渐进深入的方式,对选课学员的学习行为和日志进行数据挖掘,并根据学员在平台中的学习行为数据,展示学员与课程的相关性和适应度,发掘学员模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喜好,定位平台中的模块功能和课程资源缺陷,优化适应性教学资源,定制个性化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研究表明:上述这些举措将大大提高选课学员的用户体验感和满意度。

  • 标签: 大数据 学习分析 挖掘 碎片化 界面跳转
  • 简介:本文运用2005年各省市1399所地方高校的教育经费统计基层报表数据,首先对各地方高等院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收入各项指标与预算内教育支出的各项指标进行多元方差分析,显示各地区高校财政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然后选取有地区差异和代表性的教育预算内经费拨款、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3个指标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发现第三产业的构成比、人均GDP、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个指标最能反映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并与地方高校预算内教育经费有较强相关关系,而通常所认为的GDP总量、财政收入和支出与各地预算内高校经费没有显著相关。研究还认为,地方高等教育财政状况与该地区的居民实际富裕程度有关。

  • 标签: 地方经济 高等教育财政 多元方差分析 典型相关分析
  • 简介:西部地区由于省情复杂,一直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难点。本文基于贵州省2006-2014年县级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该省2009年和2013年两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县级财政教育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案例省份的改革有助于提高县级财政教育投入水平,这与试点县对上级转移支付高度依赖,以及改革限制了地级市对上级对县转移支付的截留等因素密切相关。与第一次改革相比,案例省份第二次改革对新增试点县的财政教育投入的正向影响较为微弱。比较两次改革内容和试点县的差异可以发现,第二次改革取消了市对县民生项目财政支出的配套责任,可能对新增试点县财政教育投入造成短期负面影响。未来深化西部地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要根据具体市县财政状况因地制宜地设计省内改革方案,对民族自治州县要更为审慎,同时应继续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县域义务教育的财政分担比例。

  • 标签: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 县级财政教育投入 双重差分估计
  • 简介:本文从有效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利用湖北省1978~2010年经济与教育方面的时间序列数,分析了各级教育对经济发展实际影响的差异特征。在ADF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协整检验、VEC模型以方差分解技术对各级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实际贡献和动态影响进行了描述与解读。研究发现:有效人资本对湖北省经济增长发挥了有限的促进作用,其具体影响在不同层级的有效人力资本之间存在明的差异。要更好地发挥有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一是要促进有效人力资本的深度开发,

  • 标签: 有效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时间序列分析
  • 简介:本文根据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理论和测量工具,分析了2003-2013年北京市及各区县城乡小学教育经费配置状况,发现2007年后北京市农村小学经费已高于城镇小学,实现了纵向公平,且增长速度更快;财政性经费指标公平程度最好,但人员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北京市近郊区县城乡均衡程度不高,远郊区县相对较好。通过设立计量模型,本文进一步发现省级统筹明显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因此,应提高省级统筹分配权,改革教师工资制度,细化农村倾斜政策。

  • 标签: 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经费 均衡配置
  • 简介:根据1979—2006年间民族地区财政支出与义务教育供给方面的数据,运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模型,对两者的动态关联关系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民族地区财政支出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配置和教育产出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财政支出对义务教育供给水平的影响兼具持续性和跳跃性特点,即第一年冲击效果并不大,但随后其影响将不断小幅度增加;直到出现正的冲击高峰,然后逐渐减缓至平衡状态。要增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就必须加大民族地区本级和上级财政的支持力度,提高财政在义务教育服务领域的支出效率。

  • 标签: 财政支出 义务教育供给 动态关联 VAR分析
  • 简介:基于公用经费支出与学校规模之间非线性变化的理论框架,利用陕西省X县423所农村小学的调研数据,对学校规模、地理位置与校际公用经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校际公用经费支出与学校规模之间呈现三次曲线关系,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公用经费支出显著正相关的学校地理位置和教师数、寄宿生数的交互作用,对曲线形态无实质性影响,但使学校最优规模有所降低。实证结果在表明农村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具有显著规模经济效应的同时,为改进公用经费的拨付模式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学校规模 地理位置 公用经费支出 变动关系 最优规模
  • 简介:高等教育在大规模扩招走向大众化过程中造成了专任教师队伍的结构性变化,教师队伍结构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教师队伍结构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年龄因素、职称因素以及受教育程度方面。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较大,其次是职称因素,最后是教师的受教育程度。为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保证教育的更稳步发展,一要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使中青年教师发挥砥柱作用,二要加强职称考核,优化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三要避免过度教育,加强教师专业化发展。

  • 标签: 高校教师 师资结构 向量自回归 教育发展
  • 简介:改革开放40年来,学术界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的研究成果,大体可以按精英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和后大众化高等教育三个研究阶段划分。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是贯穿始终的研究主线,地方高等教育体系结构问题研究是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呈现整体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特点,研究方法经历了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在以往研究基础上,未来相关研究的拓展方向:一是从结构与功能关系视角,聚焦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要素,明确高等教育体系重塑和功能再造的本质;二是从多重制度逻辑视角,聚焦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探索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调整的实践路径;三是从制度创新的视角,聚焦高等教育顶层设计,探索完善高等教育体系的制度保障;四是从实践逻辑视角,聚焦整体性与区域性关系,将地方高等教育体系建设作为中国特色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根基。

  • 标签: 改革开放 高等教育体系 高等教育现代化
  • 作者: 徐林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6-16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6期
  • 机构:摘要:在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中,唯技术论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文章从技术主义和人本主义两个视角剖析了唯技术论的根源,最后指出,媒体技术的研究是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内容之一,却不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唯一内容。
  • 简介:浙江教育出版社将于今年下半年出版《科学·技术·社会》辞典,共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卷,为广大中学教师提供知识联系技术、社会的资料,这里,选登几例如下:

  • 标签: 科学·技术 地理 锰结核 地面沉降 社会 中学教师
  • 简介: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的研究主题、研究机构与出版平台以及研究人员有着较为鲜明的特征:研究主题上理论体系、学科建设和学科属性受持久关注;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是推动学科研究的主要力量,以《江苏高教》、《高等教育研究》为代表的几个教育类期刊是学科研究成果的主要出版平台;从事学科研究的作者群体中以高职称人员和博士生为主,学科规训制度在推进学科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基本理论研究上力争突破、重视有组织研究机制创新并发挥主要出版平台的作用将是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研究未来发展的方向和举措。

  • 标签: 高等教育学 学科研究 研究主题 研究机构 出版平台 研究人员
  • 简介:海欧黑白120到尼康F90第一次接触到相机是在读绍师专的时候(今绍兴大学),记得有一次去东湖玩耍,向同学借来一只海欧黑白120照相机.由于不懂得景深调焦.不清楚光圈与快门之曝光,结果洗出来的照片有些是一片雪白,有些是人影不清,有几张好的也许是瞎猫碰上死耗子.有几位女同学向我要照片时的那个狼狈相到现在老脸也会红。

  • 标签: 教师生涯 景深 技术 助人 照相机 女同学
  • 简介: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难题,近30年来也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对校企合作研究的期刊分布、研究机构、主题结构等方面的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识别,发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问题由单方面的合作意愿向双方利益协调机制体制突破;研究方法由经验式、描述式向定量实证研究靠拢;研究视角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转变,这为未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计量分析 可视化
  • 简介: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一种认知工具,将教与学融为一起,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教学模式,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现根据我校三年多来在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基础》课整合的探究中得到的经验教训谈一点自己的心得。

  • 标签: 信息技术 整合 电子技术基础 教学模式
  • 作者: 杨强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3-13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3期
  • 机构:〔摘要〕利用先进的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预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预测学习结果,通过分析将教学效果优化的技术,就是学习分析技术。随着教育实施的完善,教学理念的进步,学习分析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得到了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先讨论了学习分析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意义,再讨论了学习分析技术如何在高中信息技术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