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0.概述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3G)各种标准和规范已形成协议,从2001年起先后在日本和韩国投入商用,但目前大多数国家运营的仍然是2G或2.5G的移动通信系统。我国运营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2G的GSM/GPRS和CDMA系统。目前用户对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越来越高,而3G系统实际所能提供的最高速率也只有384kbps(虽然标称最高速率为2Mbps),不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在3G系统还没有大规模投入商用的情况下,国内外移动通信领域的专家已经开始进行4G(或B3G)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 标签: 移动通信系统 4G GSM/GPRS 第三代移动通信 演进 技术
  • 简介:从全球的移动通信发展来看,这两年呈现更加高速的增长态势,到今年9月份全球的移动用户已经突破了26亿,仅仅今年1到9月份就已经有4.77亿新的移动用户产生。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2000年以来,全球的移动用户基本上以每年2亿左右的发展,当然移动超过固定当然在2002年就已经发生,所以移动通信成为最大的一个通信手段,而且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 标签: 无线移动通信 发展趋势 中国 移动用户 通信发展 通信手段
  • 简介:为了缓解可见光通系统(VLC)的阻塞和提高用户的数据速率中断性能,设计并分析了具有多个VLC和射频(RF)接入点的混合通信系统(HVLRF),该系统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地将用户分配给VLC或RF系统。首先,研究分析可见光通系统与射频系统;然后,将两系统混合,构建可覆盖大型室内空间的通信

  • 标签: 射频系统 混合通信 系统混合
  • 简介:要保证重要信息的及时传递,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无线电应急通信指挥系统。首要的任务是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尽快建立无线电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也即是无线电应急通信网络;其次是建立全市无线电应急通信网络。

  • 标签: 通信指挥系统 无线电 应急通信 突发性事件 通信网络 提高认识
  • 简介:IMSIMS是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重要的技术,是面向未来多媒体通信的NGN核心技术。IMS不仅可将单一类型的移动网络融合到全IP,它还是融合不同的网络——固网、移动网和企业网的基础。IMS现被看作传统PSTN向邛网、下一代网和VoIP过渡的关键。已经有越来越多运营商开始利用IMS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通信核心网络。除spint、Cingular、MM02等移动运营商外,一些全球最大的传统固网或全业务网运营商开始对IMS有所行动。

  • 标签: 通信技术 CINGULAR 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运营商 中国 网络融合
  • 简介:1、引言智能天线原名自适应天线阵列(AAA,AdaptiveAntennaArray)。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抗干扰通信、定位及军事通信方面等,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功能。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以及对移动通信电波传播、组网技术、天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智能天线开始用于具有复杂电波传播环境下的移动通信。为此,移动通信研究者给应用于移动通信的自适应天线阵起了一个较吸引人的名字——智能天线(英文名为SmartAntenna或IntelligentAntenna)。

  • 标签: 智能天线技术 发展趋势 无线通信 INTELLIGENT 自适应天线阵列 Adaptive
  • 简介:由于超宽带(UWB)的特性,它必然会对共享频段内的其他窄带系统产生干扰,并且自身也将受到其他系统在某频段的强干扰。因此,UWB系统必将面对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共享频谱的时候不得对已有的窄带系统造成有害干扰,同时UWB系统也可能受到来自其他系统的强窄带干扰。目前,所有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针对UWB系统本身进行优化设计,研究思路大都是集中在UWB脉冲信号波形的设计与优化上,

  • 标签: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 结构模型 UWB系统 优化设计 窄带系统 强干扰
  • 简介:<正>成立近40年的国际卫星组织Intelsat是一个拥有144个成员缔约的国际性组织,经营19颗卫星,向全球20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用户提供卫星通信、广播、因特网接入与网络解决方案的服务。由于按政府间结构是国际合作形式,不能平等进入市场,不能完全有效地进行最佳商业化运作。为了增强该组织的灵活性与竞争力,扩大服务,2000年11月,成员国一致决定将其私有化,经过半年多的筹组转型工作,今年7月

  • 标签: 通信卫星有限公司 INTEL 私有化 卫星通信 卫星组织 网络解决方案
  • 简介:指挥与通信方舱配备的空调和燃油加热器等设备用于温度调节,需适应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气候条件.针对某型方舱在高原地区试验中出现的意外故障,分析了异常现象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可供高原电子设备方舱设计参考.

  • 标签: 指挥与通信方舱 高原 绝缘电阻 燃油加热器
  • 简介:一、引言随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活动空间和参与领域在不断地扩大,对手机的功能要求,也不仅仅是对话和通讯,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方面的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就必须要有新型的通信技术来作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就应运而生了,但是,因为各个通信商家的利益得不到很好的协调,

  • 标签: 第四代移动通信 通信技术 生活空间 活动空间 功能要求 手机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越来越依赖网络。因此,数据通信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改善。数据通信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一些便利。尽管近年来数据通信发展迅速,但它不能避免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为了使数据通信网络有效,网络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通信网络维护也是信息全球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良好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全面有效地应对所有威胁,从而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安全。

  • 标签: 网络安全 通信网络 数据信息
  • 简介:全球领先的企业通信软件、系统和服务供应商Avaya公司目前在业界率先推出面向IP语音通信的远程管理服务,使企业在不间断语音通信的情下对其IP语音通信网络进行监控和管理。通过这项服务,企业能够使问题在影响到网络运作之前便被及时发现.并在大多数情况下自动的解决这些问题。

  • 标签: 通信网络 企业 管理方案 推出 Avaya公司 实时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通信技术的进步,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通信工程的使用,而在建设通信工程时,外界因素不可避免的会对其造成影响,从而导致通信工程建设受阻,施工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应用现代项目管理的方法来进行通信工程建设成为了通信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本文对现代项目管理做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通信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深入探讨了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唉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 标签: 现代项目管理 通信工程 问题 应用
  • 简介:为了让用户了解爱普生微压电打印技术的优势.爱普生(中国)有限公司在业界率先隆重推出“爱昔生喷墨打印头耗材,以一挡百高品质”的打印头2年保修承诺的服务升级大行动。活动自2005年3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凡在此期间购买EpsonStylusPRO7600/9600/10600任意一款大幅画打印机,并在购机后第一年内从爱普生认证经销商处购买与机器型号相对应的爱普生正品墨盒30支以上,

  • 标签: 喷墨打印头 高品质 耗材 微压电打印技术 STYLUS 2005年
  • 简介:2004年1月12日液晶行业ODS喷粉技术交流会在深圳北方大厦召开,出席会议的单位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领导、液晶行业骨干生产厂家的代表、行业专家和北京敬业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日本XEVIOS公司也应邀出席了会议。

  • 标签: 非ODS喷粉 液晶行业 技术交流会 清洗行业
  • 简介:由于普遍采用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方式组网,多小区干扰已成为限制无线通信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抑制小区间干扰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近年提出了干扰对齐技术,其优势在于可以获得干扰信道的最高自由度。一般的干扰对齐研究仅限于理想信道,研究通过理想信道环境下的多小区干扰对齐技术,分析了时延信道信息对干扰系统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信道状态信息的时延大大降低了系统容量,特别是在高信噪比条件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大。

  • 标签: 时延干扰信道 多小区干扰 时延信道状态信息 干扰对齐
  • 简介:摘要随着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人们对通讯技术的更高需求,5G移动通信技术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作为当代世界上科技含量十足的科学技术,5G通信技术是通讯领域内重点研究的对象。

  • 标签: 5G移动通信 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
  • 简介:超宽带已同以往有所不同。乔治亚州技术研究所(GTRI)的一群工程人员正在研制一套新型的相位阵列式天线,开发人员表示这套相位阵列式天线可使超宽带设备完成五副普通天线所能完成的工作。与传统的10:1比率的系统相比,分段式孔径天线30:1的带宽向世人展现了其强大的性能。研究人员表示,在雷达和通信环境中使用,即使是高达100:1的比率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 标签: 超宽带无线通信 研究人员 天线 开发 工程人员 通信环境
  • 简介:针对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条件下,研究了双向多中继协同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性能。首先基于模型的信号传输过程分析了系统的信道容量。然后根据单条链路接收信噪比的累积分布函数,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上界表达式;根据接收端釆取最大比合并时的接收信噪比最大,计算了信噪比最大时的概率密度函数,推导了系统中断概率的闭合下界表达式。最后,结合具体的数值仿真对不同参数下的系统中断概率分别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仿真实验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并且还表明了双向多中继模型的中断概率优于双向单中继模型。

  • 标签: 协同通信 双向中继 信道容量 中断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