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RA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应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晨僵时间、关节压痛及肿胀数、关节疼痛度及肿胀指数)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SR、CRP、RF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RA能够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增加副反应,是种安全可靠联合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雷公藤多苷片 甲氨蝶呤 炎症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微炎症介质水平影响。方法:将86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接受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8水平,肢体正中神经与腓浅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以及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正中神经与腓总神经SCV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正中神经SCV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四肢感觉减退、四肢远端麻木与烧灼感、不宁腿综合征、肢端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周围神经痛变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血液透析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

  • 标签: 甲钴胺 尿毒症 周围神经病变 微炎症
  • 简介:目的:比较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与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烧伤后残余创面患者80例,采用自体对照研究方法,每例患者选取2处烧伤后残余创面,随机分为EGF组和GM-CSF组,EGF组采用rhEGF凝胶治疗,GM-CSF组采用rhGM-CSF凝胶治疗。观察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愈合率,选择8例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切取创面边缘组织标本,病理学观察用药后创面组织中成纤维细胞数及毛细血管数。结果:与EGF组相比,GM-CSF组用药治疗7、14d后创面愈合率明显升高(P〈0.05);EGF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6.23±4.15)d,明显长于GM-CSF组(12.39±2.16)d(P〈0.05);用药治疗7、14d后,两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EGF组成纤维细胞数和毛细血管数均明显低于GM-CSF组(P〈0.05)。结论:rhGM-CSF比rhEGF更能促进烧伤后残余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可能与其更能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或迁移,加快毛细血管生成有关。

  • 标签: 烧伤 表皮生长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面愈合
  • 简介:美国研究人员新发现种能从猴子传染给人腺病毒。并且在跨物种传染后还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是首次发现能由动物传染给人腺病毒。研究人员认为目前它在人群中传播能力不强,不必担心会引发大规模传染病疫情。

  • 标签: 传染病 腺病毒 猴子 病原体 研究人员
  • 简介:目的:调查白内障手术情况并评估其手术疗效。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黑龙江省南部农村人口按标准划分成抽样单位,两组人员通过预实验统一标准后对年龄≥50岁共5058人(受检率91%)进行视力和眼部检查,先后在其中两个抽样单位进行检验。结果:高年龄组、女性和低教育程度者白内障患病率较高。在所有调查68只白内障手术眼,最佳矫正视力≥20/60占51.5%(35/68)。结论:白内障是50及50岁以上农村人口主要致盲眼病,迫切需要提高手术质量是关键,特另1是高龄和女性患者。

  • 标签: 白内障 农村地区 视力
  • 简介: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近日刊登项研究说,通过基因调节、抑制种酶发挥作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效率,并改善葡萄糖耐受不良状况。这成果有望帮助开发治疗肥胖和糖尿病新方法。

  • 标签: 《自然》杂志 基因调节 糖尿病 肥胖 治疗 新陈代谢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中白介素-32(IL-3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HBV感染者和30例健康者检测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32(IL-32)含量,比较IL-32水平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谱和HBV复制水平关系。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乙型肝炎、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组,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急性乙型肝炎、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HBV感染者HBV-DNA阳性组IL-32水平较阴性组为高,但无差异;高、中、低病毒载量组之间血清IL-32水平也无差异(P〉0.05)。(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ALT水平组血清IL-3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低、中、高ALT水平组之间与IL-32水平也有统计学意义;IL-32水平与ALT水平正相关。结论:HBV感染可导致机体血清IL-32水平变化,且随炎症加重呈上升趋势,证实IL-32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IL-32可能参与了慢性HBV感染者肝组织损伤及病情发展过程。血清IL-32水平变化与HBV复制水平无关。

  • 标签: HBV感染 白细胞介素-32
  • 简介:项新研究中。来自英国利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种方法阻止疱疹病毒劫持宿主细胞中该病毒进行复制和导致疾病所需重要通路。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Microbiology期刊上。论文共同通信作者为来自利兹大学阿斯特伯里结构分子生物学中心AdrianWhitehouse教授和RichardFoster博士。Whitehouse教授说,“我们已花了数年时间证实在所有疱疹病毒中发现种蛋白招募宿主细胞中种被称作人TREX蛋白复合体来协助稳定化和运输细胞核外疱疹病毒RNA,这样它们能够表达为病毒蛋白。”“如今我们鉴定出种能够破坏这种至关重要病毒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化合物,从而阻止疱疹病毒复制和产生传染病毒颗粒。”

  • 标签: 蛋白复合体 疱疹病毒 RNA 运输 NAT 靶标
  • 简介:目的:分离、培养、纯化家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获得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鉴定,为进步利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实验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家猫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多次更换培养液获得较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细胞形态进行观察;根据第1、3、5、7、9代细胞镜下增殖情况绘制出生长曲线;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抗原CD34、CD44和CD90表达率。结果: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贴壁呈梭形或纺锤形;原代细胞生长丛集成片,5~7d达到融合,进行传代;培养到第三代以后,细胞出现相对均匀梭形扁平外观,迅速增殖细胞呈涡流样排列;第3、5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强于第7、9代;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细胞CD34、CD44和CD90阳性率分别为17.5%、97.9%和91%,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表达致。结论:分离培乔细胞具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特性,成分相对单,第3、5代细胞纯度高,增殖能力强,适用于进实验研究.

  • 标签: 家猫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鉴定
  • 简介: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神经内患者中应用效果评估。方法:将200例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普通组患者入院进行宣教,护理人员对100例患者用药、饮食、锻炼等进行口头教育;对照组100例患者采用入院发放温馨提示卡及常规宣教结合方法。对两组患者遵医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普通组100例患者遵医行为差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普通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温馨提示卡可以有效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督促患者更好遵医,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温馨提示卡 神经内科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恶性肿瘤危重病人预警蛋白(LGT—LostGoodwillTarge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转变后是否出现有意义差异指纹。方法: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EnhancedLaserDesorption/IonizationTimeofFlightMass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检测21例恶性肿瘤患者(分析纽)LG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变异前后血清蛋白质指纹谱。以质/核比(M/Z):11100+H~11900+H,出现丰度〉10%峰簇(cluster),视为LGT阳性,反之为阴性。另选择12例肿瘤患者各1份血清样本,间隔周检测次,再选择5例肿瘤患者取连续两天血清标本各1份进行检测,以此作为影响因素对照组。去除与对照组相同差异指纹后,比较LGT阳性向阴性转变后差异蛋白质组指纹有无显著。结果:分析组中恶性肿瘤患者LGT指纹由阴性向阳性变异时,有18个蛋白质指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有差异指纹44个,其中M/Z为1005、1008指纹与分析组相同,将之剔除后,剩余了16个有统计学意义差异蛋白质指纹,其中上调指纹m/z(质/核比)值分别为6626、2889、6429、8866、3452、1259、3052、3699、8531、757、1146和8765。下调指纹m/z值分别为17650、7979、778和1006。结论:SEL-DI—TOF-Ms技术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捕获m/z:6626、2889、6429、8866、3452、1259、3052、3699、8531、757、1146和8765蛋白质指纹呈上调趋势,m/z:17650、7979、778和1006蛋白质指纹呈下调趋势,可视为恶性肿瘤LGT指纹阴转阳差异蛋白质。

  • 标签: 恶性肿瘤 蛋白质指纹 SELDI
  • 简介:目的:研究高压氧在心脑复苏早期应用,主要是使已恢复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稳定,提高治疗效果,挽救生命。方法:采用空气加压舱加压,戴面罩吸纯氧,治疗压力为2.5ATA,稳压吸纯氧30分钟,改吸舱内空气10分钟,再吸纯氧30分钟,减压20分钟,每日次,10次为疗程。结果:高压氧是治疗心脑复苏种有效方法,疗效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广。结论:心脑复苏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可以改善脑缺氧,甚至可以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为心脑复苏治疗开辟了新有效途径。

  • 标签: 高压氧 复苏术 脑缺氧
  • 简介:目的:观察隐形针灸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及作用机制初步探讨。方法:5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隐形针灸进行治疗,通过采用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标准和疲劳量表(FS)来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病症状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总有效率达91.1%。结论:隐形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是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隐形针灸 慢性疲劳综合征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同源异型盒基因B7(HomeoboxB7,HOXB7)在人胃癌组织中表达情况,并探讨HOXB7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收集行手术切除胃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共120例,采用实时定量PCR(qRT—PCR)技术、蛋白印迹(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HOXB7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在胃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表达,通过卡方检验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间相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评估HOXB7在胃癌风险评估中作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XB7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HOXB7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应癌旁组织(P〈0.05);HOXB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均具有显著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远处转移均无显著相关(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提示HOXB7可以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独立风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HOXB7胃癌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均显著低于HOXB7低表达患者组(P〈0.01)。结论:HOXB7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胃癌恶性表型有关,可能参与胃癌发生及恶性进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胃癌患预后重要参考指标。

  • 标签: 胃癌 HOXB7 临床意义 预后
  • 简介:目的:从中药厚朴中分离得到群体感应抑制剂,并对其活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铜绿假单胞菌QSIS-lasI对中药厚朴粗提物进行活性检测及追踪,采用生物自显影薄层色谱、制备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纯化厚朴中活性化合物,应用核磁共振波谱解析确定其结构。分别利用分光光度法及地衣酚法测定绿脓菌素和鼠李糖脂产量,并通过半固体培养基检测铜绿假单胞菌swarming运动,利用RT-PCR检测与QS调控相关基因mRNA表达影响。结果:厚朴粗提物具有群体感应抑制活性,其活性化合物结构鉴定为和厚朴酚。亚抑菌浓度下和厚朴酚能明显抑制毒力因子如鼠李糖脂和绿脓菌素产量以及swarming运动,且能够有效抑制QS相关基因mRNA水平表达(P〈0.05)。结论:和厚朴酚是种新群体感应抑制剂,可能发展成为种治疗细菌感染潜在新药。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QSIS-las I 中药厚朴 和厚朴酚 群体感应抑制剂 毒力因子
  • 简介:目的: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roxellana)是我国特有珍稀物种,其粪便作为种非损伤样品,为珍稀濒危动物种群数量调查、遗传多样评价、亲缘关系、系统进化等研究带来了很大便利,本研究试图建立高效、简便粪便样品保存方法。方法:在现有珍稀濒危动物粪便样品保存方法基础上,分别使用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冷冻法保存川金丝猴粪便样品,比较了不同保存方法DNA提取效果,以及对mtDNA控制区片段PCR扩增成功率和微卫星基因PCR扩增效率。结果:干燥法、冷冻法和干燥冷冻法三种不同保存方法保存粪便1周时间后,提取粪便DNA样本扩增mtDNA片段成功率均为92%,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79%、78%、80%;保存2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80%、76%和80%,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为65%、61%、67%;保存6个月后,mtDNA片段扩增成功率分别为56%、52%和64%,微卫星基因扩增成功率分别40%、34%、46%。因此,随着保存时间增长,三种方法保存效率都将明显降低,但干燥.冷冻法得到DNA样本扩增成功率相对较高。结论:粪便样品能够为川金丝猴遗传多样评价等相关研究提供有效信息,干燥冷冻法保存能够更为有效保证DNA提取和基因扩增效率。

  • 标签: 非损伤性技术 粪便样本 保存方法 线粒体DNA 微卫星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常用抗G^+致病菌抗生素种类效价情况,为抗G^+致病菌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从2978个样本中分离到953株G^+致病菌,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进行菌种鉴定及16种抗生素药敏实验。结果:953株G^+致病菌经鉴定属于11大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属是五类主要G^+致病菌,依次分别占总分离量30.3%、1713%、15.1%、9.8%和6.8%;在检测16种抗生素对排在前五位G.致病菌平均效价最低五类抗生素是:青霉素(24.22%)、红霉素(26.22%)、头孢唑林(28.06%)、与链霉素(30.52%)和庆大霉素(31.06%)。而抗口致病菌整体效果最好是:螯合新泰林(93.72%)、万古霉素(82.62%)和四环素(78.68%)。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越来越多抗生素抗临床常见G^+致病菌效价呈现逐年递减趋势.

  • 标签: 抗生素 药物监测 耐药性 G^+致病菌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4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重症胰腺炎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EN),而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治疗(TPN),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血淀粉酶和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及72小时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水平及血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时间、病死率及住院时间分别均明显较对照组降低或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及72小时后,实验组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而对照组治疗24、48h后APACHEⅡ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低(P〈O.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辅助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能有效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力,并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
  • 简介:目的:通过对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手术前后生命质量和自尊水平进行主观评价,得到真实、可靠手术效果评价结果,最终提高隆胸手术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接受假体法隆胸术患者共60例,在手术之前、术后6个月使用SF-36生命质量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进行生命质量状况和自尊状况测量评估,并和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接受假体法隆胸患者术前SF-36生命质量量表中社会功能(SV)和精神健康(MH)两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P〈0.01);术后6个月量表中社会功能(sF)和精神健康(MH)两项水平有显著改善(P〈0.01);Rosenberg自尊量袁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自尊水平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01)。结论:假体法隆胸手术能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定程度改善,隆胸手术对患者自尊水平有积极显著影响。

  • 标签: 生命质量 自尊 隆胸术 SF-36量表 Rosenberg自尊量表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对不同时期神经元存活、分化、生长及损伤后修复和再生都有着十分重要作用。不仅在神经系统中,随着人类其他正常和肿瘤组织中同样也检测得到了NGF,神经生长因子在各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并均已得到了证实。NGF功能发挥离不开与其受体结合,根据NGF表面糖蛋白与凝集素结合能力不同,其受体可被分为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和低亲和力受体p75。TrkA与NGF结合后所介导信号通路主要有:①MAPK通路;②PLC-γ通路;③PI3K/PKB通路。而p75与NGF结合介导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①NF-κB通路;②JNK-p53-Bax凋亡通路;③神经酰胺通路。TrkA般介导是正信号,如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维持神经细胞存活等;而p75既可促进神经细胞存活,也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但以后者为主。当TrkA与p75同时表达时,TrkA可抑制p75诱导细胞凋亡,使受损神经细胞大量增殖,所以其生物学总效应是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和存活。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