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团队护理模式对于小儿腹泻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中选取200例纳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针对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儿在观察组的基础上家用团队护理模式上开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总有效率、患儿痊愈率、患儿住院天数、并发症以及新相关并发症等相关方面对比明显好于对照组,整体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腹泻患儿采用团队护理模式,对于提升整体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团队护理 小儿腹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患者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2018年05月收治的3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后进行腹泻护理方式研究;对照组(15例)选择传统护理方式完成;观察组(15例)选择传统护理+临床护理路径方式完成;最终就两组小儿腹泻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小儿腹泻患者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P<0.05);同对照组小儿腹泻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60.00%)对比,观察组(93.33%)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护理人员选择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腹泻患儿进行护理,对于住院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缩短以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提升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小儿腹泻患儿病情康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羔羊腹泻是影响羔羊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舍饲羔羊,抵抗力低,一旦发病,如果治疗不当,反复发作,易引起死亡,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措施,效果较好,且疗程短,不易复发。现就羔羊腹泻的防治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标签: 羔羊腹泻 发病原因 中西医疗法 综合防治 羔羊成活率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感染性腹泻实施护理干预的重点,并探讨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我院所收治并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的6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时期我院所收治但接受常规护理的6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在接受护理后腹泻症状的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更短;研究组患儿家长与对照组患儿家长相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两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小儿感染性腹泻患儿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患儿病情缓解时间,保障患儿获得更佳的预后。

  • 标签: 小儿感染性腹泻 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秋冬季腹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秋冬季腹泻患儿70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根据其就诊时间的差异将患儿分成2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在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呕吐时间、发热时间、腹泻症状缓解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秋冬季腹泻患儿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儿用药时间、呕吐时间、发热时间、腹泻症状缓解时间以及用药种类,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秋冬季腹泻 小儿
  • 简介:冬季是小儿病毒性腹泻的高发期,通常是由轮状病毒、肠道融合病毒所致。由于病毒性腹泻对抗生素不敏感,因此,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指征时,必须严格限制抗生素的使用,防止滥用抗生素。这样,抗病毒药便成为了针对小儿病毒性腹泻的关键性治疗药物。然而,单纯使用抗病毒药的作用有限,不能很快制止小儿腹泻,所以,临床上常常将抗病毒药与止泻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尽快止泻,促进病情迅速好转。专家指出,

  • 标签: 病毒性腹泻 思密达 利巴 轮状病毒 抗病毒药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30例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给予两组患儿进行例行的体质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临床用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常规临床用药基础上口服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腹泻停止时间以及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18±0.32)d,短于对照组的(4.26±0.2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成效良好,患儿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且腹泻症状出现明显的改善趋势,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秋季腹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我院就诊秋季腹泻患者60例分对照组30例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治疗组30例用中药。观察2组临床疗效、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所占比例为60.0%,有效10例,所占比例为33.3%,无效2例,所占比例为6.7%,总共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2例,所占比例为40.0%,有效13例,所占比例为43.3%,无效5例,所占比例为16.7%,总有效率为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而且诊断2组治疗后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情况比较,得出治疗后止泻时间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加味葛根芩连汤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明显。

  • 标签: 加味葛根芩连汤 患者 秋季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季节患有腹泻的100例患者进行便常规检验,探讨便常规检验在季节性腹泻中的应用,并面向大众进行推广。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100例腹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便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春季各种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10例,副溶血弧菌4例,沙门菌1例,志贺菌10例。夏季检测出的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6例,副溶血弧菌7例,沙门菌8例,志贺菌4例。秋季检测出的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5例,副溶血弧菌9例,沙门菌6例,志贺菌5例。冬季检测出的病原菌中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9例,副溶血弧菌3例,沙门菌4例,志贺菌9例。结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与志贺菌流行无季节性,副溶血性弧菌以在夏秋季节流行为主,沙门菌以在夏秋冬季节流行为主。

  • 标签: 便常规检验 季节性腹泻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密达在小儿腹泻83例临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83例小儿腹泻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患儿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1),给予对照组患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思密达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24%,对照组小儿腹泻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差异显著(P<0.05);观察腹泻患儿经过治疗后,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好转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46±0.44)d、(1.01±0.39)d、(2.29±0.21)d、(1.32±0.39)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腹泻患儿(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采取思密达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各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进患儿加快康复。

  • 标签: 思密达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炉甘石洗剂在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12例与对照组11例,两组均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给予炉甘石洗剂治疗,对照组给予润肤霜、紫草油等外涂。结果观察组肛周皮肤损伤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炉甘石洗剂治疗腹泻致肛周皮肤损伤,效果显著,方法简单,可明显减少护理工作量。

  • 标签: 肛周皮肤损伤 炉甘石洗剂
  • 简介:摘要艾滋病相关腹泻在艾滋病进程中经常出现,因为其特殊的特征一直以来都是威胁艾滋病患者健康的重要因素,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中医进入了艾滋病的治疗,中医讲究的是辩证治疗,对不同的病因配以不同的药,这样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是治疗艾滋病相关腹泻的一种有效方式。

  • 标签: 艾滋病 相关腹泻 辩证治疗 中医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药要方治疗慢性腹泻进行探究,分析其实际应用的疗效。方法:以我院接受诊疗的病患为例进行实验,从中随机抽选出 90例患有慢性腹泻的病患,并将这些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实验小组,每个实验小组各为 45例,其中治疗组 45例病患使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病症,对照组内的 45例病患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这两个实验小组内的病患都应当在接受诊疗 2周之后进行其疗效的评价。结果:其中治疗组内经过实验后,其总有效率大约为 92%,对照组内的总有效率约为 7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要远远的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带有统计学意义,且 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治疗慢性腹泻的疗效比较好,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其病患的病症,应当将其推广并应用到我国的临床医学之中。

  • 标签: 腹泻 参苓白术散 痛泻要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腹泻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探索适合腹泻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以11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其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中应用综合护理,能有效缩短患儿的患病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 常规护理 小儿腹泻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选我中心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毒感染性腹泻患者资料,予以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干预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30例患者排便次数及性状均恢复正常,体温降至正常,均未发生脱水现象,皮肤保持弹性,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患者及家属了解了疾病相关知识;护理满意度达96.7%(29/30)。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并发症能够及时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了解,有益于防治,促进患者康复,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感染性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44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病原微生物检验,最后对检验结果进行评估。结果44例腹泻患儿中,检验结果呈阳性的患儿有30例,比例为68.2%,检验结果呈阴性的患儿有14例,比例为31.8%。感染轮状病毒导致腹泻患儿比例较比其他病原微生物导致腹泻患儿比例更高,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婴幼儿腹泻的引发因素与轮状病毒存在相关性,临床在实施治疗时需结合检验结果。

  • 标签: 婴幼儿腹泻 病原微生物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小儿腹泻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观察腹泻患儿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和家属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究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呕吐改善时间、脱水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应用于小儿腹泻时的临床效果较常规护理效果明显且获得了家长认可,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小儿腹泻 综合护理 饮食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小儿腹泻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医院诊治的96例腹泻患儿,遵从随机的分组标准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后者行常规护理,前者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家属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92%,与对照组的75%相比优势明显,住院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泻患儿的住院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能够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小儿腹泻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