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月4日媒体报道.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表示,越南将在2018年开始,所有生鲜类产品和养殖类产品全面停止使用抗菌剂.但不包括饲料类产品。到2020年全面实现畜牧业禁用抗菌剂。同时,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还会针对此举对畜牧业、水产业和食品安全方面修订法案或制定新的法案。

  • 标签: 抗菌剂 越南 农村发展 食品安全 畜牧业 产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影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5月期间出院患者100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实施分级管理制度之前的患者500例,实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之后的患者500例,对比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前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施后,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使用频率及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抗菌药物滥用行为,合理指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临床应用推广价值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使用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秋季急性胃肠炎非抗菌抗菌治疗的比较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秋季急性胃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西咪替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头孢他啶治疗,并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秋季急性胃肠炎患儿经抗菌药物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小儿秋季急性胃肠炎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推广实施。

  • 标签: 秋季 急性肠炎 抗菌治疗 非抗菌治疗
  • 简介:抗菌谱是抗菌药药理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最重要内容。记忆是掌握抗菌谱的主要手段。为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抗菌谱,在抗菌药药理教学中,借用诗画艺术帮助学生记忆磺胺药和青霉素G抗菌谱,并由此设计出一套以磺胺药和青霉素G为突破口的教学方案,经实践检验确实有助于学生掌握抗菌谱。

  • 标签: 抗菌药 抗菌谱教学 诗画艺术
  • 简介:测定了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酯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μg/mL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酯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h内,嘧菌酯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氧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氧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嘧菌酯抑制48h后会发生耗氧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嘧菌酯处理后1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嘧菌酯处理1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嘧菌酯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氧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 标签: 嘧菌酯 油菜菌核病菌 呼吸作用 旁路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科(各病区)、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1—12月和2013年1—12月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变化。根据医院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后一段时期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量、时间,以各临床科室为单位分别对重点品种(使用强度排名前十、尤其是运用二联、三联抗菌药物品种)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监测,并计算出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作前后对比;相同方法计算出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前度,并作前后对比。结果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2012年的57.12DDDS下降为目前的41.1DDDS,使用强度下降26.02DDDS。结论分科分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可有效达到控制、干预目的,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管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我院 2013年和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数据,并选取使用排名前 5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年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到 2014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相比 2013年都有所下降,且 P< 0.05。同时在注射和口服抗菌药物种类和 DDDs上也呈下降趋势,并控制在卫计委规定的标准指标内,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患者身体伤害最小,预防感染效果最佳。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效的抑制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让其使用更加规范合理,整治效果显著,还需要继续专研,持续改进,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确保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用药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急诊抗菌药物用药的规范合理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调查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急诊患者病历及处方,对急诊药物使用处方,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及急诊抗菌输液的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我院经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干预后,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抗菌输液使用率均显著下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整治取得了有效成果,整治后抗菌药物使用均合理。

  • 标签: 抗菌药物 抗菌输液 抗菌药物整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药物管理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我院2022年7月抗菌药物应用中开展抗菌药物管理,随机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150例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期间是否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分为对照组(75例:常规用药干预)与实验组(75例:开展抗菌药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药物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67%)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4.00%)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临抗菌药物管理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不合理用药发生率。

  • 标签: 抗菌药物管理 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应用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4年12月对10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抗菌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进行治疗,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1%)明显高于对照组(81.1%),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21,P<0.05);实验组的复发率(1.9%)明显低于对照组(15.1%),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95,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3.8%)明显低于对照组(17.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49,P<0.05)。结论采用抗菌药物和抑制胃酸分泌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复发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抗菌药物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期间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均采用利普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利普刀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慢性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菌多肽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其龈下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1月忻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菌多肽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牙周状态(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龈下主要菌群占比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袋深度、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在牙周细菌总量中的占比[(0.15±0.02)%、(0.011±0.002)%]均低于对照组[(0.20±0.03)%、(0.014±0.002)%],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5/30)与对照组(10.00%,3/3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多肽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较好,患者经治疗后牙周状态改善,龈下主要致病菌群占比降低,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抗菌多肽 甲硝唑 牙周状态 龈下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菌肽保湿剂对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外用糖皮质激素(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观察组再此基础上应用含抗菌肽保湿剂(芙清抗菌功能敷料),对照组应用芙清凝胶基质(不含抗菌肽),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后第1周及第2周观察组的皮损面积和皮损严重程度评分(EASI)降低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1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第2周后两组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湿疹的治疗中应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菌肽保湿剂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抗菌肽 保湿剂 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疗效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产后阴道炎患者3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16例。采用臭氧液治疗对照组,基于此采用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细菌培养清除率、病原学培养结果以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病原学培养阳性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细菌培养清除率、病原学培养阴性率较对照组均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81.25%明显较高,且P<0.05。结论壳聚糖抗菌凝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产后阴道炎的疗效确切,即可有效提升细菌培养清除率和治愈率,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后阴道炎 壳聚糖抗菌凝胶 乳杆菌活菌胶囊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壳聚糖宫颈抗菌联合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选取壳聚糖宫颈抗菌联合LEEP治疗宫颈病变患者140例作为观察组,单纯LEEP治疗宫颈病变患者14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术后阴道流血、排液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阴道流血明显减少、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阴道排液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8、12、16周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壳聚糖宫颈抗菌联合LEEP治疗宫颈宫颈糜烂较单纯LEEP治疗宫颈糜烂疗效好,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手术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糜烂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研究对象均选自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均采用利普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就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针对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利普刀联合壳聚糖宫颈抗菌膜治疗,治疗效果显著,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利普刀 壳聚糖宫颈抗菌膜 慢性宫颈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 2019年 12月 46例慢性创面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磺胺嘧啶银锌霜及雷夫努尔纱布包扎换药。观察组应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加纳米银抗菌敷料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治疗感染控制情况,创面换药疼痛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愈合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换药疼痛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联合纳米银抗菌敷料在慢性创面治疗中,对于创面刺激更小,疼痛更轻,创面愈合时间更短。

  • 标签: 美宝湿润烧伤膏 纳米银抗菌敷料 慢性创面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