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超声报告质量和误诊原因,探讨提高XGC超声诊断准确性的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北京协和医院病理诊断为XGC的患者,共51例,男性27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3.6±21.5)岁。分析其术前超声报告的描述分级、诊断分级及检查医师年资等资料。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年资检查医师超声描述分级和诊断分级的组间差异。结果47例(92.2%)报告"描述完整",4例(7.8%)"描述不完整"。40例(78.4%)超声诊断分级为"符合",11例(21.6%)超声诊断结果"不符合",其中9例(17.6%)误诊为胆囊恶性病变,2例(3.9%)误诊为胆囊腺肌症。51例超声检查医师包括初级职称28人,中级职称6人,高级职称17人。不同年资医师的超声描述分级和诊断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术前超声诊断XGC比较困难,超声医师应熟悉声像图特征,必要时可通过会诊及超声造影、弹性成像等技术手段提高超声诊断质量。

  • 标签: 胆囊炎 肉芽肿 超声检查 诊断质量
  • 简介:摘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市政工程 作为城市的发展 动脉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质量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市政工程的核心,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安全稳定性,与国家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因此,市政施工质量管理在整个工程中至关重要。通过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促进市政工程得到长足发展。

  • 标签: 市政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患者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 V4c)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高度近视25例(48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ICL V4c植入术。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术后视觉质量。结果患者术后各时点BCVA(logMAR)、UCVA(logMAR)均优于术前(F=236.779,1 106.872;P=0.000,0.000);手术前后总高阶像差、彗差、三叶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02,1.973,0.998;P=0.105,0.121,0.391);术后3个月、6个月球差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各空间频率下的调值传递函数(MTF)值及斯特列尔比(SR)均明显提高(P<0.05);术后各时间点平均缺损(MD)及模式标准差(PSD)升高(F=42.656,50.155;P=0.000,0.000);术后2周及6个月时视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无青光眼或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高度近视患者ICL V4c植入术后可改善患者主客观视觉质量。

  • 标签: 植入术,晶状体,人工,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中央孔型 质量,视觉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对黔西南州护理实习生开展微课教学所起到的运用效果。 方法: 基于随机分组法将 160 名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大专生分为对照组( 80 例,传统教学 )以及观察组( 80 例,传统教学 + 微课教学),评价其教学质量。 结果: 观察组考核成绩、教学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微课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实习生教学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微课 护理实习生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定性定量分析对颈部良恶性淋巴结肿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颈部淋巴结肿大患者101例,其中淋巴结核21例(Ⅰ组),非特异度炎症16例(Ⅱ组),淋巴瘤20例(Ⅲ组),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44例(Ⅳ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分析淋巴结超声造影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结果四组患者淋巴结超声造影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上升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70、12.574,P均<0.05)。四组患者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快进快退、快进慢退、慢进慢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254、10.846、21.874,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定性技术通过分析淋巴结造影表现特点、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参数、淋巴结时间-强度曲线形态特点能明确颈部淋巴结肿大的良恶性,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超声造影 淋巴结 颈部
  • 简介:摘要:随着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加快 ,我国市政工程规模总量在不断地增加 ,这就需要不断地提升市政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创新管理模式 ,使用最先进的工程管理技术 ,以科学的管理举措和最经济的管理方法确保市政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除了必须要确保市政工程能按照计划进度进行之外 ,还要同时保证施工质量 ,这也要求施工管理工作者必须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 ,从人员、材料、现场等各方面通过采取针对性的举措 ,实现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管控。

  • 标签: 市政工程 施工管理 工程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细菌培养和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于我院随机选取50例疑似尿路感染患者,将患者尿液为样本,分别进行尿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观察尿细菌培养中革兰氏杆菌数量、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中细菌与白细胞检出率,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尿路感染,并将尿细菌培养诊断结果为标准,评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方法。结果:对照组诊断阳性23例、阴性27例。观察组诊断阳性24例、阴性26例,2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计算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的检测特异度为34.6%、敏感度为71.4%、准确率为52%。结论: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在尿路感染诊断中与尿细菌培养无显著差异,可用于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实现尿路感染病症的快速筛查。

  • 标签: 尿细菌 定量分析 尿路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自动纤维定量(automatic fiber quantification,AFQ)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诊断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1例AD患者(AD组)和33例正常对照(NC组)的临床和MR资料。采用AFQ软件分析DTI数据,追踪脑内20根白质纤维束,比较各纤维束各项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值的组间差异。沿每根纤维束走行方向分成100等份,将各等份的FA或MD值作为一个特征。筛选具有组间差异的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留一法交叉验证对AD和NC进行分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分类效能。结果20根纤维束中的11根[左/右丘脑前束(anterior thalamic radiation,ATR)、左/右皮质脊髓束(corticospinal tract,CST)、胼胝体膝部束(corpus callosum,CC Genu)、右下纵束(longitudinal fasciculus,ILF)、右上纵束(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SLF)、左/右钩状束(uncinated fasciculus,UF)和左/右弓形束(arcuate fasciculus,AF)]在所有受检者中被成功追踪。相对NC组而言,AD组2根纤维束(左/右UF)的FA值明显减低(t=-2.532,-2.391,均P<0.05),7根纤维束(左ATR、左/右CST、右ILF、左/右UF、左AF)的MD值明显升高(t=2.569,2.411,2.108,2.357,3.773,3.796,3.492,均P<0.05)。在11根纤维束的2 200个特征中筛选出412个具有组间差异的分类特征,其中78个FA特征分布于7根纤维束(左ATR、左/右CST、CC Genu、右ILF、左/右UF),334个MD特征分布于9根纤维束(左/右ATR、左/右CST、CC Genu、右ILF、左/右UF、左AF)。SVM分类准确度为85.19%,敏感性为80.95%,特异性为87.88%,ROC曲线下面积为0.894 7。结论基于DTI的AFQ分析在AD诊断预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扩散张量成像 自动纤维定量 阿尔茨海默病 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样性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影响并分析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 2016年3月至 2019 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300例宫颈癌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的150例患者对照组基础上运用多样性心理护理,对照组的150例患者运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对围手术期间的宫颈癌患者运用多样性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提高护理人员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对于临床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多样性心理护理 宫颈癌患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及术中出血量。 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我院 78 例异位妊娠患者分成甲组与乙组,分别给予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乙组手术、尿导管留置、排气恢复、首次下床时间均短于甲组,术中出血量低于甲组 ( P< 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 5.13% 低于甲组 23.08% ( P< 0.05)。 结论: 与开腹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更佳,并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术中出血量 异位妊娠 开腹手术 腹腔镜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手术时间、出血量的探讨。方法:选取我院 2019年 6月 ~2020年 6月收治的 8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 A组和 B组, B组通过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A组施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相 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 B组,统计结果有显著差异性, P< 0.05, 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 B组比较统计结果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P< 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优势突出,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治疗效果 手术时间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质量分析。方法:将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54名老年创伤性骨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常规、临床两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临床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 96.30%远高于常规组 74.07%, P< 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因子,提高整体护理质量,起到较好的治疗辅助效果。

  • 标签: 临床路径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 应用效果 护理质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改善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不良反应的效果和护理质量 。方法:入选 100 例 腹部手术 患者,随机双盲导入,各 50 例,观察组给予 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 结果 : 观察组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存在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观察组 腹部手术 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 观察组 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 , ( P < 0.05 ) 。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腹部手术后留置胃管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效果,且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腹部手术 不良反应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fetal HQ)分析正常中晚孕胎儿心脏24节段球形指数(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产前检查的65例孕28(24,31)周正常单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整体球形指数(GSI)并采集标准的四腔心观动态图像,利用fetal HQ系统分析测量左室、右室24节段SI,并比较其差异,分析SI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GSI及左室、右室各节段SI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rs=-0.22~0.14,均P>0.05),左室第1节段SI小于其他23个节段(均P<0.05),第2~11节段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13~24段,越靠近心尖节段的SI越大(均P<0.05);右室第4~24段越靠近心尖节段的SI越大(均P<0.05),第1~3节段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al HQ软件测量成功率为95.4%。结论利用fetal HQ分析四腔心切面胎儿心室24节段SI可行且可靠,为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中晚孕胎儿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患者选用 疼痛护理的价值 。 方法: 选 2019.01~2019.12 区间 重症监护室收治 60 例 冠心病患者 研究 ,均分为 2 组(随机信封法), 对照组 30 例 选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 3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 选用 疼痛护理,统计对比 护理质量、疼痛程度。 结果 : 观察组 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 数据对比 P <0.05 。 观察组 疼痛程度 低于对照组 ,数据对比 P <0.05 。 结论: 将 疼痛护理应用在 重症监护室冠心病治疗中对降低疼痛程度,提高护理质量效果更理想,值得借鉴。

  • 标签: 疼痛护理 冠心病 重症监护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的膝关节定量结构特征是否可以预测膝关节的症状,并评估这些特征在几种不同的膝关节症状中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首先从骨性关节炎公用数据库(osteoarthritis initiative,OAI)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生物标志物联盟基金会项目(Foundation for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FNIH)纳入了551个志愿者数据,并将他们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然后提取其中5个影像特征数据集中153个结构影像特征以及西安大略大学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分别用于评估膝关节的结构特征和症状。接下来使用相关性分析和最小冗余最大相关性(minimum-redundancy maximum-relevance,mRMR)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最后,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回归的预测器模型,并评估了他们预测膝关节的症状评分的能力。结果影响膝关节不同症状(物理功能、疼痛、僵硬)的结构影像特征主要集中在股骨和胫骨的内侧位置。基于这些特征建立的预测器模型表现出了良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4个预测器的R方值在训练和测试集中均高于0.9。疼痛和僵硬预测器的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s,MAEs)和均方误差(mean squared errors,MSEs)在训练和测试集中均被限制在0.5以下,物理功能预测的MAEs和MSEs在训练/测试集分别为0.5296/2.2727、0.4449/7.8488,总分预测的MAEs和MSEs在训练/测试集分别为1.4167/3.3498、3.1651/16.3974。结论所建立的随机森林模型可以有效地用于预测和评估膝关节症状,筛选出来的结构特征可以在将来用作膝关节症状评估和指导治疗潜在的影像学标志物。

  • 标签: 膝关节炎 症状预测 结构影像特征 随机森林模型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视网膜病变阶段对应的角膜病变表现。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5月至2019年12月青岛眼科医院就诊的90例(90只眼)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期分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3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早期组(30例)和PDR中晚期组(30例),对照组纳入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30名。采用活体共聚焦显微镜(IVCM)观察角膜中央区各层次角膜图像,比较角膜神经纤维长度、神经纤维密度、神经纤维分支密度和神经纤维弯曲度,并比较角膜免疫细胞、上皮基底细胞、前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计数。各组均数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样本均数之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各组构成比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IVCM观察可见对照组神经纤维数量和分支较多,走行平缓,而糖尿病各组角膜上皮下神经纤维疏松,走行弯曲。对照组、NPDR组、PDR早期组、PDR中晚期组的神经纤维长度分别为(21.55±2.57)、(14.73±1.56)、(11.23±1.40)、(8.02±1.33)mm/m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16.17,P=0.00)。各组间神经纤维密度、分支密度、弯曲度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5.72,479.46,167.00;P<0.01)。对照组、NPDR组、PDR早期组、PDR中晚期组的上皮基底细胞密度分别为(5 761±303)、(5 336±367)、(4 146±379)、(3 658±365)个/mm2,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34.94,P=0.00)。对照组、NPDR组、PDR早期组、PDR中晚期组角膜前基质细胞密度分别为(836±30)、(727±57)、(544±59)、(360±47)个/mm2,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5.08,P=0.00)。对照组、NPDR组、PDR早期组、PDR中晚期组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六边形细胞比例为62.0%±5.5%、51.1%±3.7%、40.2%±4.0%、27.8%±3.9%,朗格汉斯细胞数量为(1.5±0.6)、(4.2±1.3)、(6.8±2.1)、(10.9±2.1)个/mm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2.28,179.78;P<0.01)。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8,P=0.20)。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随眼底病程发展,角膜神经纤维数量及分支密度明显减少,角膜内皮细胞六边形细胞比例、上皮基底细胞和前基质细胞密度均降低,免疫细胞可能参与糖尿病角膜病变发展。(中华眼科杂志,2020,56:754-760)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角膜疾病 显微镜检查, 共焦 活体显微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舒适护理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血压改善情况。方法:以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03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研究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3例,加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舒张压、收缩压及生活质量。结果:和观察组舒张压(93.58±4.36)mmHg、收缩压(136.84±10.09)mmHg相比,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对比,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让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得到有效控制,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舒适护理 高血压 生活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程度帕金森病(PD)患者视盘参数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变化。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检查确诊的原发性PD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轻中度、重度PD各为15例15只眼,并据此分组。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20名20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傅里叶域OCT对所有受检眼视盘进行扫描。测量视盘面积、视杯面积、杯盘面积比、盘沿容积、视盘容积、视杯容积、盘沿面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等参数;视盘平均以及上方、下方、颞侧上方(TU )、上方颞侧(ST )、上方鼻侧(SN )、鼻侧上方(NU)、鼻侧下方(NL)、下方鼻侧(IN)、下方颞侧(IT)、颞侧下方(TL)象限的RNFL厚度。3组受检眼视盘参数和RNFL厚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t检验。结果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6,P>0.05 );其余各项视盘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221、5.586、6.302、5.926、5.319、5.404、5.861、6.603 ,P <0.05 )。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受检眼视杯面积、视杯容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大于正常对照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小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重度PD组受检眼视杯面积、视杯容积、C/D面积、水平C/D、垂直C/D大于轻中度PD组,盘沿面积、盘沿容积、视盘容积小于轻中度P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视盘ST、SN、NU、NL象限RNF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586、2.852、2.961、2.404,P>0.05)。轻中度PD组、重度PD组受检眼平均RNFL以及TU、IN、IT、TL象限RNFL厚度均小于正常对照组;重度PD组受检眼平均以及TU、IN、IT、TL象限RNFL厚度均小于轻中度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中,随着PD程度的加重,TL、TU象限RNFL变薄最为显著。结论PD患者视盘面积及容积缩小,视杯面积及容积扩大,C/D明显扩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平均RNFL厚度明显变薄,且以颞上、颞下方最为显著。

  • 标签: 帕金森病 视盘 神经纤维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