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0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治疗,对比疗效。结果 观察组生存率更高,感染率更低,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更高,P<0.05。结论 联合应用亚低温和冬眠疗法在治疗重度颅脑损伤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与常规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感染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为重度颅脑损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亚低温 冬眠疗法 重度颅脑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穴位温和灸联合情志护理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接收的原发性痛经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行穴位温和灸联合情志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满意度、疼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疼痛程度均明显减轻,且观察组疼痛减轻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温和灸联合情志护理对原发性痛经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穴位温和灸 情志护理 原发性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针刺结合温和灸在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使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观察组(n=40)使用针刺结合温和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时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时间为7.62±1.54h,对照组为6.81±1.61h,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85.0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失眠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温和灸治疗法可有效提高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减轻临床症状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归脾汤 加味 心脾两虚 失眠
  • 简介:利用传热模拟计算,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群井系统初态因素对温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地下初始温度、井群基本构造尺寸等对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指出土壤初始温度是决定土壤源热泵运行的重要因素,初始温度提高1倍,系统运行时间和输出总热量增加约24倍.小井径对负荷因素影响更加敏感,相同的热负荷下,热流密度高,温度场变化剧烈.对于大井径而言,温度场变化相对平缓,但更易于发生井间传热交互影响.初态因素是强化地能利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合理布置大区域群井意义重大.

  • 标签: 地下 土壤源热泵 地源热泵 传热 重大 土壤温度场
  • 简介:今年一季度,我省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保持温和上扬的走势,但涨幅明显回落。与上年同期比,一季度我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5%,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回落了1.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

  • 标签: 价格上涨 消费物价 居民消费价格 河北 城市居民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 简介:摘要:线粒体膜复合体活性下降,会引发呼吸链缺陷,有可能导致糖尿病产生。可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对线粒体膜上的复合体进行分离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索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纯化完整的正常小鼠与糖尿病模型小鼠肝脏线粒体,采用非离子去垢剂增溶,非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进行膜复合体分离,再辅以 2D-PAGE以分离这些复合体的亚基,找出二者的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检测分析,鉴定出四个差异蛋白, Cps1、 Mdh2、 Aldob、 Otc,这些线粒体膜蛋白在糖尿病产生过程中发生下行性变化,提示这些线粒体蛋白可以为糖尿病发生机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呼吸链复合体 糖尿病 蓝绿温和胶电泳 肝脏线粒体 差异蛋白
  • 简介:采用东海黑湖主流段长时间序列的实测温盐资料,研究了东海黑潮上层温度、上层盐度的变化及其与中国东部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去50年内,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呈上升趋势,而上层盐度略呈下降趋势。东海黑潮上层海温和我国东部地面气温的关系在冬季十分密切,呈现出大面积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冬季南下冷空气的整体降温作用有关。夏季,长江中下游江水的增多致使大量长江冲淡水入海,导致黑潮上层水盐度下降,此时东海黑潮上层盐度与我国大陆东部降水呈负相关。

  • 标签: 东海 黑潮 气候 中国东部
  • 简介:统计分析了通辽市近百年以来的年均温、冬季均温、5—9月均温、年降水量变化趋势阶段性和周期。结果表明:(1)通辽市近百年来年均温、冬季均温、5—9月均温都呈上升趋势;(2)通辽市年、冬季、5—9月均温的阶段性明显;(3)通辽年均温的功率谱有两个谱峰值分别对应30年和准2年的周期,并且超过0.05的信度水平;(4)通辽市年降水量在20世纪初至50年代初为波动阶段,5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减少;(5)通辽市年降水量具有明显的阶段性。

  • 标签: 气候变化 分析 对策
  • 简介:在气-液-固三相条件下进行的脱硫反应,可以较好地提高反应速度和反应效率。但半干半湿法脱硫技术因加入大量返灰和水而改变了反应历程,同时由于输送蒸汽的介入,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虽然增大喷淋量会提高脱硫效率,但脱硫塔内易产生湿壁和结垢,影响灰的流动性,

  • 标签: 湿法脱硫 反应速度 降温 气脱 反应历程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71-2020年西平县气象局近五十年气温、降水气象要素观测资料,采用常规的线性趋势法对西平县气温和降水变化趋势展开分析,并阐述西平县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结果显示:近五十年西平县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均呈增暖变化趋势,三者中,年平均最低气温增温速率最大;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西平县主要以偏冷年份为主,20世纪90年中期至21世纪以来主要以偏暖年份为主。近五十年西平县来各个季节的平均温度均表现为升温变化态势,同平均温度年变化态势相符,四个季节增温趋势均比较显著,尤其是春季增幅最大。近五十年来西平县降水量总的来说均表现为下降的变化趋势,降水量下降速率为-18.539mm/10a。西平县气候变暖加剧,降水量年际间波动起伏较大,会导致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农业气象灾害频发,暖冬的出现还导致农业病虫害出现概率较高,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

  • 标签: 西平县 气温 降水 变化趋势 农业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和灸联合如意金黄膏治疗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2例(42指)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病患并随机分为两组,各治疗2周,治疗组(n=21)采用“温和灸联合如意金黄膏”治疗,对照组(n=21)则采用“氟比洛芬巴布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每组患者局部疼痛与功能改善情况,并对治疗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周后,所有患者的局部疼痛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且功能受限症状也得到改善,同时治疗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7%,统计学分析得出P

  • 标签: 温和灸联合如意金黄膏 氟比洛芬巴布膏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疼痛 功能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迈斯纳是国外毛泽东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他以五四运动旗手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为参照对象,在指出五四运动反传统底色的同时,将反传统分为全盘反传统和温和反传统两个派别,并详细考察了青年毛泽东相对温和与保守的反传统文化性格,认为这一性格直接影响到毛泽东接受和解释马克思主义的方式。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反传统 文化性格 迈斯纳
  • 简介:目的观察穴位电刺激联合温和灸对痔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0例痔手术后发生尿潴留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潴留处理方法诱导患者排尿,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配合温和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排尿量以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分值、排尿量分值和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温和灸能有效解除痔手术后尿潴留症状。

  • 标签: 痔术后 尿潴留 穴位 电刺激 温和灸
  • 简介:在凤凰花开,稻谷飘香的六月,我有幸成为福建教育出版社《新教师》编辑部组织的“第三届福建省基础教育名校长名师暨《新教师》编委会赴台交流团”中的一员,在福建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新教师》常务副主编汤源生团长的带领下,于2018年6月23日至6月29日赴台湾展开送教交流活动。

  • 标签: 台湾 基础教育 福建省 交流活动 出版社 编委会
  • 简介:摘要目的在CUMS抑郁模型上观察硫化氢对大鼠行为学的影响,以探讨硫化氢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性应激组及高、低剂量NaHS治疗组(1.68mg/kg、5.6mg/kg)。采用CUMS建立抑郁模型,NaHS为硫化氢供体,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水平。结果1.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CUMS组大鼠不动时间137.71±29.80和170.50±33.43较对照组不动时间58.25±7.41和110.25±20.02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P<0.001;T=3.29,P<0.005);2.悬尾实验结果显示,NaHS治疗组大鼠(5.6mg/kg、1.68mg/kg)不动时间67.50±10.25和40.22±11.67较CUMS组不动时间137.71±29.80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3,P<0.001;T=-10.42,P<0.001);强迫游泳实验结果显示,NaHS治疗组大鼠(5.6mg/kg)不动时间155.25±17.46较CUMS组不动时间170.50±33.43有显著下降,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96,P>0.05),NaHS治疗组大鼠(1.68mg/kg)不动时间106.33±32.79较CUMS组不动时间170.50±33.43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84,P<0.005)。结论CUMS可以诱导大鼠产生抑郁,硫化氢对CUMS所致抑郁样状态具有改善作用。

  • 标签: 硫化氢 抑郁症 慢性不可预测性温和性应激 强迫游泳 悬尾实验
  • 简介: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增温和养分有效性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对于理解林木养分吸收、生产力和碳吸存具有重要意义。选择杉木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福建省三明市陈大镇国有林场内设置土壤增温和氮沉降双因子试验,研究杉木幼树不同月份细根生物量的变化,结果发现:1)土壤增温、氮沉降分别对总细根生物量有显著的抑制和促进作用,土壤增温与氮沉降的交互作用对总细根生物量则无显著影响。2)增温对4月、7月、11月份细根总生物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增温对细根总生物量的抑制效应以7月最大;氮沉降对7月和11月细根总生物量有显著影响,7月份的促进作用大于11月份。3)土壤增温对0~1mm细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1~2mm细根,表明0~1mm根系对增温的响应更加敏感。4)土壤增温对表层0~10cm细根生物量的抑制作用大于较深层的细根生物量;而氮沉降只对表层土壤细根生物量有显著促进作用,表明土壤增温和氮沉降均能显著改变细根的垂直分布。结论表明,土壤增温显著抑制细根生物量,而氮沉降显著促进细根生物量,并引起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径级、不同土层分配格局的变化,从而可能对杉木适应性和生长产生影响。

  • 标签: 土壤增温 氮沉降 杉木 细根生物量 垂直分布
  • 简介:新城疫是危害鸡的主要疫病之一,同时感染其他病原菌如大肠杆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将会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死亡率增加。2007年7月中旬,我区某蛋鸡饲养场饲养的6000只产蛋鸡突然发病,很快波及整个鸡群。发病后曾用一般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治疗,但不能控制疫情蔓延。

  • 标签: 新城疫并发大肠杆菌病 内源性感染 产蛋鸡 温和型 诊治 产蛋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