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在其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货币流通制度亦相应变革。纵观朱元璋建明前铸行大中通宝和有明一代的货币制度演革过程.除明前期曾实施的纯纸币流通外.铜钱一直作为朝廷的法定货币之一.与纸币、白银共同构成其时的流通货币结构。因此钱法、钞法与白银制度同属明代货币流通制度的基本组成内容。在明货币经济史研究中.明钞与银两一直是诸家潜心研究的课题.而对明钱法则尚未及作系统探讨。为此。试考其要。

  • 标签: 明代 商品货币 变迁 流通制度 纸币流通 社会经济史
  • 简介:本文尝试利用现代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研究明代GDP及其构成。利用历史文献提供的数据,并借鉴前人定量研究的成果,我们整理和估算了1402—1626年的明代主要经济变量,进而对明代经济进行总体描述,并和工业革命前的英国经济相比较。主要结论如下:明代整体经济增长不快,年均GDP增长率为0.29%;总经济规模有所增长,人均年收入没有明显变化,维持在平均6公石(391公斤)小麦上下;以1990年美元计值的人均收入平均为230美元,最高的年份也不到280美元;农业占GDP比重平均为88%,手工业和商业最高时也没有突破20%;政府税收与GDP之比为3%到9%,平均为5%,明中叶后军费开支占中央政府支出的60%到90%;年均积累率低估值为5.3%,高估值为9%。

  • 标签: 明代 GDP 经济结构
  • 简介:忠顺营的前身是达官军。明初,大批元朝官军入仕中原,保定和定州是达官军的聚居区。明前中期,迭官军广泛参与明朝重大军事活动,屡立战功。嘉靖中期以后,随着明蒙关系的变化以及达官军逐步融入明朝大家庭,达官军改名忠顺官军,并组建忠顺营参与以京畿为中心的戍守。明朝灭亡,忠顺营的组织建置被取消,这批特殊的边地民族完全融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

  • 标签: 史实 明代 中华民族 军事活动 大家庭 达官
  • 简介:明初武职具有阶职合一,位高权重,世袭罔替,犯罪难革四个特点。永乐以后,武官人员结构迅速变化,其任用方式也逐渐差委化,武职遂与权责脱离。其后武职只用于表明武官的身份等级、资格与部分待遇,从而阶官化。明朝采取署职与"以某官体统行事"两种虚授武职调整官阶与职位之间的关系;实授武职则表明武官俸级与世袭等级,两种武职与所任差委都要入衔,武官结衔从而叠床架屋。武职阶官化是明代武官制度的重大变革。

  • 标签: 明代 武官 武职 阶官化
  • 简介:明代治农官制创始于永乐初年,经宣德至成化间添革往复,由江南一隅推广至全国大部,并基本完善了司府州县各级治农官建置。正嘉以降,江南治农官不断遭到裁省,权力收缩、下移,由官到吏。终明之世,江南治农官先后经历了三次职能转变:宣德二年初次复设后,在永乐以来单纯的提督农田水利基础上,统摄粮长、职兼催粮;宣德六年开始全面负责秋粮的催征解运,但仍保有治农本职;成化九年再次复设后,又基本恢复到永乐旧制。明人对江南治农官的存在价值与实际效果的认识有很大差异。总体看来,治农官在"财赋尽出于水利"的江南地区看似不可或缺,但事实上并未发挥应有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沦为病农、逋赋的负面因素。

  • 标签: 明代 江南 治农官
  • 简介: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明代是河南书院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书院数量更多,分布更广,影响更深。然而受明代文教政策的影响,河南书院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一波三折。总体来说,明代河南书院的发展经历了明朝前期的凋敝、明朝中期的发展和繁荣、明朝后期的禁毁三个阶段。

  • 标签: 明代 河南 书院 兴衰
  • 简介:明代倭寇为患,是一个突出的历史问题。公元1467到1573年,是日本历史上延续了100多年的“战国时期”,封建领主们相互争夺,战争频繁;他们手下各有一批武士,生活无着,就到海上抢劫,成为倭寇。从明朝早期的洪武、永乐年代开始,

  • 标签: 倭寇 明代 历史问题 战国时期 领主 洪武
  • 简介:明代的王府护卫变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朱元璋颁布的《皇明祖训》中,王府护卫不仅是王府的守卫者,更是亲王的直属军事力量。但在靖难之役之后,日趋步向消亡,成为亲王地位的象征。文章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将王府护卫的变迁分为洪武、建文、永乐三个阶段,以期证明王府护卫由军事力量到地位象征的变迁是中央集权的必然结果。

  • 标签: 明代 王府护卫 军事
  • 简介:一明清画评中的“浙派”概念如果按明末画论的立场,那么所谓“浙派”,就是指继承浙江出身的画家戴文进的画派。但人们不是以戴文进的出生地钱塘、杭城来命名,称之为“钱塘派”或“杭派”,而是称其为“浙派”,这无疑是为了与“吴派”绘画相区别而已。浙、吴两地的对抗意识是强烈的。在明代画派中,吴地的文人画家处处显示出一种对浙江的职业画家的优越感。然而“浙派”画家中包括山水、花卉、人物画家。若以吴派画家为文人画家,即南宗画家,那么“浙派”画家就成了北宗画家。因此我们在讨论吴、浙两派画风时,就只能

  • 标签: 戴文进 浙派 戴进 文人画家 南北宗 职业画家
  • 简介:明代自洪武年间开始就有在宫中召见各地“神童”之制。所谓神童,多是些天资聪颖,智力超常的儿童。当时判别神童的标准大多是吟诗诵经,或是善出巧对。而宫中召见,多考其对对联之能力。《明史·选举志》载:洪武元年选国琦、王璞等十馀人,“入对谨身殿,姿状明秀,应对详雅。”令太祖颇为高兴。早在朱元璋平定陈友谅之时,一天,朱元璋在一驿站中看见一个七岁小孩,朱元璋问他在驿站中干什麽,小孩不慌不忙地说:“先父曾担当此役,现在臣代替父职罢了。”朱元璋颇为诧异,随口问道:“能对对联吗?”答曰能。朱元璋遂言:“七岁儿童当马驿。”小孩应声对曰:“万年天子坐龙亭。”朱元璋大喜,当即镯免了他的徭役,而且封他为一小官。朱元璋曾将年幼聪颖的解缙召入宫中,出一上联考他:“虎皮褥盖学士椅。”解缙以:“兔毫笔写状元坊”相对,颇契

  • 标签: 解缙 洪武年间 谨身殿 陈友谅 智力超常 选举志
  • 简介:明代《左传》学是《春秋》学史的重要环节,也是理学和朴学两种学风衔接的载体。这一领域前人研究稍显不足,近20年来相关论著逐渐增多,主要分为对明代《左传》学是否空疏的研究、对明代《左传》学考证和义理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左传》经学以外价值的发掘的研究。对明代《左传》学的研究相较《四库总目》的忽视评价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待拓展之处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有待丰富,文献解读有待细化,研究领域有待扩展。未来明代《左传》学应从经传关系、著作内容、以及更多视角来研究。

  • 标签: 明代 《左传》学研究 综述
  • 简介:明代的药材造假现象相当普遍,据统计,被造假药材有52种,假药材或冒充药材的其他物品及造假行为有80种。分析药材造假的特点,首先是类型多样,表现为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重量上做手脚等。其次是技术较高,可以根据真药材的颜色、气味、形状,甚至湿润度、生长处所等造假,还能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造假。最后是范围广泛,表现为被造假药材涉及植物类、矿物类和动物类,而且上、中、下品药材均被造假。

  • 标签: 药材 造假现象 明代
  • 简介:“雅集”对明代文人而言是世俗享乐的一种生活方式,“雅集图”中的明代文人在视觉上却分化出两种判然有别的审美趣味。一类表现为对参与雅集文人的身份标榜.画中人物以格式化的端坐身姿见之于繁花锦簇、文苑芬芳的园林环境中:另一类则极力消解文人原有的生存姿态,以简略甚至不辨面目的形象置身在山野丛林。雅集图像审美趣味的分化意味着明代”雅集”本身的从俗化进程加速.也是明代世俗风气之变的文化表征。

  • 标签: 雅集 雅集图 文人审美趣味
  • 简介:<正>明朝时,政府十分重视马市,尤其是很讲究战马的供给。马市,就是明朝政府以获取马匹为主要手段而专门开设的与蒙古、女真等少数民族进行商品交易的一种定期性贸易场所。马市贸易,是我国古代史上很有影响的民族经济交往形式。它对于东北各族人民,尤其对于建州女真的崛起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广宁(即现今辽宁省北镇县)马市是明朝政府首批开设的马市之一,因此,广宁马市更具有特殊意义,本文拟就广宁马市做以论述。

  • 标签: 广宁马市 贸易 女真族 女真人 明政府 蒙古
  • 简介:辽宁省博物馆所藏无款人物影像至夥,极为珍贵。这些画像于1957年经著名鉴赏家杨仁恺先生从北京博古斋等诸家古玩店廉价购入,其中一帧被定名为"李祯影像"。因长期存入库房,年久失修,难于展示。适值重新装裱之机,得以观赏,现作如下考证就教各方专家。一时代特征这幅画像画心高163、3厘米,宽99厘米,诗堂高32、2厘米,通高195、5厘米。总观这幅画像,绢为明代绢,横为

  • 标签: 明代 肖像画 影像 时代特征 省博物馆 画像
  • 简介:为了保证公文的合法性和官方印信的权威性,明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旨在规范公文用印行为的制度和惩治措施,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影响,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众多违规用印行为。明代的违规用印现象及统治者的应对措施对现代公文立法及公文用印制度具有深刻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 标签: 明代 违规用印 惩治措施 现实意义
  • 简介:明朝初期,明王朝在贵州大力推行屯田制,采取移民、募民以及徙罪徒到贵州屯田垦荒的策略,民屯遂在贵州形成。大批汉族移民的涌入,不仅给贵州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而且改变了贵州人口中"夷多汉少"的情况,由此带来了贵州经济社会的新发展。

  • 标签: 明代 贵州 民屯
  • 作者: 解国旺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2-06-16
  • 出处:《学术研究》 2012年第6期
  • 机构:摘要:本文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集类”诗歌选本为主,旁及其他藏书目所存,通过勾稽梳理和分类述评,勾勒出明代古诗选本的发展脉络,概要介绍了明代不同古诗选本的特点,并且简要论述了明代古诗选本的优缺点,为研究明代文学史及明代文学批评史提供新的视角。
  • 简介:则以1引夹带10引之盐,甚至有1引行盐2,或囤盐引

  • 标签: 中后期 后期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