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鹿茸水溶性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马鹿茸为原料,采用组织匀浆结合浸提的方法提取可溶性蛋白,以鹿茸可溶性蛋白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匀浆方法、匀浆次数、提取溶液浓度和pH对鹿茸可溶性蛋白得率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结果鹿茸可溶性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pH为7,50mmol•L-1的Tris-HCl缓冲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电动匀浆机,匀浆次数为3次。结论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进一步研究鹿茸蛋白的药理药效提供参考。

  • 标签: 鹿茸 水溶性蛋白 提取工艺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医学行业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血红蛋白检测作为医学发展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部分。血红蛋白作为生物体内红细胞中的一种机能蛋白,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血红蛋白发挥出的作用,它有效起到了传输氧气、传递电子以及分解二氧化氢的作用。血红蛋白的检测是临床检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运用合理的检测方法,高效分析出血红蛋白的实际情况,从而满足血液的需求。本文将进一步对血红蛋白检测方法展开分析与探讨。

  • 标签: 血红蛋白 检测方法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蛋白C测定方法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血浆PC测定可分为PC抗原(PCAg)测定法和PC活性(PCA)测定法。结果PC抗原(PCAg)测定法是用免疫化学法测定PCAg含量,PC活性(PCA)测定法是用血液凝固法或生色底物水解释放显色基团的反应测定PC的生物学活性。结论为临床诊断C水平低下或功能缺陷有关疾病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 标签: 蛋白C 测定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核糖体蛋白(ribosomalprotein,RP)是组成核糖体的重要元件之一,它普遍存在于每一个细胞中并且含量丰富,可以和RNA结合形成核糖体行使蛋白质合成的功能。除了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之外,RP还具有独立于核糖体之外的功能,包括参与DNA的修复,调控细胞增殖、凋亡和分化,称之为RP的核糖体外功能(extraribosomalfunctions)。目前,已经证实部分血液系统的疾病与核糖体蛋白异常有关。由于骨髓造血细胞的快速更新,生长,分化过程中需要大量核糖体蛋白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细胞生长的调控,因而血液系统更容易受到核糖体蛋白表达异常的影响。本文就核糖体蛋白异常与相关血液疾病问题作一综述。

  • 标签: 核糖体蛋白 核糖体应激 P53 血液系统疾病
  • 简介:许多成人的机体组织中拥有大量干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再生出类似其生长的微环境,从而使复杂病变组织的再生成为可能.成体干细胞(SCs)包括骨髓干细胞(BMSCs)、牙髓干细胞(DPSCs)以及牙周膜干细胞(PDLSCs),这些细胞具有高度的增殖潜能,表达干细胞相关的特异性标记物及体外培养多向分化的特征.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蛋白质 特异性标记物 骨髓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 简介:为揭示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大白菜雄性不育分子机制,通过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技术(iTRAQ),开展了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蛋白质组学研究,以找到不育与可育材料中差异表达蛋白,从蛋白水平来进一步揭示大白菜雄性不育的分子遗传机制。

  • 标签: 差异表达 相关蛋白 大白菜 核基因雄性不育 蛋白质组学 育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蛋白质检验方法及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检查的10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作为检测物,使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实验对象尿蛋白,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来检测其中的微量蛋白,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得出的尿微量蛋白测定结果与采用尿液分析仪得出的测定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尿液蛋白质检验中,尿微量蛋白检测结果比尿液分析仪更加准确,也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及灵敏性,是一种很好的检验方法,值得使用与推广。

  • 标签: 尿液 蛋白质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200例,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特点。方法统计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200例。结果200例中有72例两者均增高,104例两者均正常,8例白细胞计数降低而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16例白细胞计数增高而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结论总结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的特点,指出超敏CRP和白细胞的内在关系。结合其临床表现,对儿科早期感染的干预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亚硝酸盐是一种特征污染物,广泛存在于水体中,可在人体内与仲胺、叔胺和氨基化合物反应形成强致癌物亚硝胺化合物,因此对其测定方法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经研究发现,在硫酸介质中,亚硝酸盐对溴酸钾氧化苯胺蓝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提出了测定微量亚硝酸盐催化分光光度方法。

  • 标签: 分光光度法 亚硝酸盐 苯胺蓝 溴酸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型号微量注射泵在液体量与速度相同情况下所用时间。方法三种微量注射泵在同一时间泵入量与速度相同的液体,记录各自泵完所用时间。结果三种型号注射泵泵入时间不同,病人均无不适及药物引起副反应,疗效相差不大,但病人对泵入时间反应不同。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高龄老人 相同速度 影响
  • 简介:对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仲钨酸铵(APT)中的微量硫含量进行了研究。依据仲钨酸铵的材料性质和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的分析特点,分别针对样品的前处理、样品称样量、助熔剂的选择及用量、校准物质的选择等做了条件实验。最终得出最佳的实验条件是称取1g仲钨酸铵样品,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再加入0.3g纯铁和1.5g钨助熔剂。按照最佳实验方法,对仲钨酸铵中微量硫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小于8%,加标回收率为98%-109%。

  • 标签: 高频燃烧 红外吸收光谱法 仲钨酸铵 微量硫
  • 简介:目的评价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9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视网膜病变程度分为A组[35例,无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NDR)患者]、B组[31例,非增生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C组[30例,增生性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C反应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分析各组差异。结果A、B、C组C反应蛋白[(6.86±1.97)、(7.15±2.01)、(9.02±1.74)mg/L]及糖化血红蛋白[(7.35±2.09)%、(8.58±2.42)%、(9.67±2.17)%]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4.31±1.59)mg/L、(4.98±1.01)%(P〈0.05),且A、B、C组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依次升高(P〈0.05);通过线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P〈0.05),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可预示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在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可以从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入手。

  • 标签: C反应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检验资料,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将其作为实验组,另选取91例糖尿病非肾病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1,另选取9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的联合检测,对三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上述两项指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三组患者上述两项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尿β2微球蛋白能够有效的检测出患者是否患有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效果显著,具有非高的临床诊断参考价值。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超敏C蛋白 尿&beta 2微球蛋白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结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6(matrixmetalloproteinase16,MMP-16)和γ突触核蛋白(synucleingamma,SNC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120例结肠癌标本、12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MMP-16、SNCG的表达情况,二者与临床病例特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用SPSS19.0分析。结果观察组MMP-16、SNCG的阳性率分别为73.33%、81.67%,高于对照组的19.17%、32.50%(P<0.05);观察组MMP-16、SNCG,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的阳性率接近(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患者中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SNCG与MMP-16,在观察组中呈正相关(rs=0.250,P<0.05),在对照组中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MP-16和SNCG,与结肠癌发生发展有关,在结肠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且二者呈正相关,可考虑联合检测以辅助诊断结肠癌。

  • 标签: 结肠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6 &gamma 突触核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三联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6例,依据其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28例与非感染组98例,分别在入院时,感染发生时(感染组)或入院后48h(非感染组),出院时检测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结果时刻一两组患者心肌酶谱测量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刻二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心肌酶谱相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刻三心肌酶谱测量值较时刻二下降,且感染组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钙蛋白、CK-MB、肌红蛋白三联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感染时可进一步升高,因此在临床上应当注意鉴别,避免误诊。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感染 肌钙蛋白 CK-MB 肌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