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氧化应激条件下骨形成蛋白4(BMP4)对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的增生和迁移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hRMEC分为对照组、4-羟基壬烯醛(HNE)处理组(4-HNE组)、4-HNE+BMP4处理组(BMP4组)。4-HNE组细胞培养基加入10 μmmol/L 4-HNE;BMP4组细胞培养基加入10 μmmol/L 4-HNE刺激6 h后,再加入100 ng/ml重组人BMP4。噻唑蓝比色法检测4-HNE、BMP4对hRMEC生存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测定4-HNE、BMP4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对照组、4-HNE组细胞中BMP4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对照组、BMP4组细胞中纤维连接蛋白(FN)、层粘连蛋白(Laminin)、α-平滑肌收缩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 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相对表达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4-HNE组细胞中BMP4蛋白相对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HNE组、BMP4组细胞生存力(t=12.73、16.26,P=0.000 2、<0.000 1)、细胞迁移率(t=28.17、37.48,P<0.000 1、<0.000 1)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HNE组细胞中BMP4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6、69.35,P=0.000 1、<0.000 1)。q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BMP4组细胞中VEGF、FN、Laminin、α-SMA、Collagen Ⅰ、CTGF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1、17.00、14.85、7.78、12.02、10.61,P=0.0004、<0.000 1、0.000 1、0.001 5、0.000 1、0.000 4)。结论BMP4可诱导hRMEC的增生和迁移,并可调控hRMEC中血管生成因子和纤维化相关因子表达。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4 内皮,血管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 简介:摘要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抗体相关性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associated disease,MOGAD)是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之一。由于MOGAD临床表型谱多样且非典型,依据目前的检测方法阳性率不高,早期诊断困难。该综述旨在阐述MOGA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标准、生物学标记、治疗及预后等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此病的认识,从而早期识别、尽早治疗、减少复发。

  • 标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性疾病 炎性脱髓鞘疾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转运蛋白α-2(KPNA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与预后意义及其在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分别从多平台数据库中下载肝细胞癌数据,通过R语言进行数据整理和筛选,用Wilcoxon-test进行表达差异分析,Kruskal-test和Cox回归模型进行临床差异与预后分析,最后用ssGSEA和Cibersot算法进行免疫细胞浸润与免疫功能相关研究。结果KPNA2在11个肝细胞癌样本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其高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不良预后及肿瘤分期等密切相关[风险比(HR)>1,P<0.05)。KPNA2还可影响肝细胞癌中的抗原提呈与白细胞介素反应等免疫功能(P<0.01),并与包括B细胞,CD4+T细胞等在内的10种免疫细胞的浸润水平明显相关(P<0.05)。结论KPNA2可促进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并能作为肝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子,同时其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浸润可影响肿瘤微环境。

  • 标签: 核转运蛋白α-2 肝细胞癌 预后 免疫 生物信息学
  • 简介:摘要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脑室周围及皮质下的广泛脑白质损害。既往研究表明,WMLs与认知功能、运动功能、情绪和排尿功能等相关。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PD患者的WMLs易感性较高,而WMLs的存在可能参与了PD患者运动及认知障碍的进展过程。PD患者因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长期接受多巴胺(dopamine,DA)治疗、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s,Aβ)血管沉积等原因,WMLs加重的风险较高。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WMLs可显著影响PD患者的运动及认知症状。WMLs主要影响PD患者的轴性运动症状,并与其执行功能、注意力、记忆力、视觉空间能力等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并且WMLs的严重程度影响了PD患者相关的药物及手术治疗效果。积极采取措施控制WMLs的进展可能有助于改善PD患者的症状及治疗效果。文中就WMLs在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PD患者症状的预防、诊断及治疗等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脑白质病变 帕金森病 运动症状 认知症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状腺癌细胞中微小RNA-330(miR-330)对T细胞免疫球蛋白蛋白3(TIM-3)的调控作用,及其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20年1月到2021年6月30例甲状腺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中miR-330及TIM-3基因的表达量;将miR-330模拟物及阴性对照质粒转染至TPC-1细胞中,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TIM-3是否为miR-330的靶基因;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30的表达对TIM-3基因的影响;随后,将TIM-3过表达质粒与miR-330模拟物转染至TPC-1细胞中,应用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分析miR-330和TIM-3表达水平对甲状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两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miR-330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38±0.0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1.01±0.06,t=10.860,P<0.05);TIM-3的表达水平(5.70±0.81)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01±0.04,t=9.923,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miR-330与TIM-3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492,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miR-330模拟物组荧光素酶活性(0.37±0.06)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07,t=12.460,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转染miR-330模拟物组TIM-3的表达水平(0.43±0.06)明显低于对照组(1.02±0.02,t=10.080,P<0.05);miR-330模拟物组侵袭细胞数(122.30±18.7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00±16.00,t=11.420,P<0.05);而与TIM-3过表达质粒共转染细胞后,miR-330模拟物转染组(228.00±12.53),与对照组(225.00±13.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6,P>0.05)。结论miR-330可通过靶向作用于TIM-3基因抑制甲状腺癌细胞侵袭。

  • 标签: 微小RNA 甲状腺癌 侵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to platelet ratio, RPR)、C反应蛋白/白蛋白(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 CAR)联合急性胰腺炎床旁严重度指数(bedside index for severity in acute pancreatitis, BISAP)评分在评估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的AP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M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oderate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BISAP评分标准进行评分。Spearman相关分析用于探讨三组患者RPR、CAR与BISAP评分的相关性及三者与AP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构建模型1:MAP组与非MAP组(MSAP组+SAP组),模型2:非SAP组(MAP组+MSAP组)与SAP组;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非MAP组和SAP组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析RPR、CAR、BISAP评分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197例AP患者,其中MAP 102例、MSAP 56例、SAP 39例。RPR、CAR、BISAP评分在不同AP严重程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PR、CAR与BISAP评分均呈正相关,且三者与AP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35,0.490,0.628,P<0.001)。RPR和CAR是AP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且RPR、CAR和BISAP评分三者联合时用于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模型1中AUC三者联合=0.868,模型2中AUC三者联合=0.889)。结论RPR、CAR联合BISAP评分在AP病情评估中有较好地应用价值,并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胰腺炎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 C反应蛋白/白蛋白 BISAP评分
  • 作者: 汤珣 王勇 严枫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肿瘤研究与临床》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检验科 江苏省恶性肿瘤分子生物学及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09,南京大学医学院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医学分子技术重点实验室,南京 21009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运RNA来源的小分子片段770(tRF-770)调控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CKAP2)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MINTbase数据库v2.0序列与基因组中成熟的tRNA进行比对,确认tRF-770的染色体定位;TA克隆实验鉴定tRF-770;利用TargetScan和miRBase数据库分析预测tRF-770的靶基因;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CKAP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选择乳腺癌细胞株MDB-MA-231和MCF7,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tRF-770过表达组(转染tRF-770过表达序列)及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另外设立tRF-770过表达+CKAP2-HA组(共转染tRF-770过表达序列与CKAP2过表达序列)。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中tRF-770的相对表达量;CCK-8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并进行挽救实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tRF-770的靶基因;蛋白印迹法检测CKAP2-ERK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tRF-770与9tRNA剪切修饰的5'端完全匹配,TA克隆测序验证结果表明产物大小以及碱基与预期tRF-770序列一致。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发现CKAP2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t=7.21,P<0.05)。q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细胞中,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tRF-770过表达组tRF-77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2±0.11、3.7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5.00,P<0.001);在MCF7细胞中,3组tRF-770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0、2.45±0.21、3.26±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9.30,P<0.001);两种细胞中,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tRF-770过表达组中tRF-770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均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tRF-770与CKAP2 mRNA 3'UTR结合。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在MDA-MB-231、MCF7细胞中,第3天和第4天tRF-770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均P<0.05);第3天和第4天阴性对照组与tRF-770过表达组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K-8法挽救实验结果显示,在两株乳腺癌细胞中,tRF-770过表达+CKAP2-HA组自转染第2天起,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tRF-770过表达组(均P<0.05)。蛋白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种乳腺癌细胞中,tRF-770过表达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CKAP2、p-ERK2、PCNA蛋白表达均下降(均P<0.05);ERK2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量变化较小,而在MCF7细胞中tRF-770过表达组蛋白表达下降。结论tRF-770可能通过CKAP2-ERK2信号通路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

  • 标签: 乳腺肿瘤 转运RNA 细胞增殖 细胞骨架相关蛋白2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创新,用户的喜好以及实际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在这一背景下,各家媒体都在探索文字、音视频、H5、VR等新闻呈现形式上的创新途径。而伴随着多家短视频平台快速抢占媒体市场,新闻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也将逐渐向短视频靠近。本文以《中国吸引力》这一节目为例,从新闻内容、传播途径、移动优先三个板块分析了提升视频新闻吸引力的策略。

  • 标签: 《中国吸引力》 视频新闻 吸引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OGAD)的临床、影像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39例MOGAD患者进入研究,收集患者急性发作期(首次发作或复发)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39例MOGAD患者中20例(51.3%)为单向病程,19例(48.7%)为复发病程。共收集到39名患者55次发作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临床表型包括:视神经炎27次(49.1%),脑炎10次(18.2%),脑干脑炎8次(14.5%),脑膜脑炎2次(14.5%),脊髓炎3次(5.5%),脑脊髓炎1次(1.8%),视神经脊髓炎1次(1.8%),视神经炎+脑膜脑炎2次(3.6%),视神经炎+脑炎1次(1.8%)。实验室检查结果:36例患者中4例(11.1%)抗核抗体(ANA)阳性。22例患者28次脑脊液检查结果中,19次(67.9%)脑脊液白细胞升高,数值为(54.89±67.70)×106/L。影像学表现:收集到19例患者27次急性发作期的头颅MRI,1次MRI完全正常;余26次MRI中单个病灶6次,2个病灶5次,3个及以上病灶15次。分布范围方面,脑干及其邻近结构9次,间脑及深部灰质7次,幕上白质13次,皮层病灶13次。4次头颅增强MRI可见脑膜强化(4/20)。脊髓病变可表现为长节段或短节段脊髓炎,颈、胸、圆锥均可受累,横断面可见H征。所有患者均在急性期接受激素治疗并序贯减量。治疗3个月后38例(97.4%)患者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结论MOGAD是一广泛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灰质及脑膜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视神经炎、脑炎、脑干脑炎、脑膜脑炎、脊髓炎或以上组合,多数患者免疫治疗有效,但复发率高,部分患者需长程免疫治疗。

  • 标签: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炎性脱髓鞘疾病 脑脊液
  • 作者: 陈先睿 许锦平 姚拥华 白海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
  • 机构: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厦门市儿科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医学院儿童医学研究所,厦门 361003 陈先睿现工作单位为厦门市康复医院儿童康复科,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厦门市儿科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医学院儿童医学研究所,厦门 361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在舌扁桃体肥大(lingual tonsil hypertrophy,LTH)发生发展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咽喉相关疾病接受手术的73例患者[男48例,女25例,年龄24~76(52.86±12.04)岁]的舌扁桃体组织,并评估其舌扁桃体分级(lingual tonsil grade,LTG)、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扁桃体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酶和巨噬细胞的共表达情况。在体外,对胃蛋白酶刺激后的体外巨噬细胞进行多种细胞学实验和通路检测。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酶阳性的高分级LTH中巨噬细胞的通路改变。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临床意义的LTG 3和4级的LPRD患者44例,其胃蛋白酶阳性率为88.6%(39/44),而LTG 1和2级阳性率为48.3%(14/29)。LTG与RFS/RSI阳性率(χ2=23.01/19.62,P<0.001/0.001;r=0.54/0.51,P<0.001/0.001)、胃蛋白酶组织染色强度(H=21.58,P<0.001;r=0.53,P<0.001)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性。胃蛋白酶和巨噬细胞在高分级LTH中明显共定位。在体外实验中,胃蛋白酶促进巨噬细胞增殖(P值均<0.05)和促炎因子IL-6/IL-8产生(P值均<0.05)。胃蛋白酶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的p38/JNK MAPK通路(P值均<0.05),并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上调巨噬细胞表达IL-6和IL-8(P值均<0.05),激活JNK通路上调IL-8(P<0.05)。p38/JNK MAPK通路在胃蛋白酶阳性LTH组织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P值均<0.05)。结论LPR是LTH的重要致病因素,巨噬细胞可能介导了胃蛋白酶诱导的炎症反应和LTH的重要发病过程。

  • 标签: 舌扁桃体肥大 胃蛋白酶 巨噬细胞 咽喉反流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藤梨根调控乳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藤梨根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藤梨根(实验组)组和PBS组(对照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藤梨根组A450值(0.532±0.017)小于PBS组A450值(0.97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71,P<0.05)。藤梨根升高bax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水平,bcl-2表达量(0.486±0.063)低于对照组(0.785±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5,P<0.05),bax表达量(1.235±0.251)高于对照组(0.426±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2,P<0.01);藤梨根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细胞凋亡率适中(占细胞总数的47.86%),高于对照组(8.52%)。藤梨根组Wnt表达量(0.870±0.123)与PBS组(0.561±0.095,t=0.624,P<0.05),β-catenin表达量(1.020±0.348)与PBS组(0.782±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32,P<0.05)。结论藤梨根抑制MCF-7细胞生长,促进凋亡,可能与降低Wnt/β-catenin信号的功能有关。

  • 标签: 藤梨根 Wnt/β-连环蛋白 乳腺癌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选蛋白(SNX)17通过激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影响胰腺癌细胞侵袭、增殖和迁移能力。方法采集3例人胰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自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收集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SNX17的表达量。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技术检测胰腺癌细胞系中SNX17的相对表达量;用空siRNA以及两种敲低SNX17的小干扰RNA(siRNA)分别转染上述细胞,分组为NC组、SNX17-si1组和SNX17-si2组。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及划痕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在SNX17敲低的癌细胞中EGFR以及细胞外调节激酶(ERK)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最后在胰腺癌细胞中共转染siRNA以及EGFR的过表达质粒进行功能回复实验(分组为NC组、SNX17-si1组、EFGR-overexpression+SNX17-si1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癌组织中SNX17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5.750±1.323,t=4.34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T-qPCR发现在胰腺癌细胞系中,人胰腺癌细胞-2(MIA PaCa-2,19.240±2.048、t=8.844,P<0.05)和人胰腺癌细胞-1(PANC-1,5.796±1.256,t=3.712,P<0.05)细胞中SNX17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胰腺癌细胞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K-8实验技术结果显示,SNX17-si1组、SNX17-si2组低于NC组吸光度值(0.707±0.059比0.346±0.075比1.109±0.052比0.602±0.047,t=12.060、4.642、21.440、12.7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板克隆结果显示转染组细胞集落数减少。划痕实验结果显示敲低SNX17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SNX17-si1组、SNX17-si2组单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低于NC组[(666.300±14.400)个比(574.300±10.800)个比(129.300±4.300)个比(93.700±3.100)个,t=46.260、53.220、29.850、15.45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侵袭实验结果表示,SNX17-si1组、SNX17-si2组单位视野穿过的细胞数低于NC组[(137.5±20.1)个比(100.8±17.4)个比(324.5±7.9)个比(289.8±10.2)个,t=6.836、5.807、41.020、28.4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NX17-si1组与SNX17-si2组EGFR的相对表达量低于NC组(0.477±0.032比0.278±0.042比0.853±0.053比0.826±0.050,t=14.920、6.640、16.130、16.4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回复实验中,CCK-8、Transwell实验及划痕实验证明共转染EGFR-overexpression+SNX17-si1逆转敲低SNX17所导致的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降低。最后用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共转染组比较单独转染SNX17-si1的组别,EGFR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增高(0.712±0.010、t=70.220,P<0.05;1.002±0.027、t=37.5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NX17通过影响EGFR促进胰腺癌细胞MIA PaCa-2和PANC-1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

  • 标签: 胰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增殖 侵袭 迁移
  • 简介:摘要髓鞘少突胶质细胞蛋白抗体相关疾病(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 associated disorder, MOGAD)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特发性炎性脱髓鞘疾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diseases, IIDDs)的一组新亚型,可累及脑、视神经和脊髓。MOGAD需要个体化的临床管理和特定的治疗方案,但其临床表现与IIDDs的其他亚型存在一定重叠,临床鉴别较为困难。MRI软组织分辨率较高,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的优势,能够更好显示MOGAD与IIDDs其他亚型的神经影像学特征的差异,在MOGAD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MOGA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MRI常规序列上脑、视神经和脊髓病灶影像学特征的总结归纳,新序列、新技术在儿童MOGAD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儿童MOGAD的临床及MRI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

  • 标签: 儿童 脱髓鞘疾病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12例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autoimmune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astrocytopathy,GFAP-A)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诊断的12例GFAP-A患儿病例资料,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神经影像学、脑电图、治疗方案及预后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例GFAP-A患儿平均发病年龄6.5岁,男女比例3∶1。主要以发热(10例,83.3%)为前驱症状,临床表现为认知或意识水平下降9例(75.0%)、头痛或头晕6例(50.0%)、呼吸衰竭6例(50.0%)、癫痫发作7例(58.3%)等。实验室检查脑脊液呈炎性改变10例(83.3%),脑脊液、血清GFAP-IgG抗体阳性分别为8例(66.7%)、9例(75.0%),合并抗体2例(16.7%)。头颅MRI为颅内多发性病灶8例(66.7%),垂直于脑室周围线状放射状样强化1例(8.3%),脊髓长节段受累伴强化4例(33.3%)。录像脑电图背景节律慢化7例(58.3%)。12例患儿急性期均给予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或联合丙种球蛋白等治疗,10例(83.3%)好转,1例症状反复,1例因合并多系统感染死亡。结论儿童GFAP-A临床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脑膜脑炎伴或不伴脊髓炎综合征,脑脊液或血清抗体阳性,特异性MRI改变,大部分患儿经早期激素及免疫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儿童 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 脑膜脑炎 脊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对棕榈酸(PA)处理的小鼠胰岛β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浓度梯度的PA分别处理小鼠胰岛β细胞MIN6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并确定后续实验的PA浓度。通过转染慢病毒构建Mfn2敲低和Mfn2过表达稳定转染细胞系,将MIN6细胞分为Mfn2敲低空载对照(ShNC-Mfn2)组、敲低Mfn2(Sh-Mfn2)组、Mfn2过表达空载对照(OENC-Mfn2)组、Mfn2过表达(OE-Mfn2)组、ShNC-Mfn2+PA组、Sh-Mfn2+PA组、OENC-Mfn2+PA组、OE-Mfn2+PA组。使用小牛血清白蛋白作为PA对照和PA分别处理细胞。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簇(ROS)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酶标仪检测细胞内AT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fn2及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半胱氨酸依赖的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0 mmol/L PA相比,PA浓度为0.125、0.250、0.500、0.750、1.000 mmol/L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选择细胞存活率大概为50%的PA浓度即0.5 mmol/L为后续实验浓度,此时细胞存活率为43.53%±0.56%。MIN6细胞加入0.5 mmol/L PA后,Mfn2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1)。与ShNC-Mfn2组相比,Sh-Mfn2组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OENC-Mfn2组相比,OE-Mfn2组Mfn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与ShNC-Mfn2+PA组相比,Sh-Mfn2+PA组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1),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显著下降(P<0.05);与OENC-Mfn2+PA组相比,OE-Mfn2+PA组的ROS水平降低,ATP水平及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5)。与ShNC-Mfn2+PA组相比,Sh-Mfn2+PA组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与OENC-Mfn2+PA组相比,OE-Mfn2+PA组细胞凋亡率降低(P<0.01)。与ShNC-Mfn2+PA组相比,Sh-Mfn2+PA组Bax和Caspase-3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Bcl-2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均P<0.05);与OENC-Mfn2+PA组相比,OE-Mfn2+PA组Bax和Caspase-3的mRNA与蛋白显著降低,Bcl-2的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Mfn2可以改善PA诱导的MIN6细胞脂毒性损伤,过表达Mfn2对脂毒性下的MIN6细胞有保护作用,敲低Mfn2会加重脂毒性对MIN6细胞的损伤。

  • 标签: 胰岛 细胞凋亡 β细胞 线粒体融合蛋白2 脂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2019年4月—2020年4月本院接治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资料抽取71份进行分析,所选患者均接受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诊断工作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患者蛋白尿测定结果检出率为90.14%,患者尿红细胞学形态检查结果符合率为87.32%于慢性肾炎的对比上两种检查的符合率相同,其余对比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通过尿蛋白测定与尿红细胞形态诊断均能获得较好的相符性,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疾病类型和病情状态进行判断,为后期的治疗提供理论上的参考,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尿蛋白测定 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
  • 简介:摘要:哲学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讲的生动有趣,易于学生接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就如何增强哲学课吸引力谈三点思考。

  • 标签: 增强 哲学课 吸引力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