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10年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理学的新进展主要包括组织病理学和分子病理学两大方面。组织病理学进展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WHO分类和分级标准的不断完善,相继发现了一些新的肿瘤类型,对癫痫相关肿瘤的认识更加深化。随着分子生物学与分子遗传学新技术在该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已发现一系列对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分子靶向治疗有实用价值的生物学标志,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病理学 综述
  • 简介:背景和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瘤,近数十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部位特殊,现有淋巴瘤的预后因素和常规治疗方案不适用于PCNSL。PCNSL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的预后因素和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但随着临床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在治疗上已取得一定的共识,含大剂量MTX的全身化疗结合放疗使PCNSL中位生存期有较明显提高。本研究目的是了解PCNSL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结果,评价VM26/Ara—C/HD—MTX方案加放疗治疗PCNSL的疗效与毒性,寻求有效简单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3年我院13例PCNSL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VM26/Ara—C/HD—MTX加鞘注方案治疗5例PCNSL。结果:13例PCNSL,男性6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47岁。病理类型83%为弥漫性B细胞性。1例单纯手术切除,12例综合治疗。中位随访15个月,死亡5例,尚未达到中位生存期。5例以VM26+HD—Ara—C+HD—MTX加鞘内注射MTX+Ara—C+DXM化疗,随后加全脑放疗,有效率100%,完全缓解(CR)率80%。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占30%,感染占3%,未发现明显的神经毒性。结论:手术在PCNSL中起诊断作用,术后加化/放疗等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VM26+HD—Ara—C+HD—MTX方案近期疗效高,毒性可以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治疗 PCNSL 化学治疗 放射疗法 神经系统毒性
  • 简介:背景与目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CNS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脑和脊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近年其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15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病例分析,讨论和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0年至2004年收治的15例PCNSL的临床资料,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术后均辅以放疗和,或化疗。结果:15例PCNSL,男性10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43岁。就诊时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偏瘫和癫痫,肿瘤多位于幕上半球的额顶颞叶。11例行放疗及化疗,4例仅行化疗。中位随访14个月,8例死亡,6例死于复发。结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放射学征象。手术对明确诊断十分重要,应及早综合治疗,但治后每带及病死率高.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5例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ACNS)患儿的临床和影像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4~11岁,中位年龄6岁。5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检查、MR血管成像(MRA)、磁敏感成像(SWI),3例行MR波谱(MRS)扫描。5例患儿临床均表现为头痛和不同程度的局灶性神经缺损。MRI示3例单侧发病,2例双侧发病;1例病变单发,表现为肿块型,4例病变多发,其中3例病变为斑片状、脑回状,1例表现为混合型。MRA均可见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或串珠样改变。SWI显示4例病变内出现低信号。3例MRS均显示胆碱峰、N-乙酰天冬氨酸峰下降,乳酸峰不同程度升高。PACNS为排他性诊断,MRI联合MRA有助于诊断。

  • 标签: 儿童 磁共振成像 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临床情况。方法选择2012年10月份到2016年10月份期间于我院治疗的艾滋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患者64例,对所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10例患者并发乙型肝炎、5例患者并发丙型肝炎、4例患者并发肺结核、1例患者并发肺外的结核、7例患者发生肺部的感染、4例患者发生梅毒、3例患者感染了口腔的念珠菌、2例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经过治疗后,有48例患者好转,12例患者未愈,2例患者死亡。结论艾滋病容易引起神经的损害,并发比较多,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严格筛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艾滋病 中枢神经 病变患者
  • 简介:目的根据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为学术交流提供可资参考的数据。方法应用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1988年7月-2008年6月经病理明确诊断的5540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类型、级别进行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结果神经上皮组织肿瘤2205例,占39.80%;脑神经和脊旁神经肿瘤361例,占6.52%;脑膜肿瘤2105例,占38.00%;淋巴和造血组织肿瘤91例,占1.64%;生殖细胞肿瘤86例,占1.55%;蝶鞍区肿瘤(颅咽管瘤)250例,占4.51%;转移性肿瘤442例,占7.98%;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449例,占8.10%。结论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对统一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命名与分类、了解不同地区肿瘤分布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学术交流十分必要。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国际疾病分类法 世界卫生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鉴别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76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全部胎儿经分娩后随访或引产后尸检确诊为中枢神经畸形,对超声检查的具体表现及超声检查临床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76例胎儿中,73例(96.1%)接受引产,另3例(3.9%)继续妊娠后生产;超声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98.68%(75/76),误诊率为1.32%(1/76)。结论超声鉴别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准确率较高,且操作便捷,安全可靠,是产前诊断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理想手段。

  • 标签: 临床价值 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超声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诊断困难且预后不佳,不同地区诊治水平差异巨大,因此有必要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指南来规范我国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诊治和提高诊治水平。本指南撰写委员会成员包括结核病学、感染病学、神经病学、临床微生物学、艾滋病学和儿科学的专家,围绕前期调研形成的一系列重要临床问题,审查已发表的证据,判定临床证据级别的高低,并结合中国诊治现状,制订具体的推荐意见。指南内容涵盖诊断、治疗、疾病管理的特殊问题,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决策支持。

  • 标签: 结核,脑膜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 诊断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上采用CT与磁共振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4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40名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CT和磁共振检查,将两组CT与磁共振检查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行C与磁共振检查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检查新型隐球酵母菌,结核性、化脓性、病毒性脑膜炎以及脑囊虫方面,磁共振检查的异常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上磁共振有较高的异常诊断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CT 磁共振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起源于神经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迅速,预后差。近年来,PCNSL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本文就PCNSL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研究进展
  • 简介:腺苷是腺嘌呤核苷酸的前体和代谢产物,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调质,通过不同的腺苷受体(adenosinereceptor,AR)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已知的腺苷受体包括A1R,、A2A、R、A2BR及A3R四种。

  • 标签: 腺苷 腺苷A3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中CT与磁共振应用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100例。在运用CT与磁共振诊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显的凸显出两种方法的效果,以对比的研究方式为主,使用计算机将患者排序后,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两个小组,将100例患者平均分配至两组,各组50例,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诊断,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CT诊断,研究组中患者接受磁共振诊断;统计诊断结果,如异常检出率,并记录两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统计异常检出率发现,研究组接受磁共振检查后,异常检出率与接受CT检查的参照组比较{96.0%(48/50)比76.0%(38/50)},前者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各项疾病诊断中的准确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诊断中,无论使用CT还是磁共振诊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CT检出效果低于磁共振,后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在今后大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CT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斜视及眼球运动异常患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7例伴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斜视及眼球运动异常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范围6个月~12岁,平均(5.2±2.3)岁。随访6个月。结果本研究中脑瘫、癫痫、脑积水及脑发育迟缓26例,内斜视及外斜视各13例,均为先天性共同性;脑肿瘤、脑脱髓鞘、脑动脉瘤及脑发育畸形共21例,包括共同性内斜视7例、外斜视2例、眼球震颤4例及内转障碍4例、上转障碍1例、下转障碍1例、外转障碍1例、上斜肌麻痹1例均为后天性。能够配合同视机检查者12例中,2例有同时视。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以脑瘫和脑肿瘤居多。多数患儿伴有弱视及双眼视功能的破坏,所有患儿均无立体视。

  • 标签: 斜视 异常运动,眼球 疾病,神经系统,中枢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研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继发癫痫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抽选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继发癫痫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法分组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见式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继发癫痫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磁共振(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一细胞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单纯CT检查、单纯MRI检查及联合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结果。结论:MRI与CT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效果相似,联合检查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CT和MR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接收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30例,所有患儿均先后行CT检查和MRI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CT细菌性感染诊断准确率低于MRI,病毒性感染诊断准确率高于MRI;CT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炎、化脓性脑炎、脑囊虫病的总诊断准确率低于MRI;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时,MRI具有更优的疾病类型及细菌性感染检出效果,而CT则具有更优的病毒性感染检出效果,实际应用中,可以诊断需求为依据,借助MRI检查,促进诊断准确率进一步升高。

  • 标签: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国家近些年一直提倡优生优育,所以,产前临床检查十分关键,此次就针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筛查,对产前超声筛查效果进行调研。方法:此次为保证研究数据真实性,以超声科接收的孕妇进行了调研,其中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孕妇为一组,纳入观察组,病例是36例,同一阶段临床检查胎儿无异常的孕妇进行对比,将其命名是对照组,病例同上。对孕妇各个孕期阶段均实行产前超声筛查。对各个阶段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显示结果进行分析,对筛查结果做好详细统计。对孕妇引产、妊娠结局进行追踪调查,将病理、超声诊断结果作为临床疾病诊断依据,评估了此次孕妇不同阶段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并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分布状况对比分析。结果:分别对孕早期,以及联合孕中期的诊断结果分析,前者中枢神经系统畸形例数为34例,后者多1例,对引产、分娩后病例、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显示是36例。对各阶段超声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方面调查,结果表明孕早期联合孕中期筛查结果较佳(P<0.05)。结论:研究调查显示,通过超前超声诊断,能够更好的判定胎儿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现象,能够保证孕妇分娩质量。

  • 标签: 产前超声筛查 胎儿 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的临床诊断时,将MRI与CT应用于患者病情分析中的效果,探讨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进行实验设置时,研究人员实验时间段调整在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录入符合要求的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共计31名进行研究,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资料登记后,开展CT诊断与MRI诊断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与检出率。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MRI诊断准确度相较于CT诊断准确度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在发病后病情复杂,而通过MRI进行诊断,能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度,为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奠定基础,具有良好的可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MRI CT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临床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