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给出了一种利用BP神经网络从中子活化测量数据中直接求解1MeV等效中子量的新方法。该方法选用了含两层隐藏层的BP神经网络,并围绕先验谱建立输入输出集合,对网络进行训练、检验和测试,最终形成含20个BP神经网络的网络群。该BP神经网络群可实现在输入测量活化率数据后,直接输出相应的1MeV等效中子量。利用该方法求解了西安脉冲堆大空间中子辐照实验平台内的1MeV等效中子量。与实测中子能谱计算的1MeV等效中子量结果对比,二者偏差小于6.6%。

  • 标签: BP神经网络 西安脉冲堆 中子能谱 1 MeV等效中子注量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一种新的静人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工艺对制品得率和主要质量指标的影响。方法以组分Ⅱ+Ⅲ经过溶解、辛酸沉淀、Capto-Q层析、Macrocap-Q层析、收集流穿液,经超滤、浓缩,制备静人免疫球蛋白,检测蛋白液中IgA、IgM、白蛋白、PKA、ACA含量、纯度、收率,并与低温乙醇法比较。结果与低温乙醇法比较,辛酸沉淀法可显著降低制品中IgA、IgM、白蛋白、PKA含量,提高产品得率。结论采用辛酸沉淀工艺制备静人免疫球蛋白可提高制品的质量和产量。

  • 标签: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辛酸沉淀法 低温乙醇法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案胰岛素静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确诊收治的9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47例,A组患者给予小剂量胰岛素持续滴注治疗,B组患者给予胰岛素一次性静脉冲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补液量、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少于A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一次性静脉冲击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能够达到迅速缓解患者症状的效果,但存在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静脉注射 静脉冲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佐辛对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D)和空白对照组(C),每组30例.丙泊酚、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下完成手术,D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5mg,C组静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前(T0)、拔管前5min(T1)、拔管即刻(T2)和拔管后10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及苏醒时间,拔出气管导管即刻的躁动评分(SAS).结果二组间的T0比较,MAP、HR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内T1,T2,T3与T0相比MAP明显增高HR明显变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内的T1,T2和T3的MAP、HR与T0相比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间T1.T2和T3同一时间段MAP、HR比较,观察组的MAP,HR波动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组患者拔管即刻(T2)S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地佐辛静可有效降低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抑制拔管期的不良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并不延长苏醒时间.关键词地佐辛;全麻鼻内镜术;苏醒期躁动鼻内镜手术是耳鼻喉科最常见手术,术后由于鼻腔填塞、分泌物外流、疼痛及苏醒期不适等可引起患者烦躁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尤其在气管拔管时更为剧烈,被认为是麻醉中的高风险阶段1,临床上已有很多预防和降低的方法2,本研究用地佐辛在术毕前静,观察术后拔管时躁动发生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一定的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瑞芬太尼符合丙泊酚靶控输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颅内肿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复合麻醉;观察组则给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进行麻醉;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前后主要生命体征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前后主要生命体征则出现了明显变化,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在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在脑肿瘤患者实施手术时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进行麻醉,能够确保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不会出现显著变化,使患者处于安稳无痛状态下进行手术,术后苏醒质量更好。

  • 标签: 瑞芬太尼 复合丙泊酚 靶控输注 脑瘤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外科PICC置管患者输甘露醇前后使用金黄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于上海市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脑外科行PICC置管术患者70列,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实验组给予PICC置管术后输甘露醇前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封管和给予置管部位上方5cm处敷金黄膏纱布;对照组给予PICC置管术后输甘露醇前后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封管。观察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34名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有2名,构成比5.9%;而对照组36名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有6名,构成比16.7%。实验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外科PICC置管患者输甘露醇前后使用金黄膏,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

  • 标签: 脑外科,PICC置管,甘露醇,金黄膏,静脉炎
  • 简介: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TZ)改良输(延长2-4h或持续24h输)与传统输(0.5-1h输)治疗严重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Medline、ScienceDirect、CNKI、VIP、万方数据库检索有关PTZ改良输方式的临床研究,辅以手工检索。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5项临床研究。改良输组死亡率明显低于传统输组[RR=0.76,95%CI(0.63-0.92),P=0.004;I2=0%],改良输组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输组[RR=1.11,95%CI(1.01-1.22),P=0.03;I2=53%],而细菌清除率[RR=1.29,95%CI(0.76-2.21),P=0.35;I2=0%]及不良反应发生率[RR=1.22,95%CI(0.71-2.12),P=0.47;I2=0%],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延长或持续输PTZ可以降低感染治疗的死亡风险、提高临床有效率。

  • 标签: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延长输注 持续输注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少量泵甲氧明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且行全身麻醉的48例老年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5分钟,持续泵甲氧明10mg+阿托品1mg至50ml,速度按甲氧明4ug/kg/min泵。对照组患者则于全麻诱导前,缓慢静脉滴注生理盐水20ml。观察和记录患者入室时,全麻诱导后1min、3min、5min和8min的HR和MAP。结果与入室时相比较,观察组诱导后不同阶段HR及MAP,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与入室时HR相比较,对照组诱导后1min、5min及8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入室时MAP相比较,对照组诱导后1min、3min、5min及8min,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少量泵甲氧明,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低血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氧明 预防 老年患者 全麻诱导期 低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七氟烷麻醉中不同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对自主呼吸的影响.方法选包皮环切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比较四组麻醉效果.结果瑞芬太尼高剂量组RR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瑞芬太尼高剂量组T3、T4、T5时MV均低于低剂量组与中剂量组(P<0.05).结论选择0.03-0.06μg??kg-1??min-1剂量瑞芬太尼持续输注有助于保留患儿自主呼吸.关键词小儿;七氟烷麻醉;瑞芬太尼AcomparedofspontaneousbreathingofdifferentdosesremifentanilcontinuousinfusioninchildrensevofluraneanesthesiaAbstractObjectiveTocomparesevofluraneanesthesiainchildrenofdifferentdosesofremifentanilcontinuousinfusiononspontaneousbreathing.Methodscircumcisionsurgeryinchildrenforthestudywererandomlydividedintosalinecontrolgroup,lowdosegroup,middledosegroup,highdosegroup,thefourgroupsofanesthesia.ResultsremifentanilRRbelowthelowandhighdosegroup,middledosegroup(P<0.05);remifentanilhighdosegroupT3,T4,T5whenMVwerelowerthanthelow-dosegroupandmiddledosegroup(P<0.05).ConclusionSelect0.03-0.06μg??kg-1??min-1dosecontinuousinfusionofremifentanilhelpprKeesyerwvoercdhsildrenwithspontaneousbreathing.Children;Refentanil;Sevoflurane中图分类号R72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22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引导下空洞内药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共94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以对照组全身化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局部给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85.1%,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病灶显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洞闭合率为85.1%,对照组空洞闭合率为38.3%,对比两组患者的空洞闭合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空洞内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耐多药 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17-01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病患者输机采血小板的临床效果,探讨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血液病患者输机采血小板258例次的临床资料,依据血小板纠正增加指数来评价血小板输疗效。分析病种、性别、年龄、体重、发热、脾大、输次数对输注有效率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输注有效例次为188例次(有效率72.9%),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效率分别为80.9%、73.2%、70.2%、52.5%,不同病种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88,P〈0.05)。146例次有发热感染者输血小板有效率为67.1%,明显低于112例次无发热感染者的80.4%(χ^2=5.614,P〈0.05);69例脾大患者的有效率为55.1%,明显低于189例脾不大者的79.4%(χ^2=15.088,P〈0.01);按性别、年龄、体重分组比较,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894、0.051、0.065,P〉0.05);随着输次数增加,血小板输注有效率逐渐下降(P〈0.05),频繁输者输疗效较差,甚至出现血小板输无效。结论:不同类型血液病患者其血小板输疗效不同,发热、脾大、输次数可能是影响血液病患者输疗效的因素。

  • 标签: 血液病 机采血小板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