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6 个结果
  • 简介:4月29日至30日,全省民委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十七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十届省纪委二次全会和国务院、省政府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省民委系统2007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对2008年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 标签: 纪检监察工作会议 统检 族系 中央纪委 反腐败工作 廉政工作
  • 简介:人类正背着民族问题的沉重包袱迈入新的世纪。放眼世界,当今世界上发生的所有冲突和热点,几乎都和民族问题有关。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在战时和战后的一段时期,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无产阶级革命异军突起,举起了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大旗,形成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潮流。到50年代,随着新老殖民主义体系的瓦解,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交合融汇,蓬勃发展,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民族工作 民族问题 民族经济 民族文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际化倾向
  • 简介:探索当代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与精神家园问题不能脱离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内核是文化精神。中华文化的总体精神是“德性精神”。“德性精神”对于当代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华民族 文化传统 文化精神 德性精神
  • 简介: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共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世居少数民族有17个,少数民族人口1333.9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85%。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少数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积累了丰富多彩的古籍资料。贵州从50年代起就开始搜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1955年,毕节地区成立了彝文翻译组,有组织有领导地开展彝文古籍的搜集、整理及翻译出版工作。

  • 标签: 工作发展 新时期 少数民族人口 少数民族古籍 翻译出版工作 1955年
  • 简介:21世纪是人类步入的一个崭新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强烈的冲击,文化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凸现,各地域文化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对话、相融甚至撞击、竞争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倾泄、排挤和侵蚀。今天,在文化全球化的巨风向我们席卷而来的背景下,如何让我们的文化之源、文化之母——民族民间文化得以生存与传承,

  • 标签: 民族民间文化保护 文化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21世纪 地域文化 民族文化
  • 简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注重三大社会效应:一是经济效应,要求其主动地调整社会政策和社会结构,切实提高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人口结构中的比重;二是社会效应,要求其建立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

  • 标签: 扶贫攻坚 和谐发展 民族地区 步伐 加快 必然要求
  • 简介: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下简称《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统战部、省人大民宗侨委、省民宗委、省政协民宗委、省司法厅、省法制办共同召开全省纪念《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座谈会,总结交流全省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成绩和经验,

  • 标签: 《民族区域自治法》 省委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司法厅 统战部 人大
  • 简介: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N70周年。红军的长征从中共中央和红军总司令部(即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实行战略转移撤离瑞金的1934年10月开始,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时间长达两年之久。红军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以来一次气壮山河的大规模的战略转移,红军历经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经过了汉、苗、壮、彝、回、藏、瑶、侗、水、布依、土家、白。

  • 标签: 红军长征时期 民族宗教问题 第五次反“围剿” 红一方面军 中国共产党 中共中央
  • 简介: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伟人。他革命一生梦寐以求的理想,就是争取中国人民的独立解放和富裕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梦'。全世界都知道毛泽东那句名言:'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向人类社会宣示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和理想追求。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毛泽东洋为中用,全新创造中国理论;倾其一生,奋力开辟中国道路;率先垂范,致力创造中国精神;以民为本,凝聚发挥中国力量。对于学习和实践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正式提出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教育作用。

  • 标签: 毛泽东 民族复兴 理想追求
  • 简介:当代中国人在他们的日常行为中常表现出两种冲突的权威观:儒家伦理的权威观与国家民族观的权威观。儒家伦理的权威观主张通过保障性手段来实现生活共同体内部成员间相对而具体的权威关系。现代国家民族观的权威观要求通过对人的塑造来实现主权-国家-民族对行动共同体内部所有成员抽象而绝对的权威关系。这两种权威观造成了普通中国人的权威认同危机,而这种危机也促进了融合的可能。

  • 标签: 儒家伦理 国家民族观 权威认同
  • 简介:十六大以来的五年,是我省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发展、民族法制建设不断完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民族工作好事多、大事多,在工作上实现了新跨越,谱写了民族工作的新篇章,是我省民族工作史上的又一黄金时期。

  • 标签: 民族工作 贵州 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法制建设 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
  • 简介: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正走向法治时代。在法治化的进程中,人权的法律保障日益成为法治的核心内容。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权利的保护是人权法律保障的重要内容。

  • 标签: 少数民族权利 依法治国 人权法 基本方略 法律保障 法治化
  • 简介: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3年的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 标签: 民族文化大省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和谐 贵州 改革开放 行动纲领
  • 简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现代包装设计的一个信息载体和表现手段。书法作品中的中式风尚、计白为黑、千里神交、简约雅致与现代包装的奇妙相融对现代包装的品位提升,具有特别的价值和意义。书法与包装设计其他元素的综合使用,根植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我国民族包装的视觉美感和民族精神。

  • 标签: 书法 包装 设计 民族文化
  • 简介:随着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人们对那片似乎很荒凉的土地投以关注的目光。那里灿烂的阳光和神秘的高原为人们展示了机遇和希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留与改变,文化理解与价值评价的冲突等等。发展方面的问题都会相继出现在我们的目前。本文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经济技术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在西部开发中更要关注人文环境的改变及其后果。

  • 标签: 西部开发 宗教问题 中国 民族问题 人文特点 经济发展
  • 简介: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罗伯特·吉尔平正确地指出:“从古至今,经济民族主义对国家权力和独立性的奋斗目标始终是压倒一切的。只要国家体系存在,经济民族主义就会对国际关系施加重要影响。”即使在全球化进程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不断加快的世纪之交,虽然国家的作...

  • 标签: 经济民族主义 民族国家 全球化进程 后发展国家 跨国公司 文化民族主义
  • 简介:新的一年,民族面临着光荣和繁重的任务。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发展为重点,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切入,以推动民族法律法规贯彻落实为手段,以研究和解决民族方面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为突破,以促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为落脚,努力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 标签: 民族工作 台阶 民族地区发展 科学发展观 少数民族 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