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的传染消毒隔离与护理管理的措施。方法: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7月我院收治的 85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 42例)和观察组( 43例)。对照组给予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传染消毒隔离措施,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采取传染消毒隔离措施,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重症肝炎 传染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无菌检查隔离器是由一种刚性或柔性屏障材料构成的密闭空间,它可以为微生物检测提供最可靠的环境,有效避免了待测样品被微生物污染,避免产生假阳性现象,已受到国内外医药企业的广泛关注。为探究无菌检查隔离器在无菌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本文笔者通过相关实验,对无菌检查隔离器的运行结果及性能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无菌检查隔离器中的检验结果假阳性率为零,检出率为100%,可为药品无菌检查提供一种最可靠的实验环境。

  • 标签: 无菌检查 隔离器应用 运行性能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感染管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本文就如何控制院内感染的隔离消毒措施进行浅谈。

  • 标签: 消毒 隔离 控制措施 医院内感染 灭菌
  • 简介:近期,威海市文登区卫生计生部门启动了消毒隔离强化治理行动。此次行动重点围绕医疗用品和器械的消毒灭菌、消毒产品进货验收和使用管理、对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的消毒隔离以及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集中处置等进行。截至目前,威海市文登区卫生计生部门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12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9份。

  • 标签: 消毒隔离 威海市 文登 治理 传染病患者 卫生监督
  • 简介:摘要:社区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关系群众健康安全上结合作者的工作经验,探讨了社区社区消毒隔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为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这个我国传染病患者的收治、安置、消毒隔离历史悠久,其中消毒隔离非常重要重要。传染病有害的并能使人感染空气、唾液、肢体接触等传染病,导致人感染和疾病传播因此非常重要,对传染病的消毒隔离和护理起着关键的控制传染病传播和治疗作用,效果很好,包括各个方面的因素。只有不断研究和细化消毒隔离各项关系的具体工作,才能完善这项工作,推动我国传染病消毒隔离工作的不断发展。环境卫生设施消毒灭菌严格设置绝缘区;消毒隔离区内的建筑物、电气安全、防雷接地系统、抗静电电流和磁场干预装置等按规范设计;医务人员应及时更换衣物,保持清洁,加强自我保护,及时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对隔离病人在就医途中进行必要的宣传和指征是的。领导在心理上、情感上、经济上给予支持;在不同的疾病后采取适当的隔离方法和时间限制,并在每一天都加以利用隔离区按无隔离图合理设置,做到标准化、有序化,一目了然;隔离区严格执行不同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通过不断的培训和培训,加强自身的管理和局限性,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专业知识、耐心、细致、认真负责。结果通过标准化,任何化合物的严格精制都能有效地避免疾病人群的增加及其交叉感染结束语传染病的显著特征是病原体、传染病、流行病、季节性、周期性、免疫性和爆炸性。只有从各个方面都不能忽视联系,千方百计为消毒隔离服务,有助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和传染病的治疗,才能实现这项工作的目的,才能把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放矢改进和进一步发展消毒隔离

  • 标签: 社区 消毒隔离技术 优化策略
  • 简介: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临床疗效,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肺隔离症的优势。方法收集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入住本院小儿外科并实施手术治疗的26例肺隔离症患儿临床资料,根据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胸腔镜手术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胸腔镜手术组(118.36±7.61)min,传统开胸手术组(119.60±7.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4)。平均术中出血量:胸腔镜手术组(2.18±0.40)mL,开胸手术组(4.47±0.6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25,P=0.000)。胸腔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胸腔镜手术组(3.54±0.69)d,开胸手术组(6.67±0.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64,P=0.000)。术后平均住院时间:胸腔镜手术组(7.54±0.82)d,开胸手术组(8.80±0.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81,P=0.001)。术后并发症:胸腔镜手术组3例,其中肺部感染2例,肺不张1例;开胸手术组6例,其中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4例失访以外,其余22例随访1~2年,其中2例发生肺炎,其余病例均恢复良好。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 标签: 支气管肺隔离症 胸腔镜 传统开胸手术 不同手术方式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X射线受检者应用防护隔离装置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今后的临床研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争取最大的社会效益。方法采取某种装置对装置前与装置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进行分析比较,得知该项装置的防护效果,总结其应用价值。结果该项装置可以有效屏蔽非受检位置,使得照射剂量明显下降,相比装置前照射剂量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取屏蔽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优化医疗照射剂量,从而有效减少对受检者带来的辐射危害性,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X射线 防护隔离装置 受检者
  • 简介:摘要基层卫生院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卫生安全。本文结合笔者相关工作经验,主要对社区卫生院消毒隔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探讨,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区群众。

  • 标签: 社区 消毒隔离技术 优化策略
  • 简介:为探讨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意象对话疗法对戒毒人员的帮助作用,选取福建省某戒毒所的72名戒毒人员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采用意象对话疗法,用抑郁量表、神经质分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对戒毒人员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戒毒人员的抑郁检出率为33.3%,神经质人格、积极应对是抑郁的有效预测变量;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抑郁、积极应对指标有显著的改善,意象对话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戒毒人员的抑郁症状,有利于培养戒毒人员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 标签: 意象对话 戒毒人员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防控宣传对居家隔离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120例来自疫区与 ( 或 ) 来自疫区人员有密切接触史或可疑暴露史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所有人员均居家隔离 14d , 时间选为2020 年 1 月 ~2020年 7月 , 对所有人员进行

  • 标签: 居家隔离 新型冠状病毒 防控宣教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症肝炎患者进行传染消毒隔离和护理管理的措施及价值。方法从我院重症肝炎患者中选择106例,根据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消毒隔离与护理措施,观察组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并从健康教育、生活指导和心理干预三个方面强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重症肝炎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致使相关医务人员感染的例数。结果观察组的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肝肾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肝炎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建立严格的传染消毒隔离和护理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抑制多项并发症,减少感染几率,减轻患者的身体和心理痛苦。

  • 标签: 重症肝炎 传染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消化道传染病消毒隔离措施和护理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40例消化道传染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消毒隔离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结果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 90.0%,显著高于对照组 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5.0%,明显高于对照组 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消化道传染病临床护理要注意观察,及时消毒,控制饮食,保持良好心情,卧床休息和适量补水。

  • 标签: 消化道传染病 传染病护理 隔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肝炎患者的传染消毒隔离与护理管理的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85例重症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给予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传染消毒隔离措施,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肝炎患者采取传染消毒隔离措施,并实施相应的护理管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重症肝炎 传染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CT在肺段隔离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6例患者分别进行CT和X线扫查,分析两种方法的结果和详细描述CT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CT检查发现存在异常的供血情形,其中12例是肺主动脉供血,剩余24例主要是腹部供血。X线检查法的准确人数为32例(91.6%),CT诊断该病的正确人数为35例(98.2%),可以看出CT诊断法的正确率高于X线检查法,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放射CT法诊断该病准确率较高,且能够显示病灶的周围的组织变化,在临床上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放射CT 肺段隔离症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放射CT对肺段隔离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于我院的52例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采用放射CT扫描机进行诊断,分析CT诊断的结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通过CT检查本组研究对象的病灶部位在双肺下叶后基底段,其中位于左下肺34例,位于右下肺18;病灶表现为囊性28例,实性15例,囊实性9例;主动脉供血异常的患者共有27例,肺气肿患者共有16例。结论应用放射CT对肺段隔离症患者进行诊断,可以清晰地显示患者肺组织的病变情况,临床诊断的确诊率较高,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支持,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放射CT 肺段隔离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多排螺旋CT在肺段隔离症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并经手术与病理证实为肺段隔离症的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多排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配合使用血管成像技术对其病变供血动脉进行筛查,将其与病理及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6例肺段隔离症均位于肺下叶后内基底段,5例位于左下肺,1例位于右下肺;其中2例为实质性肿块,3例为囊实性肿块,1例为囊性肿块;其中5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6例均可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血管。结论在肺段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诊断,有其无创性特征,且能够清晰显示其病灶特点,分辨其异常供血动脉血管的走向、分支及起源,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肺段隔离症 多排螺旋CT 血管 诊断 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