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冠心病左主干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1年内生活质量改善的情况。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入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8年1至7月期间,840例接受再血管化治疗的复杂冠心病患者,年龄(61±9)岁,男性占74%(622/840)。其中420例行OPCABG,另外420例行PCI治疗。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对患者术后1、6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经逆概率加权法(IPW)调整后1年的全因死亡(3.6%比1.3%,P=0.045),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11.3%比4.1%,P<0.001)和再次血运重建率(8.3%比1.2%,P<0.001)PCI组均高于OPCABG组。术后1个月PCI组EQ-5D评分高于OPCABG组(P<0.001),术后6个月略低于OPGABG组(P=0.035),但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在SAQ量表中,OPCABG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评分在术后1、6和12个月均高于PCI组(均P<0.05);躯体活动受限程度评分,术后1个月PCI组高于OPCABG组(P<0.01);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和对疾病的认识方面,OPCABG组和PC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冠心病左主干和多支血管病变患者中,接受OPCABG治疗的患者术后短期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优于PCI组,但中长期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仍需随访。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血管成形术,气囊,冠状动脉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究冠心病者进入围术期舒适的护理会对患者带来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以及后期的效果怎么样。首先手术之前需要对120例PCI患者运行空腹血糖、血脂的检查,然后再将它们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的做法是在手术之前和之后正常进行,而干预组的做法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还要对心理及行为进行相应的护理,患者手术前一天需要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进行评估,往往是在护理前和拔动脉血管后十二小时通过自评量表来衡量,应同时检测血糖、血压、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水平是否符合正常指标,所有人选患者基本上都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结果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围术期抑郁是影响PCI术后12个月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1.559,95.0%CI1.06~2.29,P=0.023),护理干预是负影响PCI术后12个月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OR=0.114,95.0%CI0.02~0.84,P=0.033),护理干预是减少PCI术后12个月MACE的影响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当进入治疗围术期的时候,很多患者往往加重抑郁,并且抑郁的应激反应程度大大地提高,而抑郁是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如果说想要减轻抑郁对心理的负担以及减少手术后12个月的一些不良血管事件,那么就需要将心理护理以及行为护理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合理、舒适地为患者进行治疗诊断。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 围术期 舒适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内科治疗工作的临床分析,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管疾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心血管内科收治的4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44例患者以随机方式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此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同时注重细节的管理。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医疗失误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的治疗后,均取得了不同的效果。从整体上来看,使用中西医结合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使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及医疗失误,提高治疗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绞痛 心血管,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冠心病(CHD)患者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组老年CHD患者64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3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PCI治疗。结果本组64例患者病变83处,共植入支架78个,即刻手术成功率97.6%,A、B型病变成功率均为100.0%,C型成功率为87.5%;术中发生室颤1例,住院期出现动静脉瘘2例,共死亡2例;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心绞痛2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老年CHD患者介入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可以作为PCI临床常规治疗手段。

  • 标签: 冠心病 老年 介入治疗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并冠心病应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情况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本院诊治110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资料,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以多样性护理,分析两组血糖与血脂指标、心理状态、依从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空腹血糖、餐后2h的血糖、三酰甘油与总胆固醇指标均比对照组少(P<0.05);且研究组SDS分、SAS分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坚持用药、饮食控制与定期复查等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并冠心病应用多样性护理,能降低患者血糖与血脂指标,改善其心理指标,提高临床依从性,具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多样性护理 糖尿病 合并冠心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内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抗心绞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实施在老年冠心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做好健康教育,形成正确的疾病认识。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患者为18例,护理满意度为93.33%,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为(41.21±4.33)小时,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为(65.19±4.21)小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分别为(9.22±1.12)天与(14.87±2.10)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护理方式 老年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肱动脉脉压升高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2011年12月至2017年6月疑似稳定型冠心病住院患者5 116例,依据冠脉CT血管造影分2组:冠心病组(n=3 694)和非冠心病组(n=1 422)。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分别建立不同性别冠心病患病的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高血压病、血脂异常、2型糖尿病、缺血性脑卒中和脉压升高的患病率,冠心病组较非冠心病组高(均P<0.05)。男性、女性组的脉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0、0.612,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50、60 mmHg(1 mmHg=0.133 kPa)。Logistic回归发现:除经典危险因素,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缺血性脑卒中、吸烟外,脉压升高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男性组:脉压升高与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的致病风险相似;女性组:脉压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病的致病风险相似(均P<0.05)。对比分析:女性脉压升高的致病风险较男性高,OR值1.741比1.284(P<0.05)。结论男性脉压≥50 mmHg、女性脉压≥60 mmHg可能是冠心病患病新的危险因素之一,且女性的致病风险高于男性。

  • 标签: 脉压 冠心病 危险因素 诊断
  • 简介:摘要随着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目前已成为世界上一个主要致死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而社区面对日益增加的老年患者,加强冠心病二级预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乡镇卫生院收治的5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将5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常规手段进行治疗,实验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后血压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实验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心绞痛等临床症状,安全可靠。

  • 标签: 氨氯地平 卡托普利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病人精神抑郁状态的情况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5例社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摄取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冠心病伴抑郁的发生率为75.38%.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伴抑郁症状发生率明显增加,积极有效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改善其抑郁状态十分必要.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抑郁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