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2 个结果
  • 简介:为研究小麦制粉过程中麦粒不同组成部分对金属磨辊的磨损性能,本文以磨辊常用表层材料低铬白口铁为耐磨试样,以麸皮和面粉不同比例混合物为磨料,采用与辊式磨粉机工况相似的三体磨料磨损试验机进行磨损试验,计算磨损失重,观察磨损表面形貌,分析磨损机制.结果表明:面粉对金属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小于麸皮对金属材料磨损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磨损性能 低铬白口铁 小麦制粉 磨损试验机 粉料 成分
  • 简介:将甲基纤维素和山梨醇分别添加到半纤维素中制备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及半纤维素-山梨醇复合膜,对复合膜的成膜性和强度性能进行分析,并探讨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山梨醇混合溶液的粒径和Zeta电位。结果表明,随着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增加,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混合溶液粒径先增大后减小;Zeta电位则随着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增加先降低后提高,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5%时,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混合溶液的Zeta电位达到最小值。当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35%时,可形成完整的半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增加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复合膜强度提高;当甲基纤维素质量分数为75%时,复合膜强度最大,但继续增加甲基纤维素的质量分数,复合膜强度降低。山梨醇质量分数为35%~50%时,可形成完整的半纤维素-山梨醇复合膜,且随着山梨醇质量分数增加,复合膜强度降低。

  • 标签: 半纤维素 甲基纤维素 山梨醇 复合膜
  • 简介:以过氧钛酸水溶液为前驱体,在100℃下回流4h,制备了透明的Fe~(3+)掺杂纳米二氧化钛(TiO_2)溶胶,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测试表明Fe~(3+)的最佳掺杂浓度为0.1%。将该掺杂浓度的纳米TiO_2溶胶与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简单共混制备了Fe3+掺杂纳米TiO_2改性水性聚氨酯复合膜。采用SEM、UV-Vis、TG等测试方法对复合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复合膜中,并赋予了水性聚氨酯良好的紫外吸收能力。机械性能测试表明复合膜的抗张强度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在添加量为1%时达到最强(43MPa),相对增强了13%。可见光下复合膜对亚甲基蓝(MB)的去除实验表明,Fe~(3+)掺杂纳米TiO_2的添加使得水性聚氨酯膜具有光催化自清洁能力。

  • 标签: Fe3+掺杂 纳米TIO2 水性聚氨酯 光催化性能 自清洁性能
  • 简介:啤酒酵母的性能决定了啤酒的风格,啤酒酵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啤酒发酵和产品质量,各啤酒生产企业对酵母管理工作都较为重视。我公司最近引进了国外某啤酒公司G-34酵母菌种,在投入大生产前,将该菌种和原生产使用菌种B-1进行了比较,鉴定情况如下。

  • 标签: 啤酒酵母菌 性能比较 管理工作 酵母菌种 麦芽汁 啤酒发酵
  • 简介:研究了叶黄素酯CWS(ColdWaterSoluble)微囊粉的理化性质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包括光照、温度、pH和氧气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叶黄素酯CWS微囊粉表面含油率为0.84%,含水率为0.91%,堆密度为0.50g/cm^3,色价为58.05,平均粒径为302.63nm,溶解速度为32s;通过实验比较光照、温度、pH和氧气对叶黄素酯CWS微囊粉和叶黄素酯晶体的稳定性影响,结果显示叶黄素酯经过微囊化处理后,理化性质得到改良。微囊化技术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叶黄素酯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并能降低pH和氧气对叶黄素酯含量的影响。同时为叶黄素酯开拓了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 标签: 叶黄素酯CWS微囊粉 叶黄素酯 理化性质 稳定性
  • 简介:以山楂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山楂总黄酮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条件,并通过清除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评价山楂总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和超声浸提温度对山楂总黄酮提取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山楂总黄酮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浸提温度50℃,浸提时间60min,料液比1:60(g:mL),提取率为7.61%。山楂总黄酮对·OH和O2^·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在相同浓度下,山楂总黄酮对·OH的清除效果与维生素C相当,对O2^·的清除效果低于维生素C。

  • 标签: 山楂 总黄酮 超声波辅助 正交试验设计 抗氧化性能
  • 简介:以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甲醛为磺甲基化试剂,对苯酚进行磺甲基化改性,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H2O2的催化体系下,磺甲基化苯酚进行聚合反应,制备了磺甲基苯酚聚合物鞣剂。分别讨论了苯酚磺甲基化反应和酶催化聚合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用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聚合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GPC检测结果显示该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40000左右。应用结果表明,应用革的收缩温度从46℃(鞣制前)提高至76℃(鞣制后),聚合物复鞣剂的用量为7%时产物具有良好的复鞣和匀染性能

  • 标签: 辣根过氧化物酶 苯酚 磺甲基化 酶催化聚合
  • 简介:对速生纸材新品种光叶楮木质部的纤维特性以及化学法制浆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叶楮木质部纤维较短,细小纤维含量高,但纤维长度分布均一;采用KP法和NaOH-AQ法制浆,所得纸浆与速生杨木浆相比,裂断长接近,但撕裂指数和耐折度较低;KP浆和NaOH-AQ浆相比,前者强度较好;2种浆料采用CEH漂白,均具有较好的可漂性,尤其KP浆可漂性更好,在有效氯用量7%下,白度可达80%ISO;漂白浆与未漂浆相比,尽管强度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另外,在利用其木质部制漂白化学浆的过程中,还必须加强备料、筛选,筛除杂细胞以改善纸浆质量.

  • 标签: 光叶楮 木质部 纤维特性 制浆性能 NAOH-AQ法 漂白浆
  • 简介:实际生产中已证实含铬废皮渣水解后分离得到的铬泥因蛋白质含量高,如果直接经硫酸酸化制备所得的铬鞣液鞣革性能差,收缩温度低,制约了铬泥的进一步回收利用。基于此,本文采用酶水解铬泥的方法调控铬泥中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当酶用量为1%时,铬泥中蛋白质含量能够降低75%以上,经硫酸溶解后浓缩得到回收铬鞣剂。在鞣剂铬用量相同的条件下,回收铬鞣剂鞣革与6%铬粉鞣制后的蓝湿革颜色相近,且回收铬鞣剂的吸收率达到78%,成革力学性能达到牛皮鞋面革的标准,表明处理后的铬泥能够用于制备应用性能良好的铬鞣剂,达到替代部分商品铬鞣剂的目的。

  • 标签: 铬泥 铬鞣剂 鞣革性能
  • 简介:研究了改性木素磺酸盐缓蚀阻垢剂GCL2的阻垢性能及作用机理.通过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发现,25mg/LGCL2的阻垢率为61.6%,与常用有机膦缓蚀阻垢剂HEDP接近.静态阻垢实验表明,GCL2能够通过与钙离子生成溶于水的络合物,增大其溶解度.研究还发现,GCL2对碳酸钙颗粒具有很好的分散作用,能使形成的碳酸钙晶核高度分散,减少相互碰撞形成晶体的机会.X射线衍射表明,GCL2能够使碳酸钙在形成晶体的过程中发生晶格畸变,使生成的碳酸钙晶体变得疏松,不易在换热管表面沉积.

  • 标签: 碳酸钙 改性 缓蚀阻垢剂 阻垢性能 木素磺酸盐 阻垢率
  • 简介:利用注射成形工艺制备了旧报纸纤维(NRF)/聚乳酸(PLA)复合材料,探讨了碱处理对NR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可使旧报纸纤维中部分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物质溶出,纤维表面极性降低,旧报纸纤维与聚乳酸相容性得到改善;碱处理后的旧报纸纤维纤维素结晶度增大,纤维表面孔径增大,比表面积增加,纤维表面油墨被去除,旧报纸纤维与聚乳酸界面结合性能得到改善,NRF/PL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高。

  • 标签: 旧报纸纤维 碱处理 聚乳酸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 简介:采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獭兔毛纤维进行处理,并对其作用时间和功率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FIR—ATR)等分析技术,对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进行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的表征;接着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染色,以探究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产生了刻蚀,并引入了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有利于染料的渗透和染料与毛纤维之间的结合,最终使得上染率和染色深度提高。

  • 标签: 空气低温等离子体 獭兔毛纤维 刻蚀 XPS FTIR—ATR 上染率
  • 简介:对羊皮服装革不同部位试样的透气性、透水汽性和柔软度进行了测试研究,目的在于为以后的标准工作和皮件厂合理使用皮革提供科学数据,也为制革工艺的调整和控制提供指导。

  • 标签: 羊皮服装革 透气性 透水汽性 柔软度
  • 简介:以羟甲基化木质素和壳聚糖为原料制备了木质素壳聚糖复合膜,与壳聚糖膜对比,考察了木质素和壳聚糖的共混比对膜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了膜的抗酸性能及动态过滤螯合Cu(Ⅱ)的性能。结果表明,当共混比(质量比)为1:2时,木质素壳聚糖复合膜外观平整、光滑,厚度均匀,木质素的混入使壳聚糖膜的酸性适用范围下限由pH值4降至pH值3.5;处理500mLCu(Ⅱ)溶液,木质素壳聚糖复合膜单位面积膜累积Cu(Ⅱ)螫合量是0.4741g/m^2,比壳聚糖膜提高52.39%。

  • 标签: 羟甲基化木质素 壳聚糖 复合膜 动态过滤螫合性能
  • 简介:皮革的微观结构取决于原料皮的品种质量,构形区段和皮革的制造方法,并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确定铝钛锆鞣对鞋面革微观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铝钛锆鞣面革和铬鞣革——参比革作为研究对象,用皮革可比半面研究纤维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采用的原料皮为小牛皮、牛犊皮和中牛皮,皮革的制造方法为公认的方法以加工成实验革和参比革。物理机

  • 标签: 鞋面革 纤维结构 铝钛锆鞣 性能
  • 简介:研究了新型结构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增强、助留助滤作用.结果表明,其对各种废纸浆及非木材纸浆均具有良好的增强、助留助滤效果外,不仅能与硫酸铝复配使用,更适合中性抄纸的要求.两性聚丙烯酰胺除了具有良好的增强、助留助滤效果,还具有很好的辅助施胶效果,用量为0.2%时,可使纸浆施胶度提高50%以上.

  • 标签: 两性聚丙烯酰胺 增强剂 助留助滤剂 纸浆 性能 造纸
  • 简介:采用固载化的方法,以环氧氯丙烷做为连接剂,在碱性介质中将β-环糊精接枝到木质素上,制备了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简称L-β-CD)新型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定性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β-环糊精用量、氛氧化钠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β-环糊精含量的影响,研究了L-β-CD对Cu^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β-CD的较佳合成条件为:β-环糊精与木质素的质量比为3:1,氧氧化钠(质量分数16.7%)用量25mL/g木质素,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3h,此时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中β-环糊精的含量最大,为30.88μmol/g。20℃时,L-β-CD对Cu^2+吸附容量为16.54mg/g。

  • 标签: 麦草碱木质素 Β-环糊精 木质素基β-环糊精醚 吸附 CU^2+
  • 简介:非涂层安全气囊主要依靠透气织物作为其主要的结构材料。丈章就织物性能及整理工艺对非涂层安全气囊透气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实验论证了以锦纶丝为原料织造的平纹组织的气囊织物,在一定的轧光速度、轧光线压力、轧光温度、轧光回数的加工条件下,其透气量的变化情况。

  • 标签: 安全气囊 织物性能 热轧整理 透气性
  • 简介: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APMP废液中酚类物质进行鉴别,同时对不同方式处理的OCC纸浆进行纤维性能分析和成纸物理性能检测。GC-MS分析表明,APMP废液中含有3种酚类物质———对-甲氧基-苯酚、紫丁香醇和松柏醇,并且在其与漆酶共同处理OCC纸浆过程中这些酚类物质参与反应;模型物凝胶色谱(GPC)分析表明,漆酶处理后小分子酚类物质发生了自由基缩合,产物聚合;纤维形态和表面电镜分析表明,聚合的小分子酚类物质以缩合木素的形式迁移到纤维表面,增加纤维表面木素含量,从而提高成纸强度特别是湿环压强度。

  • 标签: 漆酶 APMP废液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OCC纸浆 酚类物质
  • 简介:7月12日至14日,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标准分会在山东烟台召开标准审定会议,福建省纤维检验局参与起草的《纺织品色牢度试验潜在酚黄变性能的评估》国家标准通过审定。

  • 标签: 色牢度试验 国家标准 纺织品 审定 评估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