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石油石化行业的腐蚀问题一直存在,对于不同的材料和介质,腐蚀过程各有不同。针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延迟焦化水箱管束外壁的腐蚀问题展开讨论,从水箱结构、水质、管束材质以及操作原因等方面,分析管束外壁腐蚀的原因,提出增加阳极保护、更换管柬材质及优化操作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水箱的腐蚀问题,保证了装置的安全平稳生产。

  • 标签: 延迟焦化 水箱管束 腐蚀 阳极保护
  • 简介:介绍“THORNTON”喷射火模型及其热辐射影响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计算扩张喷射的出口速度、火焰长度、火焰面积、燃烧产生的热量、表面辐射率及热辐射通量,预测暴露在喷射火辐射通量下人的致死概率。

  • 标签: 喷射火 辐射通量 预测 致死概率
  • 简介:国内外发动机冷却液研究以长效无胺型为主,特别是从无机型缓蚀剂向有机型缓蚀剂过渡,以便进一步改善冷却液性能。采用8~9种有机型和无机型优质缓蚀剂复配,可充分发挥各缓蚀剂的优势和协同效应,开发的汽车发动机长效冷却液产品符合美国ASTMD3306-89标准。

  • 标签: 发动机 冷却液 汽车 缓蚀剂
  • 简介:分析了冷却塔经常发生布水管堵塞及轴承损坏的原因,提出了把旋转式布水器改选成固定式布水器的改造方案,着重介绍了螺旋喷嘴在冷却塔上的应用情况。并就布水器布水效果及运行情况做了说明。

  • 标签: 螺旋喷嘴 冷却塔 布水器
  • 简介:在微波辐射下,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原料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该缩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己酮与乙二醇摩尔比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微波功率300W,辐射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缩酮收率可达78.7%,表明对甲苯磺酸是一种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优良催化剂。

  • 标签: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对甲苯磺酸 无溶剂合成 微波辐射 正交试验
  • 简介:通过对分馏塔顶油气冷却器列管腐蚀穿孔形貌观察,金相分析,断口扫描电镜形貌分析及腐蚀物分析,认为分馏塔顶油气冷却器列管腐蚀穿孔原因是由外壁点腐蚀开始,然后在腐蚀坑中形成应力腐蚀裂纹,并向内壁面扩展、腐蚀直至穿透壁面发生泄漏。

  • 标签: 分馏塔顶 油气冷却器 列管腐蚀 穿孔原因 炼油
  • 简介:现有的水冷却塔循环系统在实现循环水冷却时是通过在排放大量的水蒸气来降低循环水介质的温度,不但造成水的流失,而且有时因水雾大还造成很多厂区环境问题。CRECT冷却塔蒸发水气回收装置已在多家石油化工和煤化工企业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节水效果。主要介绍CRECT冷却塔蒸发水气回收装置的回收原理、回收效率影响因素并对提高水气回收效率的措施进行研究。

  • 标签: 蒸发水气回收 回收效率 措施
  • 简介:丙二醇是1种微毒化合物,在许多欧洲国家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调配。对丙二醇(MPG)与乙二醇(MEG)这2种化合物的热传导性、冰点防护性、气穴腐蚀性、橡胶相容性及毒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证明MPG非常适用于发动机冷却液的调配。

  • 标签: 丙二醇 发动机 冷却液 基液 乙二醇 热传导性
  • 简介:近年来,林源炼油厂65t/h立式旋风炉内喷燃器冷却水盘管多次出现破裂,引起泄漏,造成前置炉炉衬SiC脱落,前置炉漏火,锅炉紧急停产等后果。旋风炉喷燃器冷却水盘管最短使用时间仅为半年,况且更换冷却水盘管还要停炉冷却,检修

  • 标签: 冷却水 喷燃器 原因及对策 立式旋风炉 盘管 高温氧化腐蚀
  • 简介:为规避汽车水泵泄漏失效,发动机对发动机冷却液与汽车水泵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水泵适应性试验考察了长城YF-2型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对汽车水泵性能、石墨-碳化硅材料水封性能的影响及其与橡胶材料的相容性,结果表明,长城YF-2型有机型发动机冷却液与汽车水泵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可较好防止汽车水泵泄漏的发生。

  • 标签: 发动机冷却液 适应性试验 汽车水泵 有机型 泄漏失效 水泵性能
  • 简介:旨在确保清洁生产的精细化工事业部DCP原料罐区冷却剂制冷项目已经全面启动,将于近期实施。精细化工事业部DCP原料罐区酒精槽原先实施喷淋水冷却。喷淋水冷却存在易堵塞、易滋生青苔的问题,也造成现场环境的脏乱,冷却效果也不理想。对此,事业部决定在DCP原料罐区酒精槽内增加盘管,以冷却剂制冷,调节酒精槽温度,这个方法既方便简单,又能实现安全、清洁生产。

  • 标签: 精细化工 DCP 冷却剂 罐区 事业 制冷
  • 简介:研究了微波辐射下用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作催化剂直接催化合成苯乙酸口一苯乙酯的反应。考察了影响酯化率的因素,确定了该反应的优化条件:当苯乙酸用量为0.05mol时,卢一苯乙醇与苯乙酸摩尔比为1.6:1,磷钨酸负载量为24.8%的催化剂用量1.2g,带水剂环己烷用量6mL,微波辐射功~.500W,反应时间8m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可达91.7%。用红外光谱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苯乙酸β-苯乙酯 二氧化硅负载磷钨酸 微波辐射 催化酯化
  • 简介:以自制的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作催化剂,水杨酸和异辛醇为原料,通过微波辐射加热合成了水杨酸异辛酯。试验得到催化合成的最优反应条件如下:水杨酸0.01mol,异辛醇0.03mol,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Fe2O3催化剂用量为41.4mg,微波辐射功率350W,微波辐射15min。在此条件下,酯化率达98.8%。

  • 标签: 微波辐射 纳米固体超强酸 水杨酸异辛酯 催化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