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以苦皮藤CelastrusangulatusMax.提取物水解产物中的1β,2β,4α,6α,8β,9α,12-七羟基-β-二沉香呋喃为起始原料,与甲磺氯(MsCl)反应后,得到一结构新颖的双呋喃二沉香呋喃甲磺酸(Ⅱ),并设计合成了8个新的双呋喃二沉香呋喃醚类衍生物2.1—2.8,其结构经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鉴定。初步的杀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2.1—2.8对粘虫Mythimnaseparata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胃毒活性,其中烯丙基醚和正丁基醚衍生物(2.5和2.6)在20mg/mL的浓度下对粘虫3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7%和50.0%。

  • 标签: β-二氢沉香呋喃 结构修饰 醚类衍生物 杀虫活性
  • 简介: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甘蓝中三膦酸铝残留的方法。通过测定甘蓝样品中乙基磷酸和亚磷酸的含量,对三膦酸铝进行定量。采用电喷雾负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定性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三膦酸铝在不同配比的腈-水溶液中均可解离为乙基磷酸和亚磷酸,且二者的质量比均为40:60;三膦酸铝的检出限(LOD)为1.3μg/kg;在10-500μg/L范围内,乙基磷酸和亚磷酸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在0.01、0.1和0.5mg/kg3个添加水平下,甘蓝中三膦酸铝的平均回收率在82%-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6.7%-9.2%(n=5)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及准确度高,可满足甘蓝中三膦酸铝残留的检测要求。

  • 标签: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甘蓝 三乙膦酸铝 乙基磷酸 亚磷酸 残留
  • 简介:测定了嘧菌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丝生长、菌核产生和菌丝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嘧菌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药剂处理浓度在1.0μg/mL时能显著抑制其菌核产量。旁路氧化酶专化抑制剂水杨肟酸(SHAM)对嘧菌的抗菌活性有显著的协同作用,协同增效系数达到3.27~14.13倍。药剂处理后48h内,嘧菌抑制菌丝生长的剂量曲线与抑制菌丝呼吸的耗速率曲线趋势相似;48h以后,单位质量菌丝耗速率上升,且高于空白对照,而菌丝的生长量并没有增加,表明菌丝体正常呼吸作用受嘧菌抑制48h后会发生耗增强的生理应急反应。水杨肟酸在嘧菌处理后1h内对菌丝呼吸没有抑制作用,但在嘧菌处理1h后对菌丝呼吸表现为抑制作用,表明油菜菌核病菌菌丝在以细胞色素为载体的呼吸链的电子传递受到嘧菌阻断后,可以诱导耗更高的旁路氧化途径。

  • 标签: 嘧菌酯 油菜菌核病菌 呼吸作用 旁路氧化
  • 简介: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丙烯酸丁(BA)的共聚物为壁材,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温度响应型吡唑醚菌微囊。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对该微囊的形貌、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表征,同时采用透析袋法探讨其释放性能,并以斑马鱼为试材测定其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吡唑醚菌微囊呈球形,平均粒径为1.04μm,包封率为78.30%,载药量为15.66%。吡唑醚菌微囊具有明显的温度响应性特征,其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为28.2℃,当环境温度高于28.2℃时能够快速释放活性成分,而低于该温度时其释放行为受到抑制。吡唑醚菌微囊对斑马鱼急性毒性的LC50(96h)值为有效成分4.48mg/L,较吡唑醚菌原药的提高了90倍以上,因此能够显著提高吡唑醚菌对水生生物的安全性。

  • 标签: 温度响应型微囊 吡唑醚菌酯 N-异丙基丙烯酰胺 丙烯酸丁酯 乳液聚合法 透析袋法
  • 简介:为考察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行为,于2016年在山西、山东、天津、安徽、云南和河南进行了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规范残留田间试验。两种作物均包括6地的最终残留量试验和1地的消解动态试验。按照现行的蔬菜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消解动态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3.2d和1.8d。最后一次施药3、5和7d后,氯氰菊在茼蒿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1.64、1.19和0.89mg/kg,在油麦菜上的残留中值分别为0.84、0.50和0.28mg/kg。结合不同试验点试验期间昼夜平均气温发现,气温对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的残留量有明显影响。施药期间较低的气温下,氯氰菊在茼蒿和油麦菜上消解缓慢,残留风险明显增大。建议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低温天气应适当延长采收间隔期,另外在开展农药残留田间试验时应重视气象条件对残留试验结果的影响。

  • 标签: 氯氰菊酯 茼蒿 油麦菜 消解 残留
  • 简介: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农”1经过数年的研究开发,于2016年在中国农业部获得吡唑醚菌原药登记证(登记证号:PD20160316)。为适应国际市场准入要求,公司已经完成了吡唑醚菌原药的全套GLP报告,如:五批次全分析、理化性质、急性六项,另加致突变两项(即AMIS和微核)等,可满足各主要市场的登记提交要求。

  • 标签: 醚菌酯 原药 吡唑 浙江 品质 登记证号
  • 简介:采用邻氨基酚为原料合成了N-基苯并嗯唑啉酮类化合物30个,其化学结构经^1HNM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虫、杀菌活性,其中化合物3b、4b、14b、19b在50mg/L浓度下对淡色库蚊Culexpipienspallens的致死率为100%,有7个化合物在1000mg/L浓度下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cennbarinus的致死率达95%以上。

  • 标签: 苯并嗯唑啉酮 合成 生物活性
  • 简介:近日,一种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奥碘由北京恒元丰科技公司研制成功。奥碘是针对作物病古对传统杀菌剂所产生的抗性而专门研制的高品质、无公害、突破性强力杀菌剂。该产品属高科技螯合碘,能迅速破坏碘病菌细胞膜,使普通杀菌剂表现出双倍效果。

  • 标签: 广谱杀菌剂 一代 研制成功 高科技 高品质
  • 简介:今年一粘虫在长江中下游、江淮和黄淮麦区发生面积小,经有效防治或兼治后各地残虫量普遍较低。近期,黄淮、华北、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陆续出现一成虫,局部始见卵,大部分地区累计诱蛾量和卵量明显低于近年同期。结合天气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预计今年二粘虫总体为中等发生,

  • 标签: 二代粘虫 预计 黄淮麦区 长江中下游 发生面积 有效防治
  • 简介:受浙江省科技厅委托,湖州市科技局于2006年1月14日组织有关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对由长兴第一化工有限公司承担的《50%莠灭净悬浮剂》和《40%·扑悬乳剂》省级火矩计划项目进行验收。

  • 标签: 悬浮剂 莠灭净 悬乳剂 浙江省 项目验收 省级
  • 简介: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研究了田间试验条件下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采用腈提取,硅胶柱净化,UPLC—MS/MS检测,外标法(ESTD)定量。在0.002~1mg/L质量浓度范围内,螨唑的仪器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9。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6.0×10^-6μg,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02mg/kg。当螨唑在柑桔和土壤中的添加水平为0.002-1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7.3%~98.4%,相对标准偏差在5.5%-8.6%之间。消解动态试验表明,螨唑的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柑桔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6—7.6d和5.3~8.6d。

  • 标签: 乙螨唑 柑桔 土壤 残留 消解动态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简介: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4项农药领域国家标准,这4项标准均将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 标签: 国家标准委 农药 国家质检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