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为建立暴马丁香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本研究以暴马丁香基因组DNA为模板,首先通过单因子试验设计筛选出各影响因子比较适宜的浓度范围,再利用正交试验,对暴马丁香ISSR-PCR反应有影响的模板DNA、dNTPs、Mg2+、TaqDNA聚合酶和引物浓度等5种因素4个水平进行了优化试验。暴马丁香的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最终确定为:在25μL的反应体系中,DNA模板是40ng,Mg2+浓度为2.0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TaqDNA聚合酶用量为1.5U,dNTPs浓度为0.2mmol/L。利用该体系从6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了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10条引物。这一体系的建立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为以后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暴马丁香的有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暴马丁香 ISSR-PCR 单因子试验 正交设计 引物筛选
  • 简介:稻米蛋白质含量是水稻(OryzasativaL.)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以珍汕97与南洋占杂交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材料,结合其建立了由190个SSR标记组成的遗传图谱,利用QTLmap-per1.6对糙米和精中的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分析,共定位到4个控制糙米含量的QTLs和2个控制精含量的QTLs。其中,控制精蛋白质含量的2个QTLs与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的2个QTLs位置一致,这2个QTL(qpc1和qpc2)在糙米和精的蛋白质含量中均解释了较大的表型变异,而且糙米和精蛋白质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14,这表明糙米和精的蛋白质含量具有相似的遗传基础。研究还发现上位性在糙米和精蛋白质含量的遗传中也起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在糙米蛋白质含量中,上位性QTLs可以解释42.2%的表型变异;在精蛋白质含量中,上位性QTLs共解释了27.8%的表型变异。本研究初步揭示了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及蛋白质含量基因的克隆提供了有益的信息。

  • 标签: 水稻 蛋白质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 简介:大麦的糖化力和蛋白质含量是影响大麦品质的重要指标,对此类性状进行QTL定位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本研究分别采用传统的单QTL扫描方法和3种贝叶LASSO方法实现此类性状的QTL精细解析。在对大麦蛋白质含量的QTL检测上,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叶方法检测到了7个QTL,其中2个与单QTL扫描方法检测的QTL吻合。在大麦糖化力的QTL检测上,传统的单QTL扫描方法共检测到了3个QTL,而3种贝叶方法除了检测到这3个QTL外,还检测发现了额外的2个连锁的QTL;表明贝叶方法在北美大麦蛋白质含量和糖化力QTL检测中可以更加有效地分离处于连锁位置或接近状态的QTL进而提高QTL的检测效力。

  • 标签: 贝叶斯LASSO QTL 多QTL定位
  • 简介:纳香(Blumeabalsamifera)作为贵州道地药材,其次生代谢产物,如类黄酮、纳香素等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葡萄糖基转移酶(UFGT)是纳香类黄酮代谢途径中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通过对纳香转录组进行测序,借助引物PCR成功克隆得到其葡萄糖基转移酶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发现,纳香UFGT基因cDNA全长1527bp,共编码508个氨基酸,所编码蛋白的分子量为56.155kD,等电点为5.30,属于疏水性蛋白,可能定位于微体中。此外,纳香UFGT蛋白的二级结构中0l螺旋占33.07%,延伸链占10.83%,无规则卷曲56.10%,与三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对于探究黔产纳香类黄酮物质的生物合成分子机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为将来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提供帮助。

  • 标签: 艾纳香 UFGT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