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正>用培养法对淋球菌和支原体进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用头孢硝噻吩法对淋球菌进行β-内酰胺酶检测,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标法测定沙眼衣原体。结果:在2900份前列腺液标本中,淋球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分离率分别为3.3%,12.8%和0.9%。淋球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12.6%,淋球菌对青霉素

  • 标签: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 慢性前列腺炎 感染分布 胶体金标法 前列腺液标本
  • 简介:目的了解血清学标志阴性急性病毒性肝炎中的戊型肝炎病毒核酸(HEVRNA)检出率和部分核苷酸序列。方法采用异硫氰酸胍一步法提取HEVRNA,然后进行逆转录套式聚合链反应(RT-nPCR)扩增。并用直接测序法对部分HEVRNA逆转录PCR产物进行孩苷酸序列测定。结果18例血清学标志阴性的急性肝炎病人血清中,HEVRNA阳性7例,为38.9%(7/18),序列测定85.7%(6/7)为典型中国株,并检出1例变异株。结论在血清学标志阴性病毒性肝炎中,还应进行RNA检测,以排除已知病毒,发现变异株。

  • 标签: 急性肝炎 血清学标志阴性 戊型肝炎病毒核酸 核酸序列分析 RNA检测 病毒核酸
  • 简介:目的观测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高压氧的影响。方法把66例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分为轻、中、重度三组,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治疗前后三组患者及对照组的NO的变化。结果高压氧治疗前不同中毒程度组患者的NO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高压氧治疗前后比较发现,高压氧治疗1次后NO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但仍明显低于对照组;而10次高压氧治疗后接近对照值。结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NO的降低参与CO造成的脑、心等脏器的病理损害过程;NO的变化可用于判断CO中毒的病理损害程度及高压氧的疗效。高压氧治疗对NO的变化有有益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CO的病理损害作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氮 高压氧 硝酸还原酶法 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