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脏功能康复情况、6 min步行试验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LVEDD、LVE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LVEF、SF-36评分、6 min步行试验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阶梯式护理,能改善其心功能和心率波动,提升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阶梯式护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者照料负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阿尔茨海默病病人主要照顾者160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组80人,常规组行神经内科常规延续护理,干预组则予以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照顾者干预前后Zarit照料者负担量表(Z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BREF)得分情况。[结果]干预1年后两组照料者负担较干预前明显减轻(P〈0.05),干预组干预后照料者ZBI评分(24.35分±2.68分)明显低于常规组(35.65分±4.28分)(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者SCL-90量表各维度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干预后干预组各维度和总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两组照顾者WHOQOL-BREF量表四个领域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增高(P〈0.05),干预组各领域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时机理论指导下的延续护理可明显减轻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照顾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

  • 标签: 时机理论 延续护理 阿尔茨海默病 照料负担 心理负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被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为我院收治,且收治时间范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内。以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组,即常规护理组(50例)与观察护理组(50例)。统计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结果:干预前,组间的各项评分不存在差异性,P<0.05;干预后,观察护理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及SF-36评分显著升高且高于常规护理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性,即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水平,该模式与常规模式比存在显著优势。

  • 标签: 保护动机理论 老年帕金森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PCI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我院应用PCI治疗的8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基于时机理论,对患者应用双心护理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CSMS 评分、CSQ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双心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双心护理 时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