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园艺疗法的慨念及其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干预的方法、效果,并对在中国脑卒中患者中开展园艺疗法表达了建议,以为延伸护理选用该干预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园艺疗法 脑卒中 心理障碍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初产妇展开产前门诊对产妇心理状态的有效调节作用。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前检查及基础健康教育,观察组针对产妇心理状态及妊娠情况实施产前门诊强化干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产前门诊满意度、情绪状态、自我效能、分娩方式选择上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产妇满意度大于观察组;观察组产妇经过门诊教育后SAS评分与SDS评分下降程度更大;观察组产妇CBSEI-C32评分、EE-16评分、OE-16评分在产前门诊后提升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强化产前门诊有利于初产妇提升对生产的认知能力,帮助其减轻对分娩的恐惧,从而自主调节心态,提升生产安全性。

  • 标签: 初产妇 产前门诊 情绪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入的急诊手术患者88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优质护理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术前、麻醉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急诊手术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优质护理组生理舒适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比对照组好,P<0.05;优质护理组术前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麻醉前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减轻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不良应激,提高其生理和心理舒适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手术患者 生理心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产妇分娩大出血后的心理干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40例分娩后出血的产妇,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法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对照组采取的措施为常规护理措施,而干预组所采取的措施为信心干预护理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心里情况,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汉密顿焦虑表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产妇的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焦虑情况。结论我院采取的心理干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减轻产妇的心理负担,促进产妇健康发展,有利于产妇的心理健康。

  • 标签: 分娩大出血 心理干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我院脑卒中后出现抑郁与焦虑的患者8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抑郁与焦虑症状的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采用心理护理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病情比护理前有了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抑郁与焦虑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和焦虑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有利于脑卒中后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明显好转,治疗效果能得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也会明显提高,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抑郁 焦虑
  • 简介:摘要时代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认知能力不断得到提升,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材料,对其进行分析,然后对比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的应用情况,并对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包括心理支持和系统脱敏以及认知疗法等,最后总结了心理护理的结果。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诊治的肝硬化患者中抽取50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签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n=25)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n=25)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就2组患者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以及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HAM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②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是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心理干预在肝硬化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并提升满意度,可借鉴。

  • 标签: 心理干预 肝硬化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理护理与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各项临床数据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高、护理满意度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予以其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护理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与施行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3月9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护理,实验组落实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子宫切除患者满意水平;切除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的配合程度;护理前后患者焦虑的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性生活障碍等子宫切除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子宫切除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切除术后住院的时间、治疗的配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的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的症状评分、抑郁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性生活障碍等子宫切除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子宫切除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不良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子宫切除患者 心理护理干预 施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拔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6月90例小儿拔牙患儿,信封方法分对照组45例和心理护理组45例,对照组予护理常规,心理护理组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比率;拔牙平均时间、拔牙配合度;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继发感染发生率。结果心理护理组满意比率43(95.56)高于对照组36(80.00),P<0.05。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相似,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心理护理组拔牙平均时间、拔牙配合度45.24±1.41min、96.52±3.61分优于对照组56.45±2.13min、82.22±3.21分,P<0.05。心理护理组继发感染发生率3(6.69)低于对照组10(22.22),P<0.05。结论小儿拔牙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睡眠质量,减少继发感染发生率。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小儿拔牙 应用价值
  • 简介:本文浅析了右江民族医学院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并指出了解决心理压力问题的方法,为研究探索高等院校贫困学生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贫困学生 心理压力 民族医学院 身心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用于初产妇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60例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将两组产程时间、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分娩情况整体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中助产士给予适当有效的心理护理能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阴道撕裂,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助产士心理护理 分娩 医疗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咽炎患者的心理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0例慢性咽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症状之间的关系,将患者的心理与中国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对比数据。结果患者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其他(睡眠、饮食)等评分均高于常模;SCL-90十项男女性皆有差异,其中相差最大的为强迫症状和焦虑,男性皆大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性病等评分和常模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患者躯体化呈正相关的是疼痛,和患者强迫症状呈正相关的是咳嗽以及咽异物感,和患者人际关系敏感呈正相关的是恶心,和患者焦虑呈正相关的是咽痒和咽异物感,和患者其他(睡眠、饮食)呈正相关的是咳嗽和咽异物感。结论慢性咽炎患者确实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咳嗽、咽部异物都可能引发患者心理障碍,且男性患者的心理障碍程度大于女性,尤其是抑郁和焦虑。因此对慢性咽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关注其心理健康。

  • 标签: 慢性咽炎 心理障碍 相关因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减轻孕妇早孕反应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100例确认早孕并出现早孕反应的妇女为研究对象,以简单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孕妇早孕反应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早孕反应程度、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积极因素较常规护理组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为早孕反应孕妇提供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不良心理状况并提高对早孕反应的能力和耐受力,护理效果明显,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妇 早孕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心理焦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30例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后,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焦虑状态,睡眠质量有所改善,均达到较满意疗效,护理满意度达100%。结论及时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护理联合认知行为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焦虑、恐慌心理,改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认知 心理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在乳腺脓肿患者伤口换药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5月-2018年3月本科接诊的乳腺脓肿病患102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随机分成A、B两组,各组均51例。所有病患都采取伤口湿性愈合原理对伤口进行处理,期间,A组实施常规护理同时辅以心理干预,B组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伤口换药疼痛的缓解情况,并对各组的SDS评分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的VAS评分为(25.97±5.18)分,明显比B组的(55.19±8.36)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04%,明显比B组的80.39%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A组的SDS评分(31.15±2.24)分、SAS评分为(30.02±1.93)分,明显比B组的(49.73±3.26)分、(48.36±3.45)分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乳腺脓肿患者进行伤口换药的过程当中,全面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同时对患者辅以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其换药时的疼痛感,消除不良心理,提高治疗配合度,促进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心理干预 伤口疼痛 乳腺脓肿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孕不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不孕不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度、强迫症状、躯体化等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不孕不育 心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胃息肉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8月12日至2017年8月13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息肉患者,将6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4例/组。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加强心理干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两组胃息肉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胃息肉患者干预后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同对照组进行比较差距较大(P<0.05)。结论对胃息肉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高,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良好的改善,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升。

  • 标签: 胃息肉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护理中心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8例肝硬化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不同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常满意25例,满意9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0%,对照组非常满意12例,满意6例,不满意16例,总满意率为52.9%,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护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护理对患者造成的印象等都大大的改善,驱散患者心理阴影,为患者心房输入阳光,帮助患者树立与病魔抗争的勇气和信心意义重大。

  • 标签: 心理干预 肝硬化 常规护理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是运用于护理领域的独特概念,它强调紧扣护理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在借鉴其它学科先进理论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更具专业特色的专门理论和独特技术与其它护理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部分,不仅是优质护理服务中人性化护理的本质体现,而且也是病人身心健康的需要。广大临床护士应该把心理护理工作贯穿于临床护理全过程。

  • 标签: 心理护理 临床护士 贯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