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切除术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6月份到2017年6月份所接收的1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病情均有所好转,对照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和4%,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4%和96%,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切除术的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该种护理方式值得被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D-Di)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变化及所得数据的临床价值。方法统计86例于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将其设为实验组,另选本院同期体检健康的正常人40例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全自动凝血仪CA-7000对其血浆D-二聚进行检测,对检测数据分析并归纳其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的D-二聚水平为1.74±0.23,对照组的D-二聚水平为0.6±0.1,实验组中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指标显著高于健康组;实验组中急性期阶段患者D-二聚指标高于实验组中恢复期阶段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更有利于对疾病诊断,同时根据所得指标可了解脑梗死病情发展阶段,对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脑梗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中筛选9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观察组患者的降低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达到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采用经皮椎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恢复效率,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脊柱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牙缺损的价值。方法选取牙缺损患者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1月20日-2016年2月30日,根据患者修复材料的不同分组,其中实验组实施玻璃纤维桩进行修复,对照组实施铸造金属桩进行修复,对比2组牙缺损患者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牙缺损患者的修复成功率、颜色匹配率、边缘适合率、修复完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其慢性根尖周炎复发率、桩核松动脱落率、桩核折断率、牙根折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缺损患者接受玻璃纤维桩的修复价值优于铸造金属桩,具有生物相容性高、抗根折力好、耐腐蚀、美观等特点,意义重大。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牙体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治疗牙牙髓疾病的过程中应用碧兰麻的麻醉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3月至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收治的50例确诊患有牙牙髓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多卡因局部口腔麻醉后进行口腔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碧兰麻通过浸润手法对患者口腔麻醉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24,96%)相对比对照组(22,88%)临床总有效率高了8%;且根据两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调查情况可知,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牙牙髓疾病的过程中应用碧兰麻对患者进行麻醉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的成效较高,且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出现率较小,患者在治疗后恢复状况明显较好,应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多加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疾病 碧兰麻 麻醉效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使用玻璃纤维桩和金属桩核进行牙缺损的修复,对比两种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存在牙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患者100例(包括患牙132颗)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根据患者使用的桩核类型分成玻璃纤维桩组(58例,共76颗)和金属桩核组(42例,共56颗),两组患者在进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玻璃纤维桩组使用玻璃纤维桩联合纳米树脂堆塑进行桩核修复,金属桩核组使用铸造金属桩核进行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玻璃纤维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出金属桩核组14.75%,P<0.05,优势明显;统计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度评分,玻璃纤维桩组明显高于金属桩核组,P<0.05。结论对存在牙缺损需要进行桩核修复的病例,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更好,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高,患者对修复后效果满意度更高,临床应用前景巨大,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金属桩核 牙体缺损 修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医护一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进行心胸手术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医护一化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4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6.67%,两者差异明显,对于两组对其的满意率相比观察组患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94.87%,82.05%,12.82%和5.1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1.53%,23.07%,38.46%和38.46%。相比之下,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医护一化模式对进行心胸手术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由于单纯常规护理并不能良好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通过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心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腺样切除术联合治疗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鼾症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腺样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术联合腺样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和手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指标评分和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鼾症应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和腺样切除术联合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感,提高了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腺样体切除术 鼾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前牙牙缺损行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来我处就诊的前牙牙缺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给予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的修复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金属桩修复。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完整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现松动情况显著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桩复合树脂修复前牙牙缺损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前牙牙体缺损 玻璃纤维桩 复合树脂 临床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外科围术期应用医护一化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胸外科接诊的手术病患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53例。A组实行医护一化快速康复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明显比B组的13.2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护一化快速康复护理对胸外科病患进行围术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应用价值 胸外科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一化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心内科患者护理的新型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共计1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一化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一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各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患者主观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一体化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成传统组和微支抗组,两组各包括32例患者,传统组按照传统正畸支抗进行治疗,微支抗组选择微型种植支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支抗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P<0.05;磨牙位移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微支抗组评分超过75分的有30例,正畸成功率为93.75%,传统组正畸成功率为81.25%(26/32),微支抗组明显高于传统组,且P<0.05。结论相比传统的正畸方法所应用的支抗,微型种植支抗具有体积小,舒适度高,提供稳定支抗力的优点,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传统正畸支抗 正畸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用于小儿扁桃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小儿扁桃手术患者85例,分为研究组(n=42)和对照组(n=43)。对照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研究组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的气管插管5min、术中以及拔管后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研究组的较高;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比对照组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扁桃手术患者进行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麻醉,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出现的不良反应极少,安全可靠,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扁桃体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唐氏筛查中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与胎儿染色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产检的35792例孕妇作为考察对象,进行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检测、无创DNA产前检测和侵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各项指标数据。结果针对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创产前DNA检测异常的26例孕妇,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6例染色异常,其中9例为21-三,5例为性染色异常(4例为性染色数目异常,1例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提示X染色微重复),2例为染色多态性。结论唐氏筛查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对胎儿染色异常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 标签: 唐氏筛查 单项血清学指标异常 无创DNA产前检测 侵入性产前诊断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芩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治疗小儿急性扁桃炎并发热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间我院接收的80例小儿急性扁桃炎并发热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洛西林治疗,观察组采用芩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咽痛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急性扁桃炎并发热患儿采用芩翘口服液联合美洛西林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芩翘口服液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并发热 美洛西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手术中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医院择期接受扁桃肥大手术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儿应用10ml生理盐水10min内泵注完,研究组的45例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1μg/kg稀释成10ml于10min内泵注完,两组患儿入室后均应用面罩8%七氟烷+高流量氧气进行麻醉诱导,维持自主呼吸气管插管,术中应用4%~5%七氟烷维持麻醉,对比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镇静满意41例,满意率为91.1%,对照组患儿镇静满意10例,满意率为22.2%,研究组镇静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的MAP、HR、BIS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拔管后5min、10min的躁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小儿扁桃手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崇。

  • 标签: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小儿 扁桃体肥大手术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骨质疏松性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4例。给予对照组保守治疗,给予研究组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的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对骨质疏松性椎骨折进行治疗,利于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安全可靠,还能使治疗效果得到提升,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脊柱微创手术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观察血浆D-二聚的变化并分析血浆D-二聚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患者例数30例(研究组),选择时间2013年7月~2017年7月,同期选择脑出血量在20ml之下的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测定血浆D-二聚。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血浆D-二聚水平。结果研究组的血浆D-二聚水平(4h1.56±0.71mg/L、6h1.97±1.23mg/L)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脑出血量在30ml之上(包括30ml)患者的血浆D-二聚水平(4h1.71±0.73mg/L、6h2.31±1.24)明显高于存在脑出血量20~30ml之间的患者,P<0.05,差异显著。结论血浆D-二聚有利于监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变化,会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出现升高迹象。

  • 标签: 血浆D-二聚体 急性脑出血 临床应用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牙髓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创伤性暴露牙髓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接受多次根管治疗。观察组接受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46%,高于对照组(84.62%,P<0.01)。观察组治疗时间为(3.01±0.25)d,低于对照组(14.62±3.38)d(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23.08%,P<0.01)。结论急性牙髓炎患者一次性根管治疗可缩短治疗过程,也可避免多次根管继发感染转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