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腔镜与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患者6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患者给予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腔镜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FT3、FT4、TSH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FT3、FT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S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完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对比,腔镜辅助治疗良性甲状腺结节性疾病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患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良性甲状腺结节 腔镜辅助 完全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新生儿甲减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68例和妊娠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孕妇72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孕妇的用药情况,分析孕妇用药对新生儿甲减的影响及两组孕妇的新生儿甲减患病率比较。评价孕期TSH的达标与否对新生儿甲减的影响。结果观察药物治疗组和非药物治疗组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情况,非药物治疗孕妇的新生儿甲减发生率(21.4%)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的孕妇(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孕妇的新生儿甲减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孕期TSH达标与未达标孕妇的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情况,未达标组孕妇新生儿甲减的发生率(23.1%)明显高于达标组(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甲减的孕妇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和孕期TSH水平的控制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甲减的发生水平。

  • 标签: 妊娠 甲状腺功能减退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新生儿甲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右归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中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通过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归丸治疗,持续给药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治疗后T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FT3、FT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归丸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应用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中,在增加治疗总有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左甲状腺素钠片 右归丸 甲状腺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在诊断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HT)和Graves病(GD)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纳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经针刺细胞学检查为甲亢型HT患者及GD患者各6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TRAb、TMAb、TGAb,对比两组TRAb、TMAb、TGAb的水平差异,并采用ROC曲线评价这些指标在甲亢型HT及GD的诊断意义。结果HT组的TRAb水平低于GD组,TMAb和TGAb水平较GD组高(P<0.05)。TRAb在鉴别HT和GD的ROC曲线中,曲线下面积为0.995,切点时13.02IU·L-1诊断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83.0%,TMAb和TGAb在鉴别HT和GD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1和0.899。结论TRAb、TMAb、TGAb对鉴别诊断甲亢型HT及GD中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能在临床中疾病的治疗及疗效判断提供较高的参考指标,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甲亢型桥本甲状腺炎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自身抗体 ROC
  • 简介:目的:探讨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2(IL-2)及白介素-2受体(IL-2R)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关系。方法:将86例HT患者分为初诊、复诊2组,并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夹心法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的IL-2及IL-2R,并采用微粒子酶免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TPoAb浓度水平,观察IL-2及IL-2R与TPoAb的关系。结果:IL-2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与正常对照组中的含量分别为(25.01±3.31)ng/L、(23.17±5.89)ng/L和(24.05±3.92)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2R在初诊HT组、复诊HT组和正常组水平分别为(1125.94±743.87)ng/L、(722.93±640.06)ng/L和(293.48±113.35)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复诊HT组的TPoAb含量为(169.75±44.36)IU/L,高于正常组的(8.30±1.70)IU/L,低于初诊HT组的(460.96±299.05)IU/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T患者外周血中的IL-2R含量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r=0.696,P〈0.01)。结论:HT患者外周血IL-2R含量升高,且与TPoAb水平呈正相关,检测IL-2R含量有助于观测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

  • 标签: 桥本甲状腺炎 自身免疫疾病 白介素-2 白介素-2受体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分化型甲状腺癌采取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术的治疗成效。方法本次的68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甲状腺全切术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而而住院时间两组无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24%,组间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术和次全切手术进行治疗,各具优点和缺点,临床在治疗上必须严格依照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适当、合理选择,确保其具有较高价值意义,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全切术 甲状腺次全切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癌症病患行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15年7月到2016年6月接受治疗的60例甲状腺癌症病患,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比甲状腺全切术和近全切术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治疗总有效率93.3%(28/30)与参照组的90.0%(27/30)基本无差异(c?=0.22,P>0.05),但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10.0%(3/30)明显低于参照组50.0%(15/30)(c?=12.40,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症病患行甲状腺全切术与近全切术治疗效果基本上一致,但是近全切术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比较低,可以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癌症 甲状腺全切术 近全切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癌的临床病理分类、诊断及治疗。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中,乳头状腺癌26例,滤泡状腺癌7例,髓样癌4例,未分化癌2例,淋巴肉瘤1例,其中显效24例,有效1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对原发性甲状腺癌患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早期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提高原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腺瘤 病理分类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儿童与青少年甲状腺癌较为少见,其病理表现、预后和成年甲状腺癌患者相比,侵袭性更强,更易发生远处转移及局部淋巴结转移。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主要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现时多数分期较晚,主要通过手术方式治疗,且预后相对良好。本文结合现阶段研究进展,对儿童、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治疗现状及预后展开综述。

  • 标签: 甲状腺癌 儿童 青少年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接受腔镜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采用腔镜术后一般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一般护理基础之上采取腔镜术后综合护理服务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腔镜甲状腺癌手术病例干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出现2例次,发生率4.26%;对照组并发症出现8例次,发生率17.02%,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腔镜术后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观察组则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甲状腺癌接受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施以术后综合护理服务,能够显著降低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可能性,提高其对腔镜术后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具有现实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腔镜 甲状腺癌 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58例,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n=29),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饮食、用药指导及术后出血等综合护理,观察并对比2组的出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术后出血发生率27.59%,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后出血发生率10.34%;观察组术后出血发生率13.79%,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后出血发生率3.4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及术后出血再次手术后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及术后出血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甲状腺 术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90例甲状腺手术病例,以暴露喉返神经方法分组对照组45例,于甲状腺下动脉下方解剖暴露喉返神经;治疗组45例,以寻找Zuckerkandl结节为主要途径暴露喉返神经。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喉返神经的损伤、甲状旁腺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情况。结果治疗组45例均临床治愈,术后并发暂时声嘶1例。2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2例(26.66)术后2d内血钙水平较术前一过性降低。对照组45例有6例(13.33%)损伤喉返神经,结论甲状腺手术技巧的一系列改进,尤其是对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识别和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甲状旁腺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94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检验诊断良性49例,恶性33例,可疑恶性2例,涂层不满意10例。通过手术病理结果和随访结果判断诊断准确率为95.24%,计算得细针穿刺诊断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94.3%。结论对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能够准确的分析患者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检验准确率高,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均为女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不同病情,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用药护理,甲亢危象预防及护理,健康教育。结果本组64例治疗的效果,优30例,良28例,差6例,总优良率为90.65%。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和用药护理,就可以提高治愈率。

  • 标签: 甲亢 女性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病情观察 并发症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良性疾病的病理确诊情况予以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理检查结果。结果40例患者中2例经病理确诊为甲状腺癌,38例经病理诊断确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包括单纯性甲状腺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几种类型。40例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切除+局部淋巴结清扫术、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腺叶切除+峡部切除、甲状腺局部切除等。结论病理检查是非常重要的甲状腺良性疾病确诊手段。

  • 标签: 甲状腺良性疾病 病理确诊 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韦格内肉芽(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itis,MPA)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典型病例.结果:WG和MPA可侵犯多个脏器,其中肺、肾最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咳嗽、咯血、血尿.X线表现以肺部多发性结节或片状影常见.病理学检查为确诊的金标准,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ANCA)试验可协助诊断.结论:综合患者临床特征、病理学和免疫学检查结果,有助于尽早确定WG和MPA的诊断.

  • 标签: 韦格内肉芽肿 显微镜 多血管炎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观察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的妊娠亚临床甲减患者共186例为亚临床组,其中140例采用药物治疗,46例未采用药物治疗,并纳入妊娠期甲减患者共52例为甲减组,纳入同期的分娩正常的孕妇共84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试者的妊娠结局的围产儿情况。结果三组受试者的年龄、胎次、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体重、妊娠期糖尿病、TPOAb和TgAb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甲减组的体重高于其余两组(P<0.05),亚临床组的临床低于其余两组(P<0.05),甲减组和亚临床组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TPOAb和TgAb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的早产、Apgar评分和出生低体重人数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无明显的影响,甲状腺替代治疗对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未见明显的影响。

  • 标签: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激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康复与姑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6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V3.0中文版)进行入院评分,入组的患者行康复与姑息治疗,住院2周后或出院再次评估,再次采用EORTCQLQ---C30V3.0中文版评分,对相关结果分析总结。结果患者经康复与姑息治后,情绪功能、社会功能、恶心呕吐、疼痛、失眠、腹泻、便秘及总体健康状况均得到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与姑息治疗对于恶性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标签: 恶性肿瘤 康复与姑息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30例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10例(33.3%)位于十二指肠,空场和回肠肿瘤各8例(26.7%),空回肠交界处4例(13.3%)。病理类型以腺癌、恶性间质瘤、恶性淋巴瘤为主。术前确诊26例(86.7%)。结论早期合理选择内镜、全消化道钡剂造影、腹部CT、胶囊肠镜和电子小肠镜等检查能进一步提高确诊率。对一些反复腹痛、腹部包块,以及不明原因黑粪的患者要高度警惕小肠恶性肿瘤的存在。

  • 标签: 原发性 小肠恶性肿瘤 临床治疗分析
  • 简介:目的:评估灰阶超声造影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观察61例患者的62个乳腺病灶,评估其病灶内部的灌注特征。结果:62个病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病灶共32个,良性病灶30个。与良性病灶相比,恶性病灶较容易出现灌注缺损和灌注不均(P值分别为0.002、0.010)。病灶内部出现灌注缺损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1.9%(25/32),特异度为66.7%(20/30),准确率为69.4%(43/62);灌注不均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78.1%(25/32)、53.3%(16/30)和66.1%(41/62)。结论:超声造影是诊断和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 标签: 乳腺病变 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