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10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共92颗患牙。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次性根管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多次根管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率为19.5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成功率为89.13%(4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远期疗效好,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低,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隐裂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 多次根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急性氧化碳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高压氧对急性氧化碳中毒患者进行治疗护理,对治疗护理的效果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本次护理过程结束后,60例患者中,治愈5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98.33%。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氧化碳中毒,可以提高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治愈率,减少或减轻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同时在整个高压氧治疗过程中做好每个环节的护理,是氧化碳中毒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窗引流加挂线术次性根治肛周脓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40例肛周脓肿患者,均给予开窗引流加挂线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240例患者中,治愈为232例,次应治愈率为96.67%;好转为8例,经进行二次手术后均得到治愈。次性治愈患者的首次换药疼痛评分、术后24h疼痛评分、凹陷缺陷度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二次治愈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窗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可有效降低换药及术后疼痛,改善肛门缺陷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愈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步推广。

  • 标签: 肛周脓肿 开窗引流加挂线术 一次性治愈 二次治愈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术后同创腔多处负压引流采用全面护理模式的效果与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实施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的患者74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37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引流护理模式,实验组给予全面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及引流不良事件情况。结果实验组引流时长、住院时长、引流量及拆线时长均低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咽瘘、活动性出血、乳糜漏及引流管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头颈部恶性肿瘤同创腔多处负压引流中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患者临床恢复效果较好,各项引流不良事件发生比例较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 标签: 头颈恶性肿瘤 同一创腔多处负压引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对小儿静脉输液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静脉输液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心理护理,比较其护理效果以及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Wang-Baker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另外,两组患儿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静脉输液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次穿刺成功率,从而减少对患儿的伤害,并且还能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信任,使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较高,可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 静脉输液 一次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次性根管充填运用到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内的成效。方法抽选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来我口腔门诊部医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98例,同时分成两组,试验组49例施以次性根充加以治疗,对照组49例施以传统的根治方式加以治疗,并比较调研两组通过治疗过后的治疗成效、疼痛状况等。结果比较指出了,试验组通过治疗过后的治疗成效、疼痛症状状况都好于对照组同时P<0.05。结论次性根充运用到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内具备尤其明显的成效,值得全方位推行及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充 急性牙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胎妊娠B超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的护理体会。方法给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受孕的1例单卵双胎合并单胎妊娠患者实施选择性减胎术,介绍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结果该患者次减胎成功,术后无感染及流产,足月分娩。结论发生多胎妊娠时早期选择性减胎是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充分合理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单卵双胎 多胎妊娠 选择性减胎术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根管次性根管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90例感染根管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二次根管治疗,观察组则予以次根管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远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咀嚼功能以及C反应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次根管治疗感染根管的疗效确切,可缩短疼痛持续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更好控制炎症和改善咀嚼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感染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 短期疗效
  • 简介:临床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学科,其涵盖内容多,发展迅速。该文结合实践经验从实施双语教学的形式、怎样编写教材、如何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等方面,对用双语教学模式讲授此课程提出些建议。

  • 标签: 血液学 检验 双语教学 血液学检验 临床血液学 医学检验专业
  • 简介:目的:研究遗传性凝血因子Ⅶ(FⅦ)缺陷家系基因与表型的特点.方法:个遗传性FⅦ缺乏家系19名成员的FⅦ及其他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和用PCR及DNA序列检测FⅦ基因缺陷,初步探讨遗传性FⅦ缺乏的血液凝固变化.结果:在这家系中,FⅦ缺乏伴FⅫ:C下降或FX:C增高的,在临床上无明显出血现象;FⅦ缺乏症与其基因10827核苷酸C→T突变有关.结论:遗传性FⅦ缺乏发生临床出血除与FⅦ:C水平有关外,还可能与FⅫ:C和FX:C变化引起的凝血和纤溶活性改变有关.

  • 标签: 先天性因子Ⅶ缺乏 血液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估医护体化模式在心胸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进行心胸手术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39)。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医护体化模式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43%,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66.67%,两者差异明显,对于两组对其的满意率相比观察组患者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94.87%,82.05%,12.82%和5.1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和无效率分别为61.53%,23.07%,38.46%和38.46%。相比之下,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医护体化模式对进行心胸手术患者病情的缓解和康复有明显效果,由于单纯常规护理并不能良好的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所以通过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医患之间沟通交流和关系,值得进步研究发展。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模式 心胸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口腔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次性根管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根管急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临床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一次性根管治疗 多次根管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外科围术期应用医护体化快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胸外科接诊的手术病患10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分成A、B两组,每组53例。A组实行医护体化快速康复护理,B组实行常规护理。综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作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明显比B组的13.21%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医护体化快速康复护理对胸外科病患进行围术期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应用价值 胸外科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常规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近远期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口腔科收治的急性牙髓炎患者200例,患牙200颗,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随机原则分为次性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00例,患牙各100颗。次性组给予次性根管治疗术,常规组给予常规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疼痛情况,治疗后1年患者满意度,及治疗后2周和1年两组的近、远期治疗效果。结果次性组与常规组术后疼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次性组的满意度得分为(89.12±15.21)分,常规组为(71.68±13.57)分,次性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2周,次性组患者近期显效率为87.0%,常规组为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远期成功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有效方法,次性根管治疗和常规根管治疗均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但次性根管治疗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提高了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 常规根管治疗术 急性牙髓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氧化氮测定在慢性咳嗽临床治疗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70例患有慢性咳嗽的患者进行研究,对以上患者分别进行FeNO测定和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对比以上患者的氧化氮值以及FEV1水平,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氧化氮值明显高于嗜酸粒细胞支气管炎以及其他类型的患者,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氮更能有效的反映患者气道炎症的水平,且该检测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操作,当FeNO水平超过40ppb时,对诊断CVA有较高的特异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咳嗽 呼出气一氧化氮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化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效果评价,研究心内科患者护理的新型模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瓣膜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共计118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实施体化护理模式,而对照组患者则按照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生存质量评分及主观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体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心血管内科各类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及患者主观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一体化护理模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例下肢静脉溃疡应用湿性愈合结合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方法患者男性,60岁。主因“右下肢肿胀伴反复溃疡形成2年余”,于2016年6月12日至伤口门诊就诊。患者右下肢红肿,中、下段3处皮肤溃疡,面积分别为5cm×7cm、2cm×4cm、5cm×3cm,足背部1处破溃,面积1.5cm×1.5cm。右下肢静脉彩超示右侧股总静脉中度反流,右侧腘静脉轻度反流,右侧下肢动脉管壁钙化。病理诊断瘀滞性溃疡,未见肿瘤性增生。就诊当日,经患者同意后,应用湿性愈合理论结合高压氧为其治疗伤口。结果第2个疗程结束后病人自述右下肢沉重感明显减轻,皮肤色素变浅,溃疡面清创后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再生,于2016年9月18日溃疡全部愈合,4个月后回访未复发。结论湿性愈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后安全有效,改善组织的微循环,皮肤色素沉着变浅,提高了创面的愈合,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护士工作量。

  • 标签: 下肢静脉溃疡 湿性愈合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多卡因、安定宫颈注射治疗第产程宫颈水肿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5月15日至2017年5月20日我院112例宫颈水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56例,未经特殊处理)、实验组(56例,应用利多卡因、安定宫颈注射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第产程活跃期、疗效及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第产程活跃期(139.24±62.61)min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P<0.05;用药2h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5.35%)相比常规组(25.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利多卡因、安定宫颈注射治疗第产程宫颈水肿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活跃期时间,减少剖宫产。

  • 标签: 利多卡因 安定 宫颈注射 宫颈水肿 第一产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