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各种肝脏疾患所致重型肝炎,起病急、发展快、病死率高。在常规内科护肝、促肝细胞再生治疗效果不理想。我院传染病室在常规护肝基础上采用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16例,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肝功能、PrA、ET的变化情况,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重型肝炎 治疗前后 护肝 人工肝支持系统 肝细胞再生 肝脏疾患
  • 简介:  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应用于临床治疗重型肝炎已有报道[1],可明显降低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病例的选择和治疗时机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及患者预后与转归,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就16例重型肝炎患者采用ALSS治疗的情况,浅析ALSS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临床应用 应用分析 支持系统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liversupportsystem,ALSS)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安全性及最佳疗法.方法应用日本plasauto~IQ血浆分离机及Drakewillock1000Ⅱ型透析机,对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402例重型肝炎进行734次ALSS治疗,其中血浆置换(plasmaexchange,PE)170次,血浆置换+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399次,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lysisandfiltration,HDF)+HP165次.观察3种治疗方法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肾功能、离子等变化,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经3种方法ALSS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TBiL、PTA,NH3明显改善(P<0.01),治愈好转率(早中期合计):3种方法分别为70.7%;80.6%;40.9%.不良反应发生率23.2%(169/734).结论ALSS治疗重型肝炎能明显改善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肝功能,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尤其早、中期患者疗效显著优于晚期患者,对于重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本文比较3种ALSS方法,以PE+HP疗效较佳.

  • 标签: 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滤过
  • 简介:目的研究使用LISSPLT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9月~2004年8月使用LISSPLT通过闭合复位,经皮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近端干骺端粉碎性骨折10例,观察术后软组织恢复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经过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骨折复位、对线良好,全部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无皮肤坏死、后期复位丢失、内固定松动或失效的并发症.结论LISS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恢复和骨折愈合快的优点,值得在有条件的单位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近端 干骺端 骨折 粉碎性 LISS系统 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改良双钢板法与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11月间应用改良双钢板法(48例)及LISS(36例)治疗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4例(SchatzkerⅤ型24例,SchatzkerⅥ型60例),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关节功能、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胫骨平台内翻角(TPA)及后倾角(PA)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获得平均16.2个月(12~23个月)随访。改良双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43min,术中失血量320mL,9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5.1周(11~23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6.8周(12~25周),术后1年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63~98分,平均87.4分。LISS治疗组平均手术时间127min,术中失血量290mL,6例发生并发症,X线愈合时间平均为13.8周(9~17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4.1周(11~18周)。术后1年膝关节HSS评分65~97分,平均89.6分。两组间上述内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即刻、3个月及1年的TPA和PA度数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大部分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单侧LISS固定可以起到与改良双钢板相似的治疗效果,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仍需要加用内侧辅助钢板固定。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钢板 骨折固定术 力线
  • 简介:目的:对椎板钩和椎弓根钉系统治疗特发性胸椎侧凸后侧矫正和融合术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脊柱椎弓根钉系统在外科治疗脊柱侧凸中是否安全,是否可以矫正出更好的曲线,是否要求更短的融合。方法:对5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病人用椎弓根钉和椎板钩治疗后,分析他们的矫正曲线,融合长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25例病人采用椎板钩的系统手术,称椎板钩组;25例病人采用两种术式,上胸段椎板钩下胸段和腰段椎弓根钉联合术式或者完全用椎弓根钉系统手术,称椎弓根钉组。结果:在随后的(1~8年)曲线校正中椎弓根钉组达到50.1%(P=0.001),明显好于椎板钩组的41.1%。依据Perdriolle标准,两组对脊椎尖端的旋转都矫正甚微,椎板钩矫正了42.0%,椎弓根钉矫正了55.6%。对矢状面畸形的矫正两个组没有区别。融合长度椎弓根钉组较椎板钩组平均少0.6个锥体。结论:椎弓根钉组在矫正侧弯的角度等方面明显好于椎板钩组。

  • 标签: 椎板钩 椎弓根钉系统 治疗 特发性脊柱侧凸 侧矫正 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