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傣医拖擦疗法治疗拢梅兰申(骨关节炎)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拢梅兰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关节腔内透明质酸治疗,观察组给予拖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改善情况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改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拢梅兰申效果可靠,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无副作用。

  • 标签: 傣医 拖擦疗法 拢梅兰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疑似冠心病的患者100例,在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基础上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为冠心病患者,对照组患者40例为非冠心病患者,且在结合冠脉病变支数等情况的基础上把观察组分成多个亚组,两组患者都进行了临床专业诊断,对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指标进行检测,研究该指标和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过临床专业检测和对比观察可知,在两组探讨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上,对照组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在冠脉病变支数不断增多的同时,相应的MPV水平和RDW水平也不断提升。结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冠心病 冠脉病变 Gensini 评分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抑郁症临床护理中时间护理理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专科门诊收治入院12O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60例)和时间护理组(60例)。传统护理组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时间护理组根据时间护理理论,在每天l6O0~17O0或l900~2000进行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护理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时间护理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具体评价优于传统护理组。结论时间护理理论对提升抑郁症治疗效果、减少治疗时间、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接受药物治疗、控制复发等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时间护理理论 抑郁症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拒绝上学是由于情绪障碍等原因,因为抑郁和焦虑引发的上学障碍,一般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现象为回避上学等行为。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拒绝上学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拒绝上学严重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扰乱家庭或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同时对青年和成年时期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也有深远的影响。多种因素可能影响拒绝上学行为的相关因素和发病机制。情绪安全感理论的解释范围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探讨在父母冲突与儿童内化问题以及外化问题之间的中介作用。在不同时段收集父母冲突、认知评估、情绪安全感以及使用问题的数据,以便考察父母冲突对其他变量的纵向影响,根据情绪安全感理论,从心理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探讨青少年拒绝上学的成因。

  • 标签: 拒绝上学,父母冲突,情绪安全感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马斯洛理论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来我科就诊的心绞痛患者,根据疼痛的特点,利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制定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患者的疼痛相应的减轻,91%的患者认为可以承受疼痛,76%的患者感觉疼痛较来院前有所缓解或消除,99%的患者表示对护理工作满意。结论科学、合理的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马斯洛 基本需要层次理论 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Orem自理理论运用在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冠脉搭桥术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Orem自理理论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将Orem自理理论运用在冠脉搭桥患者术后护理中,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增强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 标签: Orem自理理论 冠脉搭桥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卫生行政执法是国家管理卫生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卫生行政执法工作,执法力度不强,手段不完善、目标不够明确,效果不佳的问题持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时有发生,其行为严重阻碍了卫生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成为卫生行政执法部门特别是基层部门执法工作中最主要的问题。要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仅靠行政命令约束已远远不够,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执行卫生行政执法,已成为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科学完善的卫生行政执法法律体系是确保卫生行政执法公平有效的制度基础,但鉴于我国独特的文化及社会环境,不仅需要科学完善的卫生行政执法法律体系,还需要深刻了解当今社会卫生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由此探究其本质,根据其本质辅以必要的对策措施,构建出适合我国的卫生行政执法理想模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强化卫生行政执法,彻底解决当今卫生行政执法过程中的乱象,促进我国卫生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为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提供切实保障。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卫生行政执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等方法界定卫生行政执法的基本概念、卫生行政执法的主体、行为、原则和功能;整理了目前我国卫生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包括卫生相关法律、卫生行政法规、卫生行政规章和地方性卫生法规、规章)与国际卫生条约、法律解释;综述了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的卫生行政执法模式;归纳总结出当前我国卫生行政执法模式;借鉴国外卫生行政执法的先进理念和国内部分地区比较成功的案例,结合自己的思维,针对性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措施,构建出适合我国的卫生行政执法理想模式。

  • 标签: 卫生行政执法 体系 模式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临床上下肢静脉溃疡(VLU)又被称之为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为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本病患病率约为0.5%~1%。溃疡难以根治,极易复发,以致患者工作与生活质量同步降低1。湿性愈合理论与传统换药方法在本质上存在区别,湿性愈合具有保湿、吸湿及保温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促进伤口自溶性清创,也可以直接或间接促进伤口肉芽组织生长以及上皮化的形成,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存进伤口愈合进程、降低就医成本,所以运用湿性愈合理论对下肢静脉溃疡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管理,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应用到骨科伤口护理中。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间的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观察组给予湿性愈合治疗护理,实施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疼痛缓解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愈率、疼痛缓解率明显提高,平均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将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应用到骨科伤口护理中,能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缓解疼痛,缩短愈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伤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使患者积极乐观的接受透析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将希望理论融入到中年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给患者提供应对心理压力的策略,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所有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掌握中年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积极的开导、疏通,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希望理论 中年维持性透析患者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中职医药类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基础薄弱,往往产生压学心理和逃课行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这类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因材施教,建立激励机制,克服学生自卑情绪,重视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一个优越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学有所成。

  • 标签: 中职 医药理论 厌学心理 厌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行为改变理论对牙周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病患者中选取100例展开分析,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行为改变理论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并随访调查两组1年复发率。结果两组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治疗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00%,比对照组82.00%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4.00%,比对照组22.00%明显更低(P<0.05)。结论行为改变理论用于牙周病患者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可促进护理满意率提高,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改变理论 牙周病 自我护理能力 满意度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和间歇性血液透析(IHD)两种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本院治疗的39例疗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IHD治疗,观察组给予CRRT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BUN、HR、Scr下降程度大(P<0.05)。治疗后对照组存活率为68.42%(13/19),观察组存活率为85%(1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肾脏替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连续性护理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影响,分析手术室连续性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接受连续性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SAS和SDS评分无差异,出院后3个月SAS、SDS评分研究组(44.58±4.38)、(045.94±3.83)显著低于对照组(47.18±2.82)、(47.44±3.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心理健康评分(75.4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65.78±1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连续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手术室 连续性护理 子宫切除术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危重症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3例,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HR、CO、CVP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HR、CO、CV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能改善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水平,同时此期间加强护理措施的落实,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危重症 连续性血液净化 血流动力学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护理中,对于患者不良心理的应激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9月份-2016年9月份期间于我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发作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细致组和常规组,各组4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细致组则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致化护理,对比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护理之后,两组患者SAS的评分与HAMD的评分都有所改善,细致组患者改善情况比常规组好,P<0.05。结论将细致化护理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具有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细致化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发作 不良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随机选取120例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数字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咽充血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够有效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发热 热毒宁注射液 利巴韦林注射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均得到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配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的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病征,疗效显著,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 重症急性胰腺炎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连续性护理对脑梗塞患者依从性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280例脑梗塞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实验组选择连续性护理,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结论针对脑梗塞病人选择连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成效,增强生活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依从性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精神专科医院,因病人的特殊性,对护理质量的需求更高。开展护理志愿服务活动,既体现了人文关怀,丰富了优质护理的内涵,也有利于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在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精神专科医院 护理 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