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与神经质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总体幸福感虽然与精神质因子存在负相关,但相关并不显著。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内外向和神经质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最为密切,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子宫平滑肌瘤的主要临床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妊晚期合并子宫平滑肌瘤行剖宫产术中肌瘤剔除术病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随机选择同期50例非妊娠单纯子宫平滑肌瘤患者手术标本进行对照研究。结果58例妊娠期子宫肌瘤37例(63.8%)发生多种变性及坏变,50例非妊娠期肌瘤中仅3例(6%)发生变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例妊娠期肌瘤的存在核分裂及核异型明显高于非妊娠期肌瘤(0例)。妊娠期肌瘤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强阳性率表达明显高于非妊娠期(P<0.05)。结论妊娠期子宫平滑肌瘤以育龄妇女为主,肌瘤易发生变性及核分裂活跃,妊娠平滑肌瘤生长与孕激素、雌激素水平升高有密切关系。

  • 标签: 妊娠 子宫平滑肌瘤 临床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临床与病理学特征。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9月—2017年12月期间30例患者,上述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上述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上述患者的瘤体均较大,直径在4~10cm之间,并存在完整包膜,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肿瘤和周围组织粘连的情况。囊性和实性相间,大部分患者为弥漫强阳性,并且定位表现存在特异性,仅仅有5例患者为细胞膜阳性。对上述患者均实施18月的随访,患者均存活。结论对于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应仔细的检查,其诊断主要依赖于组织形态学以及免疫组化标记等检查,临床还需继续大量研究。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 临床特征 病理学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超声检查可用于妇科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能详细观察肿瘤的形状、位置、大小、边缘、边界和内部结构等声像图特点,通过肿瘤血流动力学分析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可早期发现和诊断恶性肿瘤。超声可直观宫腔内部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彩超能详细了解子宫和卵巢血管及其形态和分布,实现超声和病理联合诊断,扩大了超声诊断范围,提高了超声诊断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妇科肿瘤 超声检查 声像图特征 鉴别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特征,分析其发病机制。方法采取多维度心理测试检查量表分别评估34例健康对照组与我院2013~2014年收治的34例单侧额前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伤后2个月的神经认知功能。结果伤患组2个月各项神经认知评分与整体认知水平均落后于健康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患组血清胆碱酯酶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胆碱酯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伤患组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治疗方法等与患者伤后2个月的整体认知功能情况具有密切联系,其中受教育程度与认知功能状态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影响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主要有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递质Ach。

  • 标签: 额叶底部脑挫裂 认知功能障碍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特征,并探讨护理干预在此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在我院妇科接受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根据心理状态评估结果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精神状态、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为9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使患者积极的面对治疗,促进其生理机能的恢复。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心理特征分析 护理干预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评价。方法选取自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的5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作常规检查的小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不同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结果研究组的平和质压力评分(50.65±16.50分)、气虚质压力评分(67.90±19.35分)、阳虚质压力评分(64.35±17.50分)、阴虚质压力评分(67.70±18.25分)、痰湿质压力评分(65.35±19.35分)、湿热质压力评分(65.25±19.75分)、瘀血质压力评分(66.25±18.05分)、气郁质压力评分(70.15±20.65分)、特禀质压力评分(63.35±17.9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11.4995,13.5123,14.5250,14.5050,14.3692,12.8137,14.4615,12.9354,14.3553,P<0.05)。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类型与心理压力特征表现为正相关性,且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体质不同,均与心理压力存有明显正相关性。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体质类型 心理压力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更年期抑郁妇女血清BDNF水平与其心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更年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评分均≥17分,通过对患者的进行社会生活、心理疏导等护理治疗,以一个月为治疗周期,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和患者的血清BDNF水平。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为17.3分,小于治疗前的34.78分;血清含量平均BDNF水平为503.41,小于治疗前的的563.7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年期抑郁妇女血清BDNF水平与其抑郁程度成反比,会严重影响更年期抑郁患者的心理特征

  • 标签: 更年期 血清BDNF 心理特征 抑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市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特征,从而为临床中建立流感防控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我市2013—2017年经哨点医院收集的1632例流感样病例资料,研究其流行特征。结果(1)1632例患者,其中1368例(83.82%)为冬春两季发病;(2)1632例患者,其中0~9岁组523例(38.32%),10~24岁组346例(21.20%),25~34岁组484例(29.66%),提示儿童及青壮年属于高发人群;(3)采集5488份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发现886份(16.14%)检测结果为阳性,其中252例(28.44%)乙型流感、293例(33.07%)甲型H3N1流感、305例(34.42%)甲型H1N1流感、36例(4.06%)混合型。结论冬春两季是我市流感的高发季节,儿童及青壮年是主要防控对象,有关部门应提高流感监测力度,严格观察变异流感病毒的特征,以便合理指导本地区流感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ndifferenciatedconnectivetissuedisease,UCTD)相关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s,ILD)临床特征。方法收集西京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诊断为合并间质性肺病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表现、自身抗体血清学、高分辨胸部CT等特征。结果总共纳入68例患者,平均年龄56.6±14.2岁,男24例,女44例,发热、咳嗽、咳痰、气短常见,肺外症状以关节痛、晨僵、口干最多见,自身抗体中抗核抗体、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最多见,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网格状影、斑点影以及胸膜增厚和积液。结论合并ILD的未分化结缔组织病并不少见,以老年患者多见,除了肺部症状,还可出现关节痛等肺外症状,自身抗体可见抗核抗体等阳性,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有助于UCT-ILD的鉴别诊断,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未分化 间质性肺病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1~12月我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结果1~12月共收治329例患者,使用约束保护62例、占住院患者18.84%;首次住院约束45例、占约束总数72.58%;入院当天约束25例、占约束总数40.32%;入院前七天约束49例、占约束总数的79.03%;7d后约束13例、占约束总数20.96%。约束持续时段平均5.19h,日间约束平均2.75h,夜间约束平均10.41h,夜间约束大于10h8例、占12.90%。约束方式均为床上肢体功能位约束,约束工具均为约束带,约束原因伤人、毁物29例,行为紊乱19例,治疗不合作8例,消极5例,意识障碍1例。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身体的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中100例患儿,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以及在常规护理中综合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病情发展情况以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研究组患儿的病情发展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统计分析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效果,并缩短患儿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X线和CT检查,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CT征象。结果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发生于8~13岁的儿童,以发热并咳嗽、黏痰、胸痛及肺部阳性体征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显示肺炎链球菌肺炎多发生于右下叶,以肺纹理及肺野的病变为主,后期会吸收炎症渗出液,直至恢复正常;CT征象以支气管充气相、支气管壁增厚和肺气肿为主,所有患儿均会出现淋巴结结影,而多数患儿会出现胸腔积液。结论临床上应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X线检查及CT检查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儿进行明确的诊断。

  • 标签: 小儿肺炎链球菌肺炎 临床表现 影像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率和行为学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更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628例MSM调查对象,HIV阳性率为7.1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83%。最近6个月,82.8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1次肛交性行安全套使用率为88.8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76%;近1年中,93.95%的MSM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或同伴教育服务。结论MSM的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建议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安全套推广以及规范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特征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方法应用BDphoenixTM100进行细菌鉴定与药敏检测,应用Whonet5.6软件和SPSS19.0软件对细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6月—2016年5月本院共收集金葡菌141株,其中社区感染株占67.4%,医院感染株占32.6%。金葡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为98.6%,MRSA检出率56.0%,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60.0%,对高水平莫匹罗星耐药率1.4%,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四环素、利福平、复方新诺明耐药率<30%,对夫西地酸、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替考拉宁耐药率为0。医院感染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利福平耐药率高于社区感染株(P<0.05)。结论本院金葡菌MRAS检出率较高,医院感染与社区感染株耐药性存在差异,加强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及手卫生意识,避免MRSA播散。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多重耐药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拔管情况记录单及非计划性拔管登记表观察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与拔管的情况,并收集整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例观察患者置管285次,非计划性拔管14次,其中12次尿管、胃管等低危导管;自行拔管11次,其中其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较高,约束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因此应加强细节的管理及重点患者的预防,从多方面控制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 标签: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为了解黑龙江省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发病水平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流腮防治策略、加速控制流腮流行提供科学依据,对黑龙江省2004年~2009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04年~2009年黑龙江省共报告流腮病例3005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3.14/10万。黑龙江省流腮全年均有发病,但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在4~7月和11月~次年1月。12月和6月是发病最多的月,13个地市都有流腮病例发生,全省流腮病例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下人群,2岁以下儿童流腮发病较少,10~组发病最多。在保持高水平腮腺炎疫苗常规免疫的同时,提高腮腺炎疫苗覆盖率和有效接种率,另外要进一步加强流腮疫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及时处理疫情,防止流腮疫情的爆发,从而达到控制流腮流行的目标。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6例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资料,分析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对比直肠普通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黏液腺癌患者在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等方面存在差异,且生存率明显低于普通腺癌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黏液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低龄、肿瘤直径大、TNM分期高为主,预后较差。

  • 标签: 直肠癌 黏液腺癌 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百色市田东县思林镇一起流行性腮腺炎爆发流行特征,为本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特点提供预防和控制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该次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情况、疫情包括病例、时间、性别、住宿及年龄分布等特征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取隔离观察、治疗,预防接种,并加强易感人员监控、强化病情监测等措施,密切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及预防控制效果。结果此次流行性腮腺炎的基本情况主要为在校小学生,总发病率为36.75%,男性发病率为48.94%,女性为51.06%,性别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发病分布为7~8岁发病率最高44.68%,其次为3~6岁为31.91%,最低为两岁以下及11~15岁年龄段,分别为4.26%、8.51%,年龄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校属于半封闭式管理模式,人群密集、居住及学习环境空气流动低、卫生状况差及大多农村儿童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不全等因素,导致流行性腮腺炎易暴发流行。作为乡村免疫防疫工作者,须做好疾病的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加强疫情报告制度,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易感者,以减少该病的流行。

  • 标签: 腮腺炎 爆发流行 疫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