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柳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HTLV-Ⅰ/Ⅱ)的感染状况。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方法随机筛查柳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血清标本。初检反应性标本进行双孔复试,双孔复试确认为有反应性标本再送国家卫生部临检中心进行确证。结果ELISA法共检测53507份无偿献血者样本,初筛有反应性样本47份,初筛阳性率0.09%,确证阳性1人份,确证阳性率为0.002%。结论柳州地区属于HTLV-Ⅰ/Ⅱ感染的非流行区或低发区,对无偿献血者进行HTLV常规筛查不可行,为确保受血者和血液安全,有效阻止HTLV-Ⅰ/Ⅱ通过血液传播,可使用存放14d以上的血液成分或去白细胞的血液成分。

  • 标签: 人类嗜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 柳州地区 无偿献血
  • 简介:摘要目地了解高原地区胆囊穿孔的临床及诊治特点。结合11例病例分析急性胆囊穿孔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论早期诊断及手术是治疗该病重要手段。

  • 标签: 高原地区 胆囊穿孔 早期诊断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产后出血19例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2%,出血原因中宫缩乏力12例,占63.2%;胎盘因素4例,占21.0%;软产道裂伤2例,占10.5%;凝血功能障碍1例,占5.3%。结论减少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预防和及时治疗宫缩乏力和胎盘滞留。

  • 标签: 产后出血 分析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在对南充地区继续医学教育现状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应尽量均衡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多为基层特别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学习机会等建议。同时,医疗卫生机构应做到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机会均等,特别是中级和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鼓励外出培训、进修。

  • 标签: 南充地区 继续医学教育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太原地区人群天然牙色度的变化规律,为临床修复体比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Crystaleye比色仪对太原地区居民300人的天然牙采集资料,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L×a×b×色度系统进行色度值测定、分析。结果太原地区人群上中切牙与上侧切牙的平均色差为3.18,上侧切牙与上尖牙的平均色差为3.48,上中切牙与上尖牙平均色差为6.66,下中切牙与下侧切牙的平均色差为2.28,下侧切牙与下尖牙的平均色差为4.56,下中切牙与下尖牙平均色差为6.59。中切牙、侧切牙与尖牙的明度依次降低,颜色依次更红更黄。结论在制作太原地区人群前牙的修复体时,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分别选择不同的颜色,相互之间维持一定的色差后,能达到更为逼真的效果。

  • 标签: Crystaleye比色仪 色差 天然牙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柳州地区进行孕前优生检查妇女的血清TORCH抗体检测水平,为当地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1520例进行免费孕前优生的妇女的血清进行TORCH抗体定量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柳州地区TORCH-IgG阳性率以CMV-IgG(98.03%)最高,Tox-IgG(4.41%)最低;TORCH-IgM阳性率分别为TOX-IgM(0.53%),CMV-IgM(0.92%)。结论柳州地区TORCH-IgM阳性率处于较低水平,其感染或与年龄无关,但仍应加强对TORCH感染的监测与预防。

  • 标签: 柳州 孕前 TORCH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地区肝病与饮酒习惯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本地区某单位受检患者120名,并分成病例组和对照组,以此来分析本地区肝病与饮酒习惯之间的联系。结果通过对两组受检者对比分析得知,很少饮酒对照组90人,占75%,病例组43人,占35.83%,每天饮酒者对照组50人,占41.66,病例组60人,占50%。3~4次/周对照组103人,占85.83;病例组57人,占47.5%。经对比,三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与饮酒年限,饮酒次数及总酒精摄入量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摄入量越大,导致肝病的发生率则越高,因此,应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肝病 饮酒习惯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德阳地区丙型肝炎患者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情况,分析丙肝病毒基因型与HCV病毒载量的相关性,为丙型肝炎患者个体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德阳地区471例检测HCV-RNA水平>1.0×104IU/ml的丙肝患者同时进行HCV基因型检测。结果471例丙肝患者共检出7种基因型,1b型检出率较高占92.36%(435/471)、2a型占0.85%(4/471)、3a型占0.64%(3/471)、3b型占3.39%(16/471)、6a型占2.34%(11/471)、2a/3a占0.21%(1/471)、2a/3b占0.21%(1/471);1b型患者血清HCV-RNA病毒载量高于非1b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阳地区丙肝患者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且1b型患者血清HCV-RNA病毒载量高于非1b型。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型 HCV-RNA
  • 简介:摘要贫困地区经济、文化滞后,人口素质差异性大,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千差万别,针对病人不同文化层次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有效具体的指导,提出运用语言、非语言性沟通技巧,进行个性化的沟通与交流,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掌握并灵活运用知识灌输技巧,采用大众化、口语化语言,在疾病不同时期选用不同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讲解与集体讲解相结合,定时讲解与随时讲解相结合,遵循教育计划反复实施,以获得最佳的健康教育效果。

  • 标签: 贫困地区健康教育原因对策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苏北地区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现状入手,对于养老机构和养老照护服务提供中的不足之处,探讨养老机构的养老服务内容和质量,为相关部门应对当前养老的各种现实情况、推动机构养老服务下一步发展提供建议。

  • 标签: 机构养老 老龄人口 供给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紧急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找出影响因素,有效制定策略,提高应急能力。方法通过收集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存档收集的紧急急救反应数据,包括响铃时间、受理开始时间、受理结束时间、派车时间、收到指令时间、驶向现场时间、到达现场时间以及事件发生月份、季节、产生的急救公里数、所属分站地区、驾驶员在岗年份等资料。结果2018年全年某地区医疗急救中心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为13.65±8.21分钟,与该地区院前急救“十三五规划”急救反应时间指标平均到达12分钟有一定差距,影响因素包括了2分钟出车时间、所属分站区域位置、季节性气候因素、驾驶员职业倦怠感等。结论急救反应时间关乎患者生命安全,针对影响急救反应时间的因素,必须制定有效策略,提高人员职业认同感、使命感,强化业务能力,从而提高急救质量。

  • 标签: 院前急救 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地区小儿烧伤特点,进行合理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323例小儿烧伤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小儿烧伤占我院同期烧伤患者的38.5%,治愈289例(89.5%),好转29例(9.0%),死亡5例(1.5%)。治疗体会(1)早期及时补液及补液的质和量是保证休克期平稳渡过的关键,(2)合理的创面处理及合理的抗生素应用可减少创面感染和促进浅度烧伤创面愈合,(3)防止休克及烧伤脓毒血症的发生是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4)加强安全教育与防范,降低小儿烧伤发生率。

  • 标签: 高原地区 小儿烧伤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低纬度地区胎儿体重与难产剖宫产的关系,提出该地区的胎儿体重控制建议标准,力促剖宫产率的降低;方法对低纬度地区梅县2001年至2010年十年期间出生胎儿的体重和分娩方式进行登记,然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2001年至2010年各年的剖宫产率呈上升趋势,随着胎儿体重的增加,难产率和剖宫产率明显升高,2.70~2.79㎏组与2.80~2.89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5,p<0.05;X2=27.95,p<0.05);结论难产率和剖宫产率的降低,应重视胎儿体重的控制,低纬度地区的胎儿体重以不超过3.00㎏为宜。

  • 标签: 低纬度地区 胎儿体重 剖宫产 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35例;对照组选择阿托他汀治疗,观察组选择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4%)优于对照组(85.7%);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上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选择瑞舒伐他汀治疗,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目的该研究旨在评价干预措施对医院营养食堂食堂环节采样方面的效果,确保为患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饮食。方法随机抽取不同等级的36医院营养食堂,采用现场试验研究方法。结果通过行政干预后干预组医院营养食堂食具环节大肠菌群检测提高了18.39%。结论通过对比干预前后36医院营养食堂,发现干预措施使上海市医院营养食堂食堂环节采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项举措是有效的,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医院营养食堂 食堂卫生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建立家庭医生工作室后家庭医生签约情况变化,为进一步做好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长宁区家庭医生工作站系统中签约管理、工作指标管理等内容,分别统计分析2016年及2017年有关数据。结果2016至2017年2个居委平均数据1612户,3771人;签约1014户,家庭签约率62.90%;签约2365人,居民签约率62.72%;有效签约1901人,有效签约率80.38%;2017年与2016年相比,年度稳定签约率、转诊到位率、预约门诊率、预约门诊量百分比、履约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家庭医生工作室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以及家庭医生、家庭医生助手及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将会使更多的居民受益。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情况 家庭医生工作室 有效签约率 家庭医生首诊率 家庭医生定点就诊率 预约门诊率 履约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学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检测25903例孕中期(15周-20+6周)孕妇血清中的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游离雌三醇(uE3)水平,结合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孕妇经遗传咨询,知情同意,自愿选择行产前诊断,于孕18-24周左右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培养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并追踪随访。结果25903例孕妇中,唐氏综合症筛查高分险574例,占筛查总数的2.2%,18-三体综合征44例,占筛查总数的0.16%,神经管缺陷80例,占筛查总数的0.3%。产前诊断确诊唐氏综合征4例,18-三体综合征3例,其他染色体异常17例。结论孕中期应用母血清三联生化指标进行产前筛查降低出生缺陷率是有效的,同时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可提高产前筛查效果。

  • 标签: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发展远程心电图(RemoteECG)诊断是医疗改革后基层医院发展趋势。方法选择与本院远程心电科合作共30基层医院所传输数据,包括常规心电图(routineECG)、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968例ECG以及6105例HOLTER共9073例中(包括合并诊断)正常831例;发生心律失常中,房性早搏7204例、室性早搏4821例;房性心动过速1232例;室性心动过速286例;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362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74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91例;房性逸搏82例;室性逸搏112例;室性逸搏心律60例;交界性逸搏与交界性逸搏心律92例;窦性停搏67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1例;预激综合征381例;Brugada综合症13例;心肌梗塞193例,心脏起搏器图谱15例;ST-T改变6481例。结论RECG异常心电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大,适合广西医疗改革发展趋势。

  • 标签: 远程心电图 广西农村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创伤患儿各项临床指标对创伤救治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儿童重症监护病房48例重症创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苏州地区儿童重症创伤的临床特征,按照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各种并发症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苏州地区儿童严重创伤,男女比例为11,其中以3岁以下儿童多见,占47.92%,学龄前儿童占33.33%,学龄期儿童占18.75%。致伤因素中,车祸占首位(56.25%),次之为高处坠落(18.75%)、摔伤(8.33%)、气管异物(6.25%)、硬物砸伤(2.08%)、自缢伤(4.16%)、烫伤(2.08%)、电击伤(2.08%)。两组pH、血钾、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细胞、血糖、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死亡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颅高压、肾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感染及心跳骤停的发生率要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ARDS、休克、电解质紊乱、高血糖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CU严重创伤儿童死亡原因中MODS占首位,ARDS次之。结论对严重创伤患儿进行pH、血钾、血乳酸、纤维蛋白原指标的观察,可判断病情并采取有利措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 标签: 创伤 儿童 严重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在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小学生健康与成长的影响问题不可忽视。本文根据对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的现状调查,初步探讨了互联网对小学生正面、负面的双重影响,并提出了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负面影响的措施和建议。

  • 标签: 互联网 小学生健康 影响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