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6例胃癌手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组各43例,均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配合,观察组采用手术护理路径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躯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护理路径在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配合中的应用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 标签: 手术护理路径表 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 手术配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用药效果。 方法:分析对象主要以2022年7月-2023年 8月102例三阴性乳腺癌病人为主,分析应用不同注射方案的临床疗效。依托随机分组法将三阴性乳腺癌病人均分两组,比对组51例病人应用荣比星,实践组51例病人应用联药注射(柔比+紫杉醇),探讨比对组与实践组102例病人健康恢复状况、肿瘤直径、不良表现(血小板下降、白细胞下降、消化道反应)、用药效果;结果:51例比对组应用荣比星的病人健康恢复状况、用药效果,不及51例实践组应用联药注射的病人,而肿瘤直径以及不良表现高于51例实践组应用联药注射的病人(P<0.05)。结论: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病人,柔比星联合紫杉醇能够改善健康恢复状况、用药效果,提高肿瘤自身缩小面积,抑制不良表现,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 标签: 表柔比星 紫杉醇 三阴性乳腺癌 临床效果
  • 简介:浙江省第二届获奖卫生电影电视片和发行放(播)映先进单位评比活动已结束。有41部卫生科教、专题、新闻和广告片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鼓励奖,17个单位获得发行、放

  • 标签: 广告片 评比活动 卫生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球粘连病变严重程度使用不同眼重建术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住院的睑球粘连患者12例15只眼,根据病变程度分为4度,在切除睑球粘连瘢痕组织的基础上,应用自体结膜、自体口唇黏膜、羊膜组织进行结膜囊重建。观察眼表面重建效果、视力、眼球运动、移植物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1年,15只眼完全成功10眼(66.67%),部分成功3眼(20%),失败2眼(13.33%),视力提高8例(53.33%)。结论根据睑球粘连病变严重程度使用不同眼重建术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睑球粘连 眼表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人检查项目预约时间一览》在住院患者检查中的应用。方法病人需做的检查由陪检员预约好后将检查项目、预约时间及注意事项制作成表格,用A4纸张打印后由责任护士发给病人或家属。结果病人能及时做检查,提高了满意度。结论《病人检查项目预约时间一览》的应用能使病人及时准确进行检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全面提高护理质量,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预约表 优质护理
  • 简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了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每年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而操作简单、易用的分析软件将会给工作带来很大方便。该监测网从2010年开始使用食源性致病菌报告系统,将过去纯手工录入转变为网络计算机登记,最终数据以Excel格式导出。

  • 标签: EXCEL数据透视表 食源性致病菌报告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utar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在预防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0例患者按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干预组应用深静脉血栓评估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结果干预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深静脉血栓评估能有效预测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从而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Autar量表 深静脉血栓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瘘穿刺计划在自体动静脉内瘘绳梯穿刺法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绳梯法进行穿刺,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穿刺计划指导护士进行绳梯法穿刺。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应用穿刺计划进行穿刺后,观察组血管瘤、血管狭窄、血栓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内瘘穿刺计划表 血液透析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绳梯穿刺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噻吗洛尔治疗婴幼儿浅型皮肤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患浅型皮肤血管瘤的婴幼儿共51处血管瘤按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噻吗洛尔+90Sr敷贴和单纯90Sr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血管瘤疗效。结果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患儿血管瘤的痊愈率及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吗洛尔溶液+90Sr敷贴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疗效较单纯90Sr敷贴治疗好。

  • 标签: 噻吗洛尔 婴幼儿 表浅型血管瘤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头皮针 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上臂浅静脉PI CC置管中的应用。 方法 对2 016年1月-2019年7月我科对23 例消瘦、 上臂 浅静脉患者运用头皮针结合改良塞丁 格技术 进行PICC置管。结果 23例患者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22例,二次穿刺成功1例,其中2例置管过程中超声发现导管异位 颈内静脉,调 整后进入上腔静脉。结论 头皮针 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可以提高上臂 浅表静脉PI CC置管成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柔比星联合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20例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 10例)和治疗组( 10例)。对照组采用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柔比星联合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情况、住院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0%,高于对照组的 50.0%;出现不良反应 4例,少于对照组的 9例; 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柔比星联合 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大幅度改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缩短住院治疗时间,使治疗总有效率水平提高。

  • 标签: 晚期 结直肠癌 表柔比星 5-氟尿嘧啶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制工作在内分泌护理人员实际护理工作过程中的应用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0名内分泌护理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护理人员需要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临床护理,观察组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预制工作的形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结果两组护理人员在经过护理完成后均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分泌护理人员实际的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通过使用预制工作的形式能够较好的实施临床护理工作,并能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制工作表 内分泌护理人员 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自制健康宣教可帮助和引导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对年轻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有督促监督及指导的作用;另外还可为医疗及护理纠纷提供法律依据。方法神经外科健康教育宣教的内容分四个阶段,即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出院宣教,出院随访。四个阶段后面有宣教时间栏;患者或家属签名栏;宣教护士签名栏。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规范健康宣教内容,健康上签名必须是患者或家属,宣教时先评估病人要求,护士根据病人病情及需求进行针对性宣教。责任组长一周进行考评一次,护士长每月考核一次,考核结果纳入质量控制。结论建立此后,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同时得到护士及患者对此的认可。

  • 标签: 健康宣教表 神经外科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应用护理计划方法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实施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及护理组,每组 60例病例,其中参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方法,护理组实施护理计划方法,比较两组的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及血栓部位情况。结果:护理组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参照组( P< 0.05);护理组的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实施护理计划方法,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降低了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护理计划表 术后下肢静脉血栓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49耳)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置管术的疗效。结果治愈31耳(63.2%),好转12耳(24.4%),无效6耳(12.2%),总有效率为87.8%。结论门诊鼓膜置管术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置管 门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预制工作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内分泌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我院56例内分泌科的护理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将112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工作,研究组的护士则通过预制工作进行工作。结果通过考核后,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操作技术以及服务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内分泌科的1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82.00%),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制工作在内分泌护理人员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制工作表 内分泌 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014年期间收治的37例(45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在0.5%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作回归性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很好地配合表面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无患者更换麻醉方式,在术后3~24月的随访过程中,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的视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眼压由术前(31.5±4.3)mmHg恢复至(13.1±5.2)mmHg,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结论于爱尔凯因表面麻醉下行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小梁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评分失分问题,发现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并分析制定相应对策提升护理品质。方法:在本科室第一病区随机抽取40位住院患者(其中排除人格变化患者、急性期患者、脑器质性疾病病变患者、成瘾性治疗患者,为验证患者能独立自主打分,在打分前分别给予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测试排除认知功能缺陷患者评分在27分以上给予调查住院满意度)性别不限,第二病区对照组抽取40位住院患者性别不限,对科室在职责任护士进行打分,借鉴品管手法,分析存在问题,进行讨论针对问题提出对策,提升3个月后二次打分进行对比。结果:其中发现问题组编号1组和2组比较P=0.48﹥0.05表示无显著差别不存在联系可以进行各自自我提升,改善后第1组与第3组进行对比显示P=0﹤0.05,产生差别。第3组与第4组P=0﹤0.05产生差别,对照组第2组与第4组P=0.19﹥0.05,产生差别不大,所有组别对比效果后证明第一病区第3组经过有效品质提升优质服务后效果大于改善前和一般护理行为。结论:经过品质管理后优质服务护理水平得以提升显性的和隐性的质量得以改进。

  • 标签: 满意度调查表 品管手法 精神科护理 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