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基于低温治疗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接诊的26例重型颅脑损伤,对其实施低温治疗,并总结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护理措施,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9例患者预后良好,11例患者不同程度残疾,4例患者植物生存,2例患者死亡。结论临床在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时,对其实施低温治疗并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重度窒息的新生儿的治疗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低温组,分析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心率、呼吸及收缩压变化情况,治疗后患儿肝、肾、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临床转归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呼吸及收缩压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均低于治疗前,且低温组心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均优于治疗前,且对照组优于低温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UN、Cr、PT及TT均优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BUN、Cr、PT及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自主吮奶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温组NBNA测评得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密监护下采用低温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及预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适合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身亚低温 新生儿 窒息 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6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低温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且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方法治疗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其整体效果显著,且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亚低温 老年重型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三市创建无烟医院前后医生的吸烟相关行为变化评价医院控烟效果,为进一步制定并实施控烟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2012年均从三市4所二、三级医院按性别和年龄分层随机抽取医生,由专业人员指导自行填写统一问卷.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创建无烟医院后,2012年比2008年吸烟基本知识知晓率提高(82.07%和74.60%),总吸烟率下降(15.63%和24.34%),尤其是40岁以下医生吸烟率下降,戒烟率升高(12.87%和7.57%).帮助患者控烟意识增强.但为患者制定控烟计划、使用控烟药物方面欠缺.结论无烟医院创建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的认识,降低医务人员自身吸烟率以及促进其主动对患者进行控烟干预.

  • 标签: 无烟医院 医生 控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治疗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2006年9月~2007年6月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48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低温治疗的护理观察,结合颅脑损伤病人的特点,参照低温在重症脑外伤病人中的应用,采用不同于治疗脑外伤的冬眠药物,通过对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低温治疗,对环境要求、降温护理、神经系统、呼吸、循环系统的观察护理结果进行临床资料搜集、论证,并与非低温治疗护理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低温治疗护理组病人的致残率、死亡率明显降低,生存率明显优于非低温治疗护理组(P<0.05)。结论低温技术对于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研究低温技术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明显的社会价值。

  • 标签: 亚低温 颅脑损伤 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2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4例新生儿,对观察组新生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状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黄疸发生率、便秘发生率以及产后1周黄疸指数和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便转黄时间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黄疸、便秘的发生率,改善黄疸指数,缩短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以及首次排便转黄时间,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黄疸发生情况 早期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以及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甲减)患者的血脂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诊治的30例甲减及30例临床甲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30例甲减患者作为甲减组,30例临床甲减患者纳入临床甲减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脂指标,总结患者血脂变化。结果甲减组患者的CHO、TG、LDL-C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组患者的HDL-C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甲减患者的CHO、LDL-C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甲减患者的TG、HDL-C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减及临床甲减患者血脂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血脂 促甲状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部厘米结节的CT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近2年共3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年龄(62.7±25.4)岁,男性22人,女性16人。对比结节的CT影像学征象与病理诊断。结果38例患者中,共发现43个厘米结节,其中25个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为典型腺瘤样增生、微浸润性腺癌、鳞状细胞癌、类癌;良性结节18个,主要为炎性肉芽肿、结核、纤维组织结节、硬化性血管瘤。我们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发现CT敏感度为36%,特异度94.4%,漏诊率为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依靠CT影像学诊断结节性质有很高误诊率,对于年轻无症状者,应动态观察,对影像学下恶性可能性高的结节,因积极取得病理标本明确诊断。

  • 标签: 肺部亚厘米结节 CT影像学 诊断价值
  • 简介:摘 要:高血压为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疾病,致病原因与饮食、遗传、环境等相关,可导致头晕头痛等临床症状,并可合并多种心脑血管疾病[1]。临床治疗高血压多采用降压类西药综合治疗,患者服药周期较长,且不良反应多发[2]。蒙医是我国民族医药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四部医典》等蒙医典籍中将高血压纳入黑脉病范畴,阿迪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并结合蒙医相关理论,对高血压患者行蒙医辩证分型论治,并取得良好效果,其临床经验值得深入总结分析。

  • 标签: 蒙医 高血压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过敏体质病人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加强病人药物过敏的护理干预是门诊病人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问题。我院自行设计的“特殊药物使用同意”规范了护士的告知行为,也使病人明白签字,减少了不当操作发生的用药伤害,对门诊护理安全作用明显。

  • 标签: 特殊药物使用同意书 签字 门诊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安全隐患告知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效果。方法将118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59名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安全隐患告知的护理方式。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出现医患纠纷的几率为16.9%,而观察组仅为3.3%。在满意度方面,对照组的家属满意度为86.4%,而观察组的家属满意度为96.6%。P均小于0.05表示组间差距具备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安全隐患告知这种护理方式,能够极大地减少医患纠纷出现的几率,并且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安全隐患告知书 神经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品说明修改对西药药品使用及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的对自2012年7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西药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这60例患者均是在药品说明修改后进行服药的,根据患者药品说明修改前后,其临床使用其管理的变化情况。结果药品说明修改是在符合患者临床治疗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由于修改过后的西药说明在不良反应、禁忌症、临床药理、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标注率不高,存在模棱两可的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管理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结论药品说明修改,需要充分的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以及个体针对性临床应用疗效,在不良反应、禁忌症、临床药理、药代动力学等各个方面标注清晰,才能有效的规范药品使用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修改 西药药品使用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中药注射剂说明科学性、内容是否完整,并总结说明在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方面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0份中药注射剂说明(艾迪针、鸦胆子油乳针、舒血宁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灯盏花素、血必净针、注射用炎琥宁)进行分析,统计说明书中各项目内容完整性,并评估其对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结果10份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中,药理作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5个栏目不完整性问题突出,其完整度分别为30%、50%、40%、20%、20%。另外,功能主治栏以西医理论描述者占30%。结论中药注射剂说明不完整性是影响其质量的主要问题,且对于临床合理用药指导作用不足,尤其是注意事项、药物间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用药栏目,内容欠缺长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也是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原因。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 合理用药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约束护理告知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66例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签字的病例,总结护理体会,并与未采用告知的96例病例对照分析。结果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后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率为5.72%与对照组(15.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约束护理告知书后满意度得分89.53±6.81分与对照组(77.80±4.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束护理告知在脑外科约束护理中的应用,显著降低了病人发生意外情况的概率,并提高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约束护理告知书 脑外科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