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在数学仪器发展良好、工程地质学取得很大成就条件下,今天很难重新评估具体确定自然构造斜坡变形和稳定程度的可能性。其原因是:确定破坏源时的稳定性理论、监控一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的不完善。作者认为,滑坡移动机理的多因素和未能充分研究是各种计算方法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讲到滑坡现象模拟的数学或其他方法时,可以论述的仅是理论基础和现实假说的最大近似法。

  • 标签: 数学模拟 滑动 计算方法 测量仪器 工程地质学 稳定性理论
  • 简介:提出了坡积-滑坡土、残积-坡积和人类经济活动填土强度指数易变性调查结果。给出了根据实验方法制定出的,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不充分条件下对危险斜坡和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建议。提出了土体位移风险评价方法,以便论证选择防止滑坡工程设施的工程保护设计方案。

  • 标签: 土体位移 滑坡 风险 危险 边坡稳定性评价 塌方
  • 简介:我们通过监测位于亚平宁地区的一个粘土斜坡内正孔隙水压力来分析降水如何影响沿土体剖面的孔隙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斜坡稳定性。监测数据在监测滑坡活动的第一个季节(2001年8月-2002年6月)获得。研究地点位于一个复杂滑坡后缘,该处斜坡即将发生浅层滑坡,斜坡变形特征非常明显。孔隙水压力数据的初步分析显示,过去11个月其变化呈现稳定的趋势。在寒冷潮湿的季节里,饱和通常延伸到接近地表(小于1m)。孔隙水压力测量显示,任何条件下,整个斜坡内存存明显的垂直向下水流,但其在很大程度上受顺坡水流控制。与降雨对应,浅层地表(1—3m)存在压力脉冲,与低渗透性土体相比,其滞后过程很短,并且水流有瞬时水流的特征。斜坡在观察期问破坏,孔隙水压力的瞬时反应说明其为孔隙水压力型滑坡。地下水流存在优势路径,这种现象可以解释在同样深度内一些传感器的异常反应。

  • 标签: 监测 孔隙水压力 粘土斜坡 滑坡 亚平宁山区
  • 简介:斜坡作用,特别是滑坡,是危险变形作用最突出的现象之一。传统上采用动态大地测量调查边坡作用。此外,一些地球物理方法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的发展前景,采用这些方法可以调查岩体内不同性质物理场的特点。本文集中探讨两种调查方法——地震声波法和倾斜测量法,其物理原理自然与研究岩石应力一变形状态相关。这两种方法在文献中的论述相对较少,这是促使本文报道的其他动机。

  • 标签: 地球物理监测 动态大地测量 地球物理方法 变形作用 发展前景 状态相关
  • 简介: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和南海西部石油公司於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了"—琼盆地异常高压高温天然气完井测试技术研讨会"。会议就—琼盆地崖21—1—3井异常高压高温天然气井的完井测试问题进行了认真深入地方案讨论并提出了实施意见。会议上由四川石油管理局介绍了四川龙4井等几口高压高温气井的测试情

  • 标签: 完井测试 四川石油管理局 石油公司 油气井测试 四川龙 海洋石油
  • 简介:深层气藏通常存在试气周期长、试气产量及压力难于稳定、井底积液过多导致气井停喷等问题。通过对深层多相气井的临界携液气量,以及气井试气曲线等方面分析研究,确定了深层气藏试气的合理工作制度,为今后的深层气井试气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深层气藏 试气制度 产能
  • 简介:坪气田储层裂缝发育,渗流机理复杂,非均质性强,在开发过程中地层产水,影响气田开发效果和采收率.在水性分析、水气比与出水来源的对应关系基础上,结合结合坪气田产能变化和产水规律等动态资料,建立了利用生产动态资料识别气井产水水源的模式,并附以产气剖面水源识别方法,提高了水源判定的准确度.

  • 标签: 基岩裂缝气藏 水源类型 识别方法 预防措施
  • 简介:针对孤油田注水开发期出现的产量降低、地层压力上升、层间矛盾突出、管外串槽、地层出砂等复杂情况,试验、应用了一套较成熟的测试工艺,包括注水井分层测试、注入剖面、井间监测、配套工艺等,提出了目前测试技术方面需要解决的难题和发展方向,为进一步完善注水井测试技术提供依据.

  • 标签: 注水井 测试技术 地层压力 吸水剖面 注聚剖面
  • 简介:高山区多年冻土及其退化对泥石流的演变非常重要。根据遥感数据判读选择研究区域,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和泥石流之问存在着相互关系。本研究评估了该区域的泥石流对人类和地下设施存在的潜在危害。调查区域包括HoheTauern国家公园的Carinthian区。此外,本研究可为进一步长期监测高度敏感的生态系统的泥石流提供数据资料。

  • 标签: 国家公园 泥石流 高山区 奥地利 冻土带 实例
  • 简介:本文论述了利用直接推断法在Agropoli和Sapri(意大利)之间的Cilento地区的海岸斜坡和陡崖进行滑坡灾害填图。这段海岸沿线(大约118公里长)主要由中生代碳酸盐岩和中新世厚砂页岩夹层构成;也有第四纪海相砂岩连同海滩砂露头。由于海浪的破坏,导致几个滑坡(主要是岩崩和滑坡)都影响海岸。分析了大约154个斜坡和陡崖的地貌、地质及结构特征,并且监测和测量了影响岩块的若干参数。这些参数涉及研究区地形、地质、地质力学、环境和波动特征。为了实施直接推断法,采用了Hudson提出的岩石工程系统(RES)以及几种修正的方法。本研究的主要步骤是:(1)选择与滑坡灾害相关的参数;(2)分析参数之间二元耦合;(3)加权耦合的权重;(4)评价赋给不同等级的参数值:(5)最后,计算不稳定指数(I.I.)。提供了测定参数数据库。利用耦合矩阵,将输出结果链接到地理信息系统中。本研究包含以下几个要素:地质和地貌要素、有关滑坡的历史数据及研究斜坡和陡崖的I.I.的图像和数值。如果新的塌方发生或被近岸工程建筑建成,则I.I.值将被自动升级。I.I.值分为低、中、和高三个等级滑坡灾害。碳酸盐岩和厚砂页岩夹层两者都可以用相关I.I值区分,说明滑坡脆弱性的差异。事实上,除了大型崩塌外,高速且小的岩崩比中等速度的可能会造成更多的人员伤亡。大的滑坡灾害影响大约41%的碳酸盐陡崖和53%的砂质-泥炭厚砂页岩夹层边坡。

  • 标签: 沿岸滑坡 浪蚀 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意大利南部
  • 简介:原油流动性差使得L16油田难以取得合格的地下含气原油样品,无法直接掌握地层原油的高压物性,流体性质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统计分析40个国内主要稠油油藏脱气原油黏度和气油比,回归出二者之间的对数关系式。根据L16-3井脱气原油黏度计算L16油田地层原油的气油比为8.67m3/m3。结合室内原油复配实验,进一步得出地层含气原油的饱和压力约为3.77MPa,黏度约为10299mPa·s。发现气顶的L16油田原油饱和压力远小于地层压力(11.4MPa),存在与经典油层物理理论相悖的现象。通过对国内外同类油藏的深度调研比对,结合L16油田的自身特点,认为L16油田在长期的油水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极有可能形成具有封隔作用的沥青壳,从而将油藏形成的气顶与原油隔离开来,使得天然气难以回溶至地层原油内。表现为虽存在气顶,但原油的饱和压力却远低于地层压力,最终合理地解释了油藏流体存在的不确定性和矛盾。

  • 标签: 气顶 超稠油 气油比 饱和压力 沥青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