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从汉画中的水旱画像看我国汉代的祈雨风俗·崔华牛耕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作物的丰歉与雨水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自原始社会有了种植农业之后,勤劳朴实的历代先民们先后创造出了诸多与水旱灾害有关的雨水神话。而这些神话不仅有许多文字记载,而且在汉代画像...

  • 标签: 祈雨风俗 汉画像石 河伯 雷神 女娲 河南南阳
  • 简介:2003年10月焦作市文物工作队发现一座西晋墓(2003JHM1),清理出武士俑、牛车、角兽、马、灶、井、多子橘、俑等文物23件(套)。根据墓葬形制与随葬品判断此墓时代为西晋中期。

  • 标签: 西晋中期墓 山阳故城 角兽
  • 简介:三星堆遗址祭祀坑青铜树出土之时,器物严重变形、扭曲和破损,修复工作面临极大困难.本文就一号青铜树的修复过程作了详细介绍.

  • 标签: 神树 粘接 焊接 加固 环氧树脂
  • 简介:学界对于《天地八阳咒经》的关注大多集中于数量众多的敦煌本和回鹘本上,而对于该经在西夏境内的传播却讨论不多。英藏黑水城文献有不少汉文佛经残片,其中有几件该经的残片有诸多相似之处,可以拼接。此外,通过比较西夏本八阳经与敦煌本、中原本的内容,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西夏境内八阳经的来源,这对进一步研究西夏的佛教或许有所帮助。

  • 标签: 英藏黑水城文献 八阳经 西夏 拼接
  • 简介:"树崇拜"是世界各地早期人类一项重要的信仰习俗,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广泛的影响.三星堆出土的三千年前的青铜树和四川等地出土的东汉前后的大量青铜钱树,是"树崇拜"的珍贵遗物.它们不仅造型优美、内涵丰富,而且有其内在的联系.研究两者的特征、异同及其演变情况,有助于揭示古代先民的思想观念发展变化及其所反映的历史问题.

  • 标签: 神树 钱树 树崇拜
  • 简介:S.5639《蚕延愿文》是以“蚕农称意”为祈愿目的斋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文中列出的10位蚕进行考察,从中探究敦煌佛教信仰民俗化的发生模式,即敦煌佛教信仰的民俗化是以佛教思维方法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 标签: 敦煌文献 民俗 蚕神 斋会 祈愿文
  • 简介:1980年10月至1981年7月,吐鲁番地区文物管理所(现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对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崖前土沙堆积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土了丰富的汉文和回鹘文等文献。此文将首次对其中一件回鹘文刘本《佛说天地八阳咒经》(编号81TB10:09)残页进行原文换写、原文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附汉文原文)和注释,并根据以往的研究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柏孜克里克 回鹘文 刻本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
  • 简介:<正>1975年5月,冕宁县委成立了“纪念红军长征四十周年筹备办公室”,组织部份干部和教师,深入全县,开展宣传活动,征集长征革命文物,充实扩大长征展览。在征集到的七种珍贵革命文物中,有一件是农村小学教师王开和同志献出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证章”银质,圆形,直径四厘米,厚度零点一厘米。正面正中是镰刀锤子五角星,环绕五角星有一圈阳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集团军外出证章”。背面刻有编号“116”和

  • 标签: 证章 集团军 中国工农红军 匪兵 红军长征 革命文物
  • 简介:笔者曾经撰写过一篇有关中国史前社会中心与周边形成的文章,认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生存形态的变化,农耕社会产生新的分化,形成农耕型社会和农牧交错型社会。随着地域差别的出现,在华北农耕社会诸地域的统合过程中,从农耕社会分离出来的农牧交错型社会在周边地区出现,代表自我统合象征的中心意识产生自来。到了青铜时代的商代,以殷王朝为中心的华北农耕型社会,与代表长城地带北方系统青铜文化的畜牧农耕型社会对立抗争,由此产生新的文化接触。中国古代殷周社会与北边存在的北方系统青铜文化社会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从殷周社会看北方系统青铜文化社会,那里完全是未开化的夷狄之域。但是,这两个文化系统对东亚文化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北方系统青铜文化是朝鲜半岛无纹陶器文化和日本弥生文化的源头,另外与中国西南部的石寨山文化、越南北部的东山文化也有一定的谱系关系。两个文化系统还是诠释东亚史前社会文化系统的标尺。这两种文化系统的交错地带是在长城沿线,其中的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对于探索交错地带的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交错地带的物质文化和地域性的形成与扩大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就有关社会集团的一些问题加以探讨。本文主要依据内蒙古中南部特别是近年发表的有关岱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龙山时代并行的考古资料,尤其是陶鬲的材料进行考证。

  • 标签: 社会集团 文化交流 地域性 社会文化系统 新石器时代晚期 农耕社会
  • 简介:佛名崇拜是佛教史上的一个与礼忏密切相关的重要现象。此文就一件曾被认定为《贤劫经》系统的北凉时期由沙门宝贤抄写于高昌的纪年佛名写本,通读其发愿题记全文。讨论其经文内容、形式及语言风格,在与传世佛典(如竺法护译《贤劫经》千佛名)进行文字比勘的基础上,推论该写本所属系统的本名,建议目前应本慎重态度,可以暂且将该写本残篇称为“北凉玺三年宝贤写千佛名号”。此外,文章认为,对该写本出自敦煌的说法应该持审慎的态度。

  • 标签: 佛名经 北凉神玺三年宝贤写千佛名号 贤劫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