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他的《浮生后记》写生平经历只占2/5,其余谈的全是两岸问题。对沈君山来说,两岸问题是他生命的重要部分。他忘不了两岸,连晚年生个儿子都取名"晓津"——意思是找到两岸之间的津渡。

  • 标签: 君山 两岸 生平经历 台湾大学 知识分子 母亲
  • 简介:<正>张芝联先生,浙江鄞县人,1918年11月7日生,2008年5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张先生生前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中国18世纪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等职。1986年至1998年,连续当选全国人民政治

  • 标签: 张芝联 历史学系 国史研究 浙江鄞县 《历史研究》 中国史学会
  • 简介:2004年元月12日,我们敬爱的老师王先恒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他走得那么匆匆,我们这些身在外地的学生都没能与他见上最后一面;他走得又那么从容,一句“一切从简”是他对自己后事的全部交代。但我们想像得出,他一定无法割舍他无比热爱的学术事业,无法割舍他倾注一生心血的藏书,也无法割舍他视为自己的孩子的学生们。他是我们的恩师,行为世范,为人师表;他是我们学问前行的动力,睿智博学却“述而不作”;他是我们人生的一面镜子,淡泊宁静,情怀高远。他用自己的学问和人生很好地诠释了他的母校——北京大学的学风。我们怀念他,亦是在铭记他的为人、为师、为学风范;我们热爱他,亦是在鼓励自己的学问人生。

  • 标签: 教授 老师 怀念 “述而不作” 学术事业 为人师表
  • 简介:<正>何芳川教授,生于1939年,2006年因病在北京逝世。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并留校任教。在非洲史、亚洲史、环太平洋地区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拓和探索,代表作有《崛起的太平洋》、《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太平洋贸易网500年》(主编)、《中外文明的交汇》等。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海外教育学院

  • 标签: 大学历史系 非洲史 地区史 环太平洋 亚洲史 文化交流史
  • 简介:引言2013年8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办了“纪念王锺翰教授百年诞辰暨清史民族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是为了纪念中央民族大学王锺翰教授而举办的。王教授于2007年逝世,享年94岁,多年来,他一直从事中国清史及满族史研究。

  • 标签: 清史研究 王锺翰 教授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央民族大学 2007年
  • 简介:马洗繁(1894-1945)出生在河北省昌黎县城东芙一个官宦世家,曾多年在中央大学任教并担任该校法学院院长,同民参政会参政员,是民国年间全国著名的法学教授

  • 标签: 民国年间 教授 传略 法学院 河北省 参政
  • 简介:2003年9月中旬,报纸上发布消息,称始建于1909年的北方交通大学,恢复了其早期使用过的北京交通大学校名。这所在中国近代史上久负盛名的大学,其前身为清政府邮传部创办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及北京邮电学校,是当年为了维护中国铁路路权而创办的第一所专门培养管理人才的高等学府。

  • 标签: 北方交通大学 教授 王芳荃 自励 大学校名 中国近代史
  • 简介:到今年5月29日,中国埃及学的拓荒者刘文鹏教授就已经离开我们两周年了。这位学界前辈将他的一生贡献给了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和教育事业,而他学术生涯最后一瞬的光彩,就是扶助了《古代文明》中文版的创刊。

  • 标签: 古代文明 刘文鹏 教育事业 古史研究 学术生涯 拓荒者
  • 简介:武汉大学文学院尚永亮:以家乡为对象,以唐诗为材料,以情感为经纬,创作出数百首集句诗,是大著之最显著特点。此一类型、规模、系统之集句,已远超中国历史上曾有之作;至其所集之句多稳妥贴切,时见精妙,又非精于唐诗且有艺术眼光者不办。盼先生于吟坛不断有佳作奇篇问世,则唐人幸甚,今人幸甚!

  • 标签: 专家教授 武汉大学 中国历史 集句诗 文学院 唐诗
  • 简介:山东好汉,已成为对山东人的一种褒称。这话是从什么时候流传开的,已无法查考。但仔细想想,也是有其由来的。史书称山东人'粗而好勇'、'人性刚强'或'民多朴野,性皆犷直'。总之,从古以来山东人给人的印象是勇而好斗。这种风气的养成,大约与农民起义、农民战争有

  • 标签: 瓦岗英雄 徐茂公 吴用 瓦岗寨 梁山泊 生辰纲
  • 简介:在音乐之都奥地利的维也纳森林,有一座大房子,它的主人是前中国中央芭蕾舞剧团演员白秀峰和林苹伉俪。近年来,到维也纳金色音乐厅演出的中国演员、乐队,常应邀到这对伉俪家里做客,接受他们的盛情接待。那么,这对芭蕾伉俪,在"文革"中如何到维也纳演出?"文革"后又怎么颠沛辗转来这里定居?他们又怎样凭借一身舞艺开创自己的事业?

  • 标签: 芭蕾舞团 中国芭蕾 演出 芭蕾舞剧 演员 舞蹈学校
  • 简介:<正>舒城县九墩墓1980年9月发现并清理发掘,出土珍贵器物共183件。其中有铭文鼓座1件,见于发掘报告。①对出土鼓座铭文的解读,学界已有初步研究。本文在诸家研究的基础上,对铭文内容作进一步的考校。九墩鼓座是至今发现的两个有铭文的鼓座之一。②相关著录有:《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第五辑、《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辑、《安徽省博物馆藏青铜器》五六、

  • 标签: 鼓座 安徽省考古学会 发掘报告 博物馆藏 淮夷 东夷
  • 简介:2009年6月下旬,香港凤凰卫视制作《中国记忆》专题片,访问中国著名物理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钱学森的夫人、音乐家蒋英,请她讲述民国时期军事战略家、陆军上将蒋百的故事。话语

  • 标签: 蒋百里 徐志摩 梁启超 新月社 坐牢 民国时期
  • 简介:一、国内托尼·莫森作品的译介状况中国文学界对于托尼·莫森的译界始于80年代,至今有三十多年了。虽然起步较晚,但这三十多年间已翻译了托尼·莫森现有的大部分小说。据笔者所获的资料,可将托尼·莫森的作品在国内的引进和译介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 标签: 莫里森 托尼 国内 述评 80年代 文学界
  • 简介:迎接广西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们深切怀念书画金石大师、广西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马万先生,特刊文章一组以志纪念。——编者自马万粤西逝世,各地报刊纷纷刊登悼念文章。我与万相交逾半世纪,于其逝世也深为痛惜,爰记往事以悼之。1930年万寓上海白克路。我主编《金刚钻报》,馆内附设“艺海回澜社”,这是万、谢玉岑、朱其石等切磋艺事、文酒之会的组织,四壁书画琳琅,灿然照眼。万隔数日必携新作来相与评论,一时俊彦云集,如张善孑子泽,符铁年铸等。我亦参与其间不觉乐甚,惜1934年,万远走西南,遂疏音问。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互通翰札。这时他画兴飚举,画的都是花卉,成束地寄我转送友好。其画浓艳中有清气,清丽中又具有苍劲,得者无不欣喜若狂,赞赏不已。解放后,他取名涤娃,以示新生。作画之外,

  • 标签: 万里 广西文史研究馆 生活 1934年 抗战胜利 副馆长
  • 简介:马塞努斯是最后一位杰出的拉丁语古典史家,在西方古典史学史中占有崇高地位。在古代史家中,马塞努斯的身世和经历非常独特,他的一生可以说是4世纪晚期罗马帝国政治军事史与思想史的缩影。通过对马塞努斯生平的重建,有助于加深对晚期罗马帝国及其历史学家的理解与把握。

  • 标签: 马塞里努斯 晚期罗马帝国 《历史》(Res Gestae)
  • 简介:“客空”是假新闻的代名词。客空这个虚构的文学典型人物出自前苏联作家考涅楚克的话剧《前线》,剧中有个特派记者叫客空,此人捕风捉影,弄虚作假,后来这个名字就成为了新闻中虚构胡编的代名词。1947年6月15日《晋绥日报》以客空为题,向读者作了介绍,希望每个读者都认真负责,大胆地揭发“客空”和比客空更坏的新闻通讯及作者;

  • 标签: 新闻自律 《晋绥日报》 《前线》 苏联作家 典型人物 新闻通讯
  • 简介:少年时代首倡创造社陶晶孙,又名陶炽、陶炽孙,江苏无锡人,生于1897年12月18日。儿时就读于家乡廷弼小学。父亲陶廷枋,清秀才,在1904年无锡封建士绅与新兴商贾的冲突中,因站在新兴商贾一边讥评朝政而被捕入狱。出狱后他发愤东渡日本留学,同时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06年陶晶孙10岁时,随父亲去了日本。

  • 标签: 陶晶孙 左联 日本留学 1904年 少年时代 创造社
  • 简介:在中国,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等,时在农历正月十五。因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圆月之日,中国人根据这“第一良宵”之意,名之“元宵”;又因为通宵挂灯结彩,人们放灯观灯,故又名“灯节”。正月十五前后,正是这一年的春天将到之时,元宵过后,农人们的农田耕作就要繁忙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在元宵的节日活动中,就会有许多农耕模拟和祝祷的意味,从这个功能看,

  • 标签: 元宵节 元散曲 节日活动 中国人 上元 挂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