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祁连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因地处祁连山南麓中段而得名,是青海省重要的自然风光旅游区,境内景色如画、物产丰富,早在元朝就以“八宝”名闻天下,可谓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神话故土。江南的细腻风韵、北方的粗犷神奇,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使祁连赢得了“高原明珠”、“牧区江南”、“天境祁连”、“东方小瑞士”之盛誉。充分展示了祁连独特的自然景观。

  • 标签: 生态文化旅游 祁连县 自然风光 自然景观 青海省 东北部
  • 简介:2006年6月2日—5日,由海南省作家协会《天涯》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中国当代乡村建设国际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武汉、广州、香港、日本的学者、作家温铁军、曹锦清、康晓光、贺雪峰、刘健芝、武藤一羊、孙晓忠、薛毅、雷启立、周立、陈应松、摩罗、毛尖、倪伟、黄灯、张炼红、冷嘉、朱善杰、徐志伟及海南本地的学者、作家弘陶、韩少功、蒋子丹、孔见、李少君、邱建生、崽崽、单正平、孙绍先、晓剑、伍立杨、王雁翎、朱东海等四十多人与会。会议期间,与会者就中国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还实地考察了海南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下面刊载的,就是本次研讨会的部分内容,以期更进一步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 标签: 文明生态村建设 乡村建设 海南省 精神文明建设 农民 三个方面
  • 简介:文学大师苏轼创作了大量包含着生态美学意蕴的自然词作,这些词作表现了他独特的生态自然观,包括“凡物有可观,皆有可乐”的重生爱物之思、“明月清风我”的物我欣然之喜以及“虽一毫而莫取”的超然态度,蕴含着丰厚的生态美学智慧。

  • 标签: 苏轼 自然观 生态
  • 简介:摘要生态农产品的运作是解决地方财政收入来源、提高农民收入、摆脱贫困的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立足于滇西广泛的生态农业资源优势,基于滇西生态农产品生产运作实践,从供给的视角,总结了四类主要的生产模式。通过对当前滇西生态农产品生产现状的解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 标签: 生态农产品,生产,模式
  • 简介:郭沫若的红色文论是指郭沫若1920年代后半期发生政治转向以后,直至晚年所撰写的全部文论。长达半个世纪的文论写作以政治理性为内核,整体上带有浓厚的文艺工具论色彩。郭沫若该时期的文论对文艺与政治的互动性、二重性关系做出了深入探讨,他在这一历史阶段的诗论、剧论、"现实主义"论与"民族形式"论,就是这种二重性结出的理论硕果。其诗学转型呈现出既受制于意识形态,又与它保持一定距离的独特面貌,在调和这一历史时期意识形态与文艺审美规律尖锐矛盾,促进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郭沫若 文论 意识形态 生态意蕴
  • 简介: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廉·华兹华斯一生创作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这些诗歌中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自然气息,体现着诗人绿色人文的生态意识。本文旨在研究华兹华斯诗作中生态意识的价值,并提倡人类与自然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

  • 标签: 华兹华斯 诗歌 生态意识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几乎可以肯定,在因特网推进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同时又是资本侵蚀“人文”的进程,也是西方侵吞“本土”的进程。在此新的价值构架下,人文学者将失去它固有的品格和意义,本土文化将失去它存在的理由和空间。在人类文化领域内,与自然界类似,也将面临“物种锐减”的危险。在此势态下,最富有个人特点、本土色彩的文学艺术,也迟早要被纳入“资本运转”的轨道,被赋予一种“工业生产”的模式。作品必须成为商品,审美不过是一种消费,精神的艺术遂为无休无止的休闲娱乐所取代。文学艺术失去了原创力。复制的艺术比原创的艺术拥有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厚的报酬。艺术变成了制作。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态@鲁枢元

  • 标签: 文学艺术社会 社会生态
  • 简介:论文摘要

  • 标签:
  • 简介:“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1][2][3]是2008年9月在《作家》杂志首先提出的新命题,作为一个关于美学、探讨人类生存哲学的新命题,文章将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的缘由和核心内容做出初步阐释,指出在能源和环境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提高国民群体的审美意识,实现上古人的天真素质,对于解决各种危机具有深刻意义。一、何谓“后”首先,“后”指的是时期界定和划分,是解构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以及生态批评等后现代阵营之后的一个新时期,和目前中国时代发展联系紧密。后浪漫主义生态美学对“后”的界定,借鉴王宁先生《后现代主义之后》[4]的时期划分,即现在社会处于一个后现代主义之后的时期。尤其在生态危机的严峻形势下,国民应该学会关注美与非美的悖论,认识到此时的美是人们物质生活富裕、文明与舒适的表面之美;而人们精神生活的贫乏、低俗与焦虑才是本质的非美。尤其中国人目前美学意识正在退化,和当前国家迫切需要的昂扬精神明显断层。那么重建美学,特别是建设和现在生活联系紧密的生态美学,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也因此成为一个崭新“后”时期的开始。其次,“后”依然借助解构主义阵营旗帜,是一种立场或方向上的转变,是边缘力量对中心的消解,更是一种思维转变的标志,从...

  • 标签: 何谓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生态美 生态美学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在中国知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选取2000—2010年查询相关论文获取样本来分析归类的出当前我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现状并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媒介生态学 现状 分析
  • 简介:<正>"在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中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1]311,这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获奖理由。在诗意表现方面,《宠儿》是近年来中外批评者常引以为例的一部作品,其美轮美奂的生态意象营造了一种浪漫而神

  • 标签: 《宠儿》 莫里森 樱桃树 超验主义思想 黑人女作家 爱默生
  • 简介:摘要课堂生态系统属于微观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做到简洁而不失合理,简约而不失精彩,简便而不失高效,简单而不失实在,简要而不失品味。简单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让小学语文生态课堂在我们的实践和探索中开出娇艳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 标签: 小学语文 生态课堂 构建策略
  • 简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宝武)由原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和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于2016年12月1日揭牌成立。中国宝武注册资本527.9亿元,资产规模7395亿元,产能规模7000万吨,位居中国第厂、全球第二,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17年,中国宝武取得了中国钢铁行业最佳经营业绩,实现营业总收入4,004.8亿元,利润总额142.7亿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62位。

  • 标签: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生态圈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质量 世界500强 经营业绩
  • 简介: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在瞬间发生着千变万化,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和方便迅捷,但也因此造成了自然资源过多消耗,从而引起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农业与信息社会紧张的生活也使一些人心态失常,导致道德衰落,社会不稳。

  • 标签: 科学技术 自然资源 生态 和谐社会
  • 简介:20世纪下半叶,尤其是后二十年来,美国文坛上兴起了一种新的文学流派——美国自然文学(AmericanNatureWriting)。它以描写自然为主题,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内容,展现出一道亮丽的自然与心灵的

  • 标签: 生态文学 惠特曼 奥斯汀 自然生态 爱默生 写作
  • 简介:谚语是世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总结。它将丰富的内容用浓缩、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起到发人深省的作用。其表现形式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诙谐有趣,说理

  • 标签: 谚语 藏族人 表现形式 劳动人民 结晶 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