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由金融危机引起的去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经济法治的基本价值受到了重新审视。现存的以自由为基本理念的国际经济法律体系具有优势互补、提高整体效率的正面功能,但因其发展理念上的误区,也导致了发展不平等、与社会福利相割裂、不可持续和充满风险的结果。其根源是自由主义假想完全竞争的市场、忽视结果平等、忽视整体社会和谐。明智的选择是明辨自由国际经济体制的局限,吸取其优长,通过构建市场竞争的透明度、实现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正视竞争主体的差别性、实行政府资源的再分配等方式予以补正,从而达到更为公正和稳定的结果。

  • 标签: 自由 发展 国际经济法治 价值
  • 简介:味觉美是五觉形式美之一。传统的西方美学理论将形式美局限在视听觉对象范围内,将味觉快感对象排除在形式美之外,但审美实践恰恰相反,这使得西方现代美学理论对味觉美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印度佛教经典否定引起肉欲的口舌之味,但又将涅粲佛道喻为无上美味,体现了对味觉美的变相认可。与西方美学、印度佛教的矛盾态度相比,中国古代美学对味觉美的肯定态度则是明确的、一以贯之的,对味觉美的理论建构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肯定味觉美的思想传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美食文化、美酒文化及美茗文化,它们是味觉美审美实践的鲜活表征。

  • 标签: 味觉美 西方美学 印度佛教 中国美学 美食 美酒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反垄断法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为市场孕育期、市场建立期和市场完善期三个阶段。其中,“国家—市场”尺度的变化均是反垄断法生成的主导力量。不同阶段的反垄断法实施的焦点有所不同,而其主要的瓶颈在于制度缺失、执行乏力和体系失调。结合伯克利观察法对法律类型的划分,在“自治—回应”型法理念的构设下,《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有一个理性的预期。

  • 标签: 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自治型法 回应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