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确认侵权之诉并没有获得民事诉讼法上的正式认可,相关的理论探讨也仅限于知识产权领域。这样的现状导致确认侵权之诉缺乏法律上的正当性、司法上的统一性和理论上的完整性。以民事诉讼的视角对确认侵权之诉进行研究,用诉权、诉讼标的以及既判力理论对其加以分析,既可以推动确认侵权之诉的理论发展,也可以在民事诉讼中对确认侵权之诉进行程序细化,从而在整体上推动确认侵权之诉的发展与完善。

  • 标签: 确认之诉 确认不侵权 确认不侵权之诉
  • 简介:作为2012年刑诉法修改亮点之一的未成年人附条件起诉制度,选择了由检察机关直接对所附条件进行考察的立法模式。这种由检察机关直接考察模式,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却造成所附条件的设定机关、考察机关(执行机关)、效果评估机关同为检察机关的尴尬局面;其次,对所附条件的考察还涉及矫治和教育内容,而对于这一领域完全陌生的检察机关能否胜任这一要求,尚难确定。虽然“检察机关直接考察模式”缺陷明显,但不宜全盘否定,而应以修正主义态度,对其关键环节进行合理修复来完善之,进而实现考察主体从单一到多元、考察方式“从一刀切”到多样化、考察内容从模糊到具体、考察制约从集权到制衡的华丽转变。

  • 标签: 未成年 附条件不起诉 修正主义
  • 简介:起诉裁量权是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诉机关的重要权力,也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审前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包括法定起诉、酌定起诉、暂缓起诉等内容。2012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对不起诉裁量权进行了完善。文章以新刑诉法为视角,从不起诉裁量权的含义与价值、起诉裁量权存在的问题及新刑诉法对不起诉裁量权的发展与局限、起诉裁量权的司法运用与制约等方面,对不起诉裁量权进行阐述,以求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不起诉裁量权。

  • 标签: 不起诉裁量权 司法运用 制约
  • 简介:国家财产包括不能进入或者尚未进入民事领域的财产(包括为国家享有所有权的财产)与进入民事领域的财产两部分。国家通过投资或者拨款而进入国有企业或其他企业以及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财产,除公有物及公用物之外,国家即丧失其所有权,财产所有权归国有企业等私法人或者行政机关等公法人享有,国家享有投资人或者设立人的权益。国家所有权或者由宪法或其他公法直接创设,或者关涉公共利益,故其性质为公权而非私权,不具备私权特征且基本不适用物权法的具体规则。民法为私法,重在保护私的利益,公法领域的国家财产应由公法加以规定和保护,“国家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应成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 标签: 国家财产 国家所有权 公权 私权 物权法
  • 简介:《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和预期违约均为预期履行的救济制度,在适用要件和法律效果上都存在着重叠的可能性,如何梳理二者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民法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预期履行的法律救济有“渐进性”和“径直性”两大模式,二者的适用范围主要根据预期履行的确定性程度来区分。《合同法》中的不安抗辩权对应于前者,预期违约对应于后者,故二者在功能和适用范围上应有明确区分。在现行《合同法》框架下,应将预期违约的适用范围限定于严格意义上的期前拒绝履行,同时对不安抗辩权的适用范围进行适度扩张,以使其适用于所有履行可能性较高但尚不确定的情形。此外,针对我国司法实践及学界中争议较多的、债权人根据《合同法》第69条解除合同后如何请求损害赔偿的问题,本文认为,期前解除权和期前损害赔偿请求权在法理基础及成立范围上并不相同,二者在逻辑上属于两个问题,故在不安抗辩权框架下仅规定中止履行权和期前解除权即已足够,既无须将第69条与预期违约规则衔接,亦无须将其解释为新的预期违约规则;而有关适用第69条时的期前损害赔偿问题,则应根据《合同法》第107条而非第108条来处理。

  • 标签: 预期不履行 法律救济 不安抗辩权 预期违约
  • 简介: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席卷全球,不仅给金融体系造成重创,亦给实体经济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当一国遭受经济危机,其政府必然会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尽管这些措施有助于稳定经济,但却可能损害外国投资者的利益,甚至成为令东道国被诉至国际仲裁庭的理由。以阿根廷为例,至2008年7月,该国在解决投资争端国际中心(ICSID)共被诉44起,其中39起都是针对其政府为了应对本世纪初爆发的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各项措施。

  • 标签: 习惯国际法 投资条约 CMS 经济危机 外国投资者 2008年
  • 简介:2012年初,《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正式通过,附条件起诉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程序中获得正式确认。但修正案中就附条件起诉制度仅做了原则性规定,尚需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细则予以规范。文章试图对附条件起诉制度中的考察制度进行探讨,通过与德国、日本、美国、我国台湾地区等近似制度的比较分析,从考察的主体、内容、期限、配套机制及处理结果等方面,大胆提出考察制度架构的设想,以为在实践中规范适用附条件起诉制度提出建议。

  • 标签: 附条件不起诉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考察制度 构建
  • 简介:<正>案情原告杨秀琴与被告尹瑞萍系同事。1996年3月8日原告在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购买24K花型金手链一根,重18.27克,价格2521.26元,佩戴在右手腕上。1997年11月1日(星期六)上午8时左右,杨秀琴放好自行车,路经南京口腔医院供应室到总机房上班。上午11时50分杨到医院

  • 标签: 返还不当得利 价值取向 手链 举证责任 保卫科 案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