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正>建国前二十八年,中国共产党从一个仅有五十多人的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二百多万党员、数百万军队,领导着近五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这个事实足以说明,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管理是成功的。因此,从中发掘具有一定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和方法,并把它总结上升为系统的理论,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领导学和管理学理论体系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的。本文试图对此作些初步的探索。一、领导模型框架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功的领导实践活动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和管理,必须重视下列四个因素:第一是观念,它是一个组织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所应确立和具有的世界观、理想、信仰、目标、意志、作风和价值观;第二是组织,它包括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及其分布,包括组织成员之间、各个分组织之间、组织与其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形式和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领导 社会主义 实践活动 理论体系 历史意义
  • 简介:在趋向多元的现代社会中,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是政治哲学所要讨论与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中解释了重叠共识与公共理性的一些重要问题,但在实践上仍留有困境。本文从罗尔斯的相关理论出发,联系中国的情形,讨论重叠共识与公共理性在政治生活与社会和谐中的形式、内容与意义。

  • 标签: 重叠共识 公共理性 社会稳定与和谐
  • 简介: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现状,探讨高校德育工作如何从实际出发应对多元文化挑战,通过德育氛围的营造和加强历史教育来发挥红色文化教育的德育功能,以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觉,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让青年担当起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维系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任。

  • 标签: 多元文化 红色文化教育 历史教育 高校德育
  • 简介:"现代性的命运"构成了马克思思想的基本视域,但他对现代性问题并非从单一维度去理解。深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的马克思,曾经是启蒙理性的信奉者;对于资本主义带来的普遍异化,表现出了罕见的无所畏惧的批判精神;为克服现实的矛盾和悖谬,又重新设计通向未来理想社会的道路。生活于资本主义世界中的马克思,其现代性的多元视域是紧紧围绕"资本的逻辑"而展开的。

  • 标签: 马克思 现代性 多元 融合
  • 简介:首先从马克思企业和工资市场定位理论出发,构建社会总消费需求模型。然后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两大部类平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消费对生产资料需求或投资需求的传递效应模型;并建立投资的倍加效应模型和投资的周期与增长统一模型,建立社会投资需求模型。最后,由社会消费需求模型和社会投资需求模型,建立社会总需求模型;由此可以说明国民收入决定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从马克思价值、价格和货币理论出发,构建价格总水平上涨(inflation)模型。所有这些模型构成了一个系统的宏观经济模型,为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提供了研究和决策的数理分析基础,推进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设。

  • 标签: 马克思 宏观经济 数理模型
  • 简介:众所周知,阶级理论是马克思著作中最基本的理论。对于阶级,从古老的政治学理论上寻找源头,笔者发现不管是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还是黑格尔的著作中,都有对社会成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类。可以说,从马克思之前的政治学理论源头出发来看,笔者认为,阶级可以表示任何能够对社会成员进行有意义的一种分类标准。比如,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他将公民按照金、银、铜铁三种品质划分为护卫者、辅助者和赚钱者三个阶级,柏拉图在此划分阶级的标准

  • 标签: 马克思著作 阶级理论 文本分析 政治学理论 分类标准 社会成员
  • 简介:阿多诺的身份与思想是复杂的,既包括改造传统哲学的理论尝试,又包括面向特定现实而展开的文化批判。而无论是哪一个方面,都或明或隐地显示出阿多诺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由此,尽管阿多诺的理论创作仿佛是诸种理论要素编织而成的,但马克思主义在其中所占据的地位依然是首要的或主要的。而在更宽泛的意义上,阿多诺这一范例将指明,除了经典马克思主义之外的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重要一支,包括阿多诺在内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多元化'讲述'方式是可行的,也是合法的、可以被借鉴的。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阿多诺 启蒙 辩证法 文化批判
  • 简介:本文就中国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首先谈到习近平提到的论点:改革就是“啃硬骨头”,指出“硬骨头”是阻碍“全面深化改革”的经济的、生态的、社会的各种严峻问题和矛盾;其次,本文评析中国的民营经济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特征,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重新评价民营资本的职能与政治和法律责任,同时作出加强民营资本的社会地位的新决议。作者认为,中国的所有制关系改革适应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全球化进程不仅对中国经济而且还对中国的上层建筑产生影响。最后,本文提出,中国新领导层的改革战略可能会使中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危机周期,中国革命性力量面临新的任务,即重新组织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斗争。

  • 标签: 全面深化改革“啃硬骨头” 民营资本 功能性社会主义 全球化进程
  • 简介:<正>拉克劳(E.Laclau)和墨菲(C.Mouffe)的"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就是其激进多元的民主理论。从实质而言,这一理论其实是一种典型的政治哲学学说。但迄今为止,对他们的政治哲学观,国内学界所论甚少,而主要侧重于罗尔斯、诺齐克,包括法兰克福学派的著名代表哈贝马斯等哲学家的政治哲学思想研究。因此,集中探讨"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观,在时下的政治哲学研究中就显得更为必要和紧迫。本文主要集中于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哲学思想,特别是其提出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领导权 政治哲学观 政治哲学思想 哲学批判 克劳
  • 简介: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参与全球治理,致力于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加强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对话,为全球治理提供多元的历史文化经验,使经济全球化朝着增进人类福祉的方向演进,是全球学者的学术使命和责任担当。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多元文明 中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