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邓小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它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从历史发展、精髓和核心去理解,要从总体上把握、相互联系上把握、从紧密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把握,从精神实质上把握,学以致用,与时俱进,指导我们的工作和实践创新。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当代马克思主义 形成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同时性多原发癌(SMPC)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平顶山市新华区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院住院的12例AML合并SMPC的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男6例,女6例,年龄[M(范围)]58岁(39~70岁);AML分类:12例AML患者中,按法美英分型系统(FAB)分型,M0 1例,M1 1例,M2a 5例,M2b 1例,M3 2例,M5 2例;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预后分层,低危组1例,中危组4例,高危组7例。实体肿瘤分类:肺癌3例,乳腺癌1例,胃癌2例,食管癌3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侵袭性葡萄胎1例,乙状结肠癌1例。诊断两种原发恶性肿瘤的间隔时间中位数为4.0(2.6~5.6)个月。AML预后基因检测结果:共检出ASXL1、JAK2、TET2、U2AF1、ABCB1、FLT3-ITD、RUNX1、SETBPIT、TET2(SNP)、P53、IKZF1、IDH2 12种基因异常;实体瘤相关基因检测结果:共检出Her-2、EGFR、K-RAS、MSI 4种基因异常。12例患者中1例失访,2例治疗中,3例治疗结束,病情稳定,6例死亡;12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为12.5(3.8~48.0)个月。结论AML和实体肿瘤同时发生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尚无定论,二者同时发生虽然少见但并不罕见,应同时对两种肿瘤进行积极治疗。

  • 标签: 白血病,髓样,急性 实体瘤 多原发癌 同时性 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相关性分子靶标检测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个体化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40例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及测序方法对相关的肿瘤药物分子靶标的表达量及突变进行测定,比较不同靶标所对应的抗肿瘤药物对实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及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40份肿瘤组织样本中,共检测出4个肿瘤药物相关靶点,分别为DNA拓扑异构酶-ⅡA(TOPOⅡA)、β3-微管蛋白(Tubulinβ3)、DNA拓扑异构酶-Ⅰ(TOPOⅠ)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基因位点多态性[DHFR (C829T)]。铂类、甲氨喋呤、伊立替康、长春碱类和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90.0% (36/40)、85.0% (34/40)、70.0% (28/40)、67.5% (27/40)、62.5% (25/40)。伊立替康、甲氨蝶呤、长春碱类对间叶源性肿瘤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68.9%(20/29)、62.1%(18/29)、68.9%(20/29),显著高于非间叶源性肿瘤的18.2%(2/11)、36.4%(4/11)、36.4%(4/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7、15.345、17.278,均P<0.05),铂类药物对非间叶源性肿瘤的化疗有效率为72.3%(8/11),显著高于间叶源性肿瘤的58.6%(1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1,P<0.05)。毒副反应强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蒽环类>铂类>甲氨喋呤>长春碱>伊立替康。结论对不同肿瘤药物相关分子靶标、不同源性肿瘤对同一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及毒副反应进行了预测,为个体化治疗儿童恶性肿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临床依据。

  • 标签: 儿童 肿瘤 药物筛选试验,抗肿瘤 个体化医学
  • 简介:摘 要:为了更好的了解决传统课程的以上问题,我院将实训课程以单项工程作为载体,进行串联式系统化项目教学。三门实训课程进行串联项目式学习,既可以充分的带动学生学习的主观性,又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多课程联动拓展探入研究如何将《工程测量》、《工程CAD》、《工程材料检测》三门之间的实训课联动形成一个整体的工程项目研究,为同学构建整个工程项目的完整工作过程。结合土木工程材料检测岗位技能以学校1号教学楼载体的项目化教学演示。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逐渐扩大,很多超大型建筑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众多专家和学者通过多年研究,逐渐形成了一套科学完善的工程管理理论体系,本文结合理论实践,在分析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希望对我国工程管理理论体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建筑工程 工程管理理论 基础核心
  • 作者: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9-02-12
  • 出处:《世界文艺》 2009年第2期
  • 机构:党中央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新的理论,这一系列重大理论,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坚持不断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是使每个党员更加自觉地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是老有所为,焕发青春的需要,是保持革命晚节,坚持科学养生健康长寿的需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劳动是人的本质,是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是创造价值的源泉。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用劳动去解释整个世界,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劳动扬弃的历史,把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归结为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通过研究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形成以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本身的异化、类本质的异化、人与人的异化为基础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虽然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为蓝本,但劳动异化现象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愈演愈烈,中国发展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劳动异化现象俨然存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物质文明的提高,也是精神文明的重塑。要真正实现现代社会主义富强文明和谐发展,就要回归人的本质,使劳动成为乐活的方式而不是谋生的手段,使人人能都自由自觉地活动,这才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最高要求。

  • 标签: 手稿 劳动 异化劳动 人的本质
  • 简介:摘要《易经》是诸子百家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总源头。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笔者主要借鉴最近学者对《易经》新解读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我用整体的、系统的观点将《易经》中的核心理论一以贯之,从而得出《易经》的基础核心理论是科学的总结或者说是合理严密的模型体系,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易经》在生活中的运用不是迷信(如算卦)而是科学理性的,也有助于对中国哲学做源头上的理解。

  • 标签: 《易经》 科学理性
  • 简介:摘要本文是以本人所著的《阴阳理论下的物理学架构》1同样的思维方式,探讨在阴阳理论下如何构建数学的架构。首先从阴阳理论的有无观念产生单位间隔。单位间隔有规律的排列会产生间隔集合与数字的观念,进一步延伸就有加减乘除的观念。以单位间隔、集合与加减乘除的观念作推广就会产生变数、极限、空间和原点的观念,继而获得数学的基本分支。若再推广就会得到属于第二级的数学分支。就如易经所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2。

  • 标签: 阴阳 数学架构
  • 简介:摘要线损理论计算是降损节能、加强线损管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管理手段。通过理论计算可发现电能损失在电网中的分布规律,通过计算分析能暴露出管理和技术上的问题,对降损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能够使降损工作抓住重点,提高节能降损的效益,使线损管理更加科学。

  • 标签: 线损理论计算 电能损失 降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现今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理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性教学,耐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是达到良好的地理合作教学的必然过程。本文主旨在于对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运用中的一些实践和思考以及对其探索。

  • 标签: 地理合作合作学习探索1合作学习的实践溯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休谟指出因果关系并非像唯理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是理性先验推论的结果,也不像经验派哲学家认为的那样,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他指出因果关系是在类似关系和接近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习惯性联想,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因果关系理论的实质是通过对这种“恒常联结”状态下的两个对象的观察,心灵就养成一种习惯,使其不必借助任何记忆观念,由于形成了习惯,一般人就很容易由作为原因的对象推到作为结果的对象,从而忽略了因果推理的一系列原则和复杂的心理过程,而断然相信原因与结果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谟因果关系理论虽然在表面上广为人知,但对其基本内容及历史影响的认识却存在着简单化的倾向,遭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随后也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澄清。

  • 标签: 因果关系 必然性 经验 理性
  • 简介:摘要:城市化已是当今不可抗拒的趋势。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暴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程度越高,能源和资源消耗也越大。与此同时,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因子也大为增加,引起了一系列城市生态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城市建设、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许多问题密切相关。本文试从讨论生态城市设计在景观方面的应用,寻求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启示。

  • 标签: 生态城市 城市化 城市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