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浙江省气象台承担着对地市级气象台的指导预报任务,而后者对指导预报应有自己的订正手段,这就需要建立一套省地匹配的指导预报方法。该方法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客观性以及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多年的实践表明MOS预报方法能较好地达到这些要求,为

  • 标签: 浙江省气象台 预报系统 数值预报产品 预报方法 晴雨预报 预报方程
  • 简介:2007年7月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数值预报研究中心在“十五”攻关成果的基础上研发了运行稳定、结果合理的GRAPES全球预报系统1.0版本(简称GRAPES_GFS1.0)。2009年3月,该系统通过了中国气象局预测减灾司组织的准业务化运行专家评审,已批准投入准业务运行。这是我国完全自主开发的全球预报系统,标志着我周全球数值预报迈向了自主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标签: GRAPES 全球系统 研发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业务化运行 数值预报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络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络 公告 编辑部
  • 简介:通过对“121”拨打情况进行实时跟踪和历史统计,分析了解“121”的动态发展。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外加强宣传和对内调整“121”内容,提高其拔打率。“121”跟踪监视系统基于此而开发。

  • 标签: 121 跟踪监视系统 介绍 应用
  • 简介:针对Notes系统在气象部门使用中频繁出现的一人兼顾多个账户,服务器空间频繁占满等问题,详细介绍通过配置自动转发规则、自动归档等技术手段,方便地解决了这两种问题,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 标签: NOTES 邮件 管理
  • 简介:浙江省是国内主要旅游区之一,春秋两季是旅游旺季。我省地处中纬度地带,沿海、内陆平原、山地、丘陵交叉分布,各地气候差别很大。从气候资源来区划旅游区域与路线,提供最佳旅游时段,是开拓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综合旅游与气候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旅游气象服务系统,为旅游部门提供必要的气象信息。

  • 标签: 气候资源 气象服务 服务系统 气候副区 内陆平原 气候分析
  • 简介:依托以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IntegratedMeteorologicalInformationSharingSystem,简称CIMISS)为核心的省级集约化数据环境,研发B/S架构的陕西省气象数据共享系统,实现了CIMISS所接入的各类资料及本地特色数据的查询下载、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离线定制等功能。该系统的建成对于提高陕西省气象部门省级数据环境的共享服务能力,解决基层用户“看不到数据”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CIMISS 数据共享 数据服务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本刊网站地址:http://qhqx.cbpt.cnki.net。自该日起,本刊不再接受纸质稿件投稿和基于Email的电子版稿件投稿。作者投稿前,请先登陆本刊网站进行用户注册,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站地址 纸质稿件 用户数据库 http 采编工作
  • 简介: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了一套藏语电视天气预报系统,用该系统制作出的藏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播出后,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系统分为两部分:语音库部分和制作部分,本文将从这两方面对该系统加以介绍。

  • 标签: 多媒体 语音 藏语
  • 简介:为提高本刊编辑部稿件采编工作的效率,经过认真筹备.特决定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开通本刊网站并启用网络采编系统

  • 标签: 采编系统 网络 公告 编辑部
  • 简介:介绍流媒体技术在中国气象远程网中课件点播系统的应用。分析了流媒体技术的特点及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以中国气象远程教学网为依托,研究流媒体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从系统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着手,利用PowerCreator构建了课件点播系统,为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从课件编辑制作和系统架构方面进行了适当优化。实践证明流媒体课件点播系统可以很大程度提高远程教学效果。

  • 标签: 远程教育 流媒体 课件点播
  • 简介:本文介绍气象产品综合输入输出系统的特点、结构及功能,对综合多种气象产品输入输出业务集于一种人机交互界面中的技术要点及其运行环境要求进行了探讨。关键词:##4气象产品;中文菜单;节目库;输入输出

  • 标签: 气象产品 中文菜单 节目库 输入输出
  • 简介:将边界层相似性理论同线性热力学理论结合,间接地以观测实验事实证明大气边界层内线性唯象关系是成立的,而且线性湍流输送系数同相应的线性唯象系数成正比关系.但实验事实表明,大涡对流的混合层线性唯象关系是不成立的,混合层内湍流输送过程是一种强的非线性过程.所以,对流边界层是一种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区的热力学状态.地转风和热成风是一种大气系统特有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交叉耦合现象,这是大气系统交叉耦合现象的一个实际例证.

  • 标签: 大气系统 线性热力学 线性唯象关系 湍流输送系数 大气边界层
  • 简介:为加快推进我省“十二五”重点项目的建设.近日,省发改委下达我局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象规划编制前期费.主要用于对我省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等易发区1105个自动气象站站址勘选以及通迅传输普查.天气雷达站址、净空条件和前期电磁环境测试,与国土资源厅、水利厅等部门开展易发地区基本资料收集、调查。规划编制和论证、项目前期工作调研等。

  • 标签: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规划编制工作 自动气象站 项目前期工作 山洪地质灾害 水库除险加固
  • 简介:利用桑斯维特(Thonthwaite)的气候分类法和半峰宽(PWH)计算法,采用Kriging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探讨了黑龙江省1961—2003年间气候变化对生态地理区域界限及当地森林主要树种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温升高的背景下,黑龙江省温带与暖温带的热量界限向北撤并东移,寒温带与温带的热量界限则大幅度北撤。同时,分布于大兴安岭的兴安落叶松、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的云冷杉和红松等树种的可能分布范围和最适分布范围均发生了北移。其中兴安落叶松分布总面积减少6.28万km^2,云冷杉和红松分布面积均扩大1.57万km^2。

  • 标签: 气候变化 黑龙江省 兴安落叶松 云冷杉 红松
  • 简介: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观测是生态学、气象学研究获得基础数据的一个重要环节,建设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基地,持续开展大气、水、土壤、气候及其相关的生物状况等有关因子监测,获取天气气候要素对生态的综合影响及其影响的结果,是不断提升对农业气象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交叉学科科学认知的需要。本文探讨了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野外科学试验基地的建设背景与思路、东北地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主要问题、站点选择的区域代表性、研究目标、功能定位、开展的观测内容和所用仪器、不足之处与未来规划,旨在为提高东北生态与农业气象综合监测和评估预警能力及合理进行试验站选址、开展生态气象观测,为生态建设提供气象保障等提供参考。

  • 标签: 东北地区 生态 农业气象 综合监测 建设思路 功能定位
  • 简介:本文介绍了利用多媒体开发工具MacromediaAuthorware等制作《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方法》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思想及开发过程,重点叙述了课件开发过程中素材的采集方法、屏幕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及课件的特点等主要内容,并想通过课件的开发一方面提高课件制作技术,另一方面改进职工培训教学手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资源。

  • 标签: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 多媒体课件 设计 开发 设计与开发 生态环境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