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患者NOTCH1与FBXW7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特点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有二代基因测序数据的61例T-ALL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男46例,女15例,年龄[M(Q1, Q3)]为18(11,30)岁。分析T-ALL患者NOTCH1/FBXW7基因突变特征与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的关系,以及其对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共34例(55.7%,34/61)患者检出NOTCH1基因突变,其中异二聚体结构域(HD)突变22例(64.7%),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结构域(PEST)突变7例(20.6%),同时存在HD与PEST突变5例(14.7%)。9例(14.8%,9/61)患者检出FBXW7基因突变,其中5例同时存在NOTCH1和FBXW7突变。23例(37.7%,23/61)患者为野生型。NOTCH1/FBXW7基因突变组患者与野生型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M(Q1, Q3)]分别为76.4×109/L(8.3×109/L,149.2×109/L)、54.1×109/L(5.3×109/L,156.6×109/L),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89.1±27.1)、(99.5±23.1)g/L,骨髓原始细胞比例[M(Q1, Q3)]分别为84.5%(69.0%,91.3%)、60.0%(35.0%,80.0%),SIL-TAL1、HOX11、HOX11L2基因表达率分别为7.9%(3/38)比17.4%(4/23)、18.4%(7/38)比4.3%(1/23)、5.3%(2/38)比13.0%(3/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NOTCH1/FBXW7基因突变组患者血小板水平[M(Q1, Q3)]为60.5×109/L(36.8×109/L,100.3×109/L),低于野生型组患者的116.0×109/L(63.0×109/L,178.0×109/L)(P=0.018)。伴NOTCH1/FBXW7基因突变组患者的基因突变个数[M(Q1, Q3)]为2.5(1.8,4.0)个,高于NOTCH1/FBXW7野生型组的0(0,1.0)个(P<0.001)。成人NOTCH1/FBXW7基因突变组患者的中位EFS和OS分别为28.0个月(95%CI:7.3~48.7个月)、30.0个月(95%CI:8.9~51.1个月),均优于成人野生型组患者的4.5个月(95%CI:0~11.6个月)、9.0个月(95%CI:0~19.1个月)(P=0.008、0.014);而儿童NOTCH1/FBXW7基因突变组中位EFS和OS分别为12.0个月(95%CI:10.4~13.6个月)、19.0个月(95%CI:13.6~24.4个月),儿童野生型组分别为10.0个月(95%CI:8.9~11.1个月)、21.0个月(95%CI:0~51.4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73、0.434)。结论T-ALL患者NOTCH1/FBXW7基因突变率较高,NOTCH1/FBXW7基因突变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减低,且具有较好的EFS和OS,NOTCH1/FBXW7基因突变可能作为成人T-ALL患者个体化治疗的一个分层依据。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T细胞 基因突变 预后 随访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绝经后妇女术后镇痛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94例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绝经后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和试验组(48例)。对照组年龄(52.34±7.46)岁,试验组年龄(52.17±7.32)岁。两组均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接受传统围术期治疗,试验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围术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相关康复指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不同时刻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为(4.38±0.62)d,低于对照组(6.97±1.0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分别为(21.61±4.28)h、(60.35±6.14)h、(1.34±0.36)d,均低于对照组(25.49±5.56)h、(64.28±7.32)h、(3.58±0.6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后6 h,且试验组术后6 h、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3.21±0.46)分、(1.17±0.22)分,均低于对照组(5.56±0.74)分、(3.24±0.4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可促进绝经后妇女胃肠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且安全可靠。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 绝经后妇女 术后镇痛 胃肠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基转移酶蛋白16(METTL16)在前列腺癌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METTL16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22RV1)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ETTL16在前列腺癌组织(取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患者)和细胞中的表达。22RV1细胞株稳定转染相关慢病毒。以RT-q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在22RV1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METTL16的效率。以细胞迁移实验检测22RV1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测定的数值通过统计分析软件SPSS 21.0,采用t检验。结果在前列腺癌组织、LNCaP细胞株以及22RV1细胞株中,METTL16在mRNA水平的都呈现出过表达的趋势[癌组织为1.00±0.43,癌旁组织为2.12±0.68,t=-5.405,P<0.05;人正常前列腺基质永生化细胞(WPMY-1)为1.00±0.17,22RV1为2.16±0.93,t=-8.568,P<0.05;LNCaP为1.51±0.17,t=-3.07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蛋白水平,LNCaP细胞株以及22RV1细胞株的METTL16依旧呈现高表达的趋势(WPMY-1为1.00±0.23,22RV1为2.91±0.85,t=-3.038,P<0.05;LNCaP为1.99±0.43,t=-2.89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22RV1细胞中过表达METTL16后导致细胞迁移能力的增强[相对细胞量为过表达空载体组(ON-22RV1)为1.00±0.04,过表达METTL16组(OE-22RV1)为3.18±0.10,t=-34.951,P<0.05]而敲低METTL16则导致相反结果(相对细胞量:SCR-22RV1为1.00±0.06,sh1-22RV1为0.47±0.06,t=3.862,P<0.05;sh2-22RV1为0.64±0.05,t=9.20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ETTL16在前列腺癌的生理过程中可能起原癌基因的作用,并且调控着细胞的迁移能力。

  • 标签: N6-甲基腺嘌呤 前列腺癌 迁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应用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化疗对患者血清标志物以及KPS评分产生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主体,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应用多西他赛+顺铂化疗,后者应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对比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KPS评分。结果: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比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KP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基础上术中预防性加用替罗非班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其对血栓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275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0例患者在术前仅接受传统的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处理(经典组),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65例患者在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基础上术中预防性加用替罗非班(改良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血栓事件发生的差异。结果经典组与改良组术中可视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4%(7/110)和1.2%(2/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血栓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5/110)和2.4%(4/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分别为9.1%(10/110)和21.2%(35/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龈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3.6%(15/110)和19.4%(32/1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有急性消化道出血及脑出血发生,尿道黏膜出血及牙龈出血均为一过性,均自行缓解。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时,在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基础上,术中预防性加用替罗非班可以减少术中可视血栓事件的发生,且不明显增加出血风险。

  • 标签: 替罗非班 安全性 血栓事件 支架辅助 弹簧圈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吉非替尼联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遴选观察对象:接受本院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腺癌患者,遴选时间段2020年01月-2021年12月,共计80例,依据随机分配法则(双色球分配法),40例资料被录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PC化疗治疗法,40例资料被录入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PC化疗+吉非替尼治疗。观察并分析不同治疗法对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

  • 标签: 吉非替尼 化疗 晚期 非小细胞肺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肺癌患者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的肺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注重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炎性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脓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氧自由基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患者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手术护理中行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免疫功能,确保患者氧自由基活性,为预后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细节护理 肺癌 单操作孔 全胸腔镜 炎性细胞因子 氧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