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hEGF)对大鼠宫颈鳞状上皮细胞(ratcervicalepithelialcells,RCEC)体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宫颈鳞状上皮细胞(RCEC)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鉴定细胞纯度;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lowcetometry,FCM)分析细胞周期;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CyclinD1mRNA表达水平。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体外增殖 宫颈鳞状上皮 大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鳞状上皮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灭滴灵涂剂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有RA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灭滴灵涂剂局部涂用,观察组采用灭滴灵涂剂局部涂用后5min将rhEGF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两组均治疗致溃疡面愈合或2周止。结果实验组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3.48±1.95)d。对照组为(5.65±1.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1)。结论rhEGF联合灭滴灵涂剂对RAU治疗有明显促进溃疡面愈合,疗效显著,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灭滴灵涂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酸钠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干眼症的76例患者(76眼),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及干眼症相应指标。结果研究组痊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1%及97.37%,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UT、Sit及FL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及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相应症状,对其泪膜相应指标恢复正常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白内障 干眼症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纳米银水凝胶治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有RAU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纳米银水凝胶局部喷用,观察组采用纳米银水凝胶局部喷用后5min将rhEGF均匀喷涂于黏膜创面,两组均治疗致溃疡面愈合或2周止。结果实验组患者溃疡平均愈合时间为(3.20±1.50)d,对照组为(6.65±1.6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P<0.01)。结论rhEGF联合纳米银水凝胶对RAU治疗有明显促进溃疡面愈合,疗效显著,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纳米银水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表皮生长因子、丁卡因胶浆联合应用治疗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120例口腔溃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将冰硼散撒于溃疡面。治疗组将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及丁卡因胶浆涂于溃疡面。两组均每日用四次,分别于每日三餐后1小时及睡前各用一次。结果治疗一周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和83.3%,疼痛消失时间及溃疡愈合时间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联合丁卡因胶浆治疗口腔溃疡,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丁卡因胶浆 口腔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新生儿剥脱性皮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全身抗感染的基础上局部加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观察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加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治疗后红斑消失时间、剥脱糜烂创面愈合时间、复查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对促进新生儿剥脱性皮炎创面的愈合效果显著,使用方便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 剥脱性皮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rh 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3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对照组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 EGF治疗, 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 高于对照组的77.33%(P

  • 标签: 璃酸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术后病发干眼症泪膜患者中,探究玻璃酸钠、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干预内容、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19年1月,结束时间:2020年1月,60例患者为参考对象,将其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患者均开展白内障手术,且在术后诊断为“干眼症泪膜”;其中,玻璃酸钠治疗在对照组中应用,玻璃酸钠、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干预在实验组中应用,各组收纳患者30例,比较2组最终效果。结果:关于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数据差异显著,对实验组评测后,具体数值(93.33%,28/30)相比对照组(73.33%,22/30),实验组干眼症泪膜患者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后,在改善疾病症状,提高干眼症泪膜患者总有效率方面,玻璃酸钠、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效果明显,且在联合干预时处于最佳状态,推广价值高。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泪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玻璃酸钠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宫颈炎患者外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后对创面愈合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20年2月~2022年5月阶段的4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投掷硬币法作为治疗研究分组依据,展开所有慢性宫颈炎患者不同组别划分;其中施以单纯物理干预治疗的设为参照组(n=21);施以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治疗的设为研究组(n=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平均出血量、平均流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慢性宫颈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展开比较,结果呈现出显著提升(P

  • 标签: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慢性宫颈炎 创面愈合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分析优斐斯产品对CO2(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术后创面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门诊使用CO2激光治疗的60例患者,将患者按激光术后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3.43±2.12)岁,激光后给予优斐斯多效修护液喷脸联合活肤舒缓修护面膜贴敷,每次贴20 min,每天早晚各1次;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3.63±3.54)岁,激光后立即予生理盐水喷脸联合生理盐水冷敷贴贴敷,每次贴20 min,每天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使用7 d,追踪患者近7 d的面部修复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者疼痛及瘙痒指数结果、开始脱痂天数、总脱痂天数及误工天数结果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分级评分为(2.46±1.41)分,与对照组(2.70±2.83)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1 8,P=0.534 0);观察组瘙痒指数评分为(0.36±0.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1.73±0.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9 3,P=0.001 3);观察组治疗后开始脱痂天数、总脱痂天数及误工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81 7、5.067 3、4.073 5,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67%(29/30)高于对照组76.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92 3,P=0.001 8)。结论优斐斯产品在CO2激光术后能有效缩短面部红斑持续时间、术后创面结痂及脱痂时间,减轻瘙痒感,降低色沉发生率,促进创面修复,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 标签: CO2点阵激光 冰敷 优斐斯 创面修复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评价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对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进行治疗的整体效果。方法 选取88例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于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依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超脉冲CO2激光作为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作为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有效性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为84.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过程中,采用超脉冲CO2激光联合皮下分离术这一方式进行患者的治疗工作,对促进患者疤痕的修复具有重要帮助,可以很大程度地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值得不断推广。

  • 标签: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 皮下分离术 痤疮凹陷性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前瞻性、半脸对照研究,比较皮秒翠绿宝石激光与超脉冲CO2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激光科收集面部对称性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左侧面部痤疮瘢痕采用超脉冲CO2激光治疗,右侧采用皮秒翠绿宝石激光点阵模式治疗,治疗间隔为2个月,共治疗3次。治疗前后由皮肤科医生根据ECCA评价表对瘢痕进行评分,患者根据四分法自评临床疗效。记录治疗时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两侧间、治疗前后ECCA评分及疼痛程度评分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四分法评分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治疗前皮秒激光侧和点阵激光侧间EC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06,P = 0.300),治疗3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98 ± 21.48)分比(58.04 ± 17.63)分,t = 3.76,P = 0.001]。与治疗前相比,皮秒激光瘢痕改善评分(2.21 ± 1.09)分,CO2激光侧(2.83 ± 1.11)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70,P = 0.007)。与CO2激光侧相比,皮秒激光侧不良反应更少,表现为一过性红斑、水肿,治疗疼痛评分亦明显降低[(3.71 ± 0.62)分比(6.23 ± 1.06)分,t = 11.93,P < 0.001]。结论皮秒翠绿宝石激光与超脉冲CO2激光均能有效改善萎缩性痤疮瘢痕CO2激光疗效更显著,而皮秒激光不良反应更少。

  • 标签: 痤疮 瘢痕 激光 皮秒激光 CO2点阵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患者90例,依据用药方案分为联合组与单一组,每组45例。单一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组给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膜厚度、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FL)评分、视力。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1.11%,41/45)高于单一组(75.56%,34/45),P<0.05。治疗后,联合组酸胀感、异物感、畏光症状评分均低于单一组(t=29.84、26.75、17.73,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BUT、泪膜厚度、SIT大于单一组,FL评分低于单一组,视力优于单一组(t=10.39、16.06、23.43、26.39、13.35,P均<0.05)。结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可减轻干眼症状,改善泪膜功能和眼表功能,改善视力水平,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干眼症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玻璃酸钠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玻璃酸钠与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协同应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4例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基于双盲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2例实施玻璃酸钠滴眼液,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协同应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长度及眼干症状评分,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泪膜破裂时间及泪液分泌长度长于对照组,眼干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干眼症 玻璃酸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杞菊地黄丸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共有62例,均为2017年0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者。依照掷骰子法平均分组,31例/组。对比组:予以单药治疗,治疗组:予以杞菊地黄丸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对比分析各组的症状积分、基础泪液分泌量、治疗疗效。结果:相较于对比组而言,治疗后治疗组的症状积分更低,且基础泪液分泌量及治疗疗效更高(P<0.05)。结论:选取杞菊地黄丸联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治疗,可以使研究患者的畏光现象得到缓解,增加泪液分泌,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借鉴。

  • 标签: 杞菊地黄丸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衍生物滴眼液 白内障 手术 干眼症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实施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的意义。方法:研究时间:2022.09-2023.09时间段,80例急诊外伤患者为样本,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样本数量为40例)常规清创缝合治疗,实验组(样本数量为40例)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统计对比(1)临床疗效;(2)伤口愈合时间;(3)疼痛评分。结果:对比对照组,实验组研究数据改善价值积极,(P<0.05)。结论:重组表皮生长因子用于急诊外伤行清创缝合术患者治疗中,效果明确,有推广应用意义。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3,HER3)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235例可手术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手术标本中HER3的表达情况,分析HER3在不同分子亚型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其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HER3在LuminalB(HER2+)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1%(100/135),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85.0%(85/100),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B(HER2+)型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亚型的HER2阳性乳腺癌中HER3阴性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HER3阳性表达组。在LuminalB(HER2+)型乳腺癌并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177;0.5)个月vs(21.3±177;0.7)个月,P=0.080],但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4±177;0.4)个月vs(23.4±177;0.8)个月,P=0.036]。结论HER3与HER2阳性表达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针对HER3的靶向治疗有望改善HER2和HER3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在HER2过表达型且HER3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治疗更能获益。

  • 标签: 乳腺肿瘤 HER3 HER2 曲妥珠单抗 HER3 HER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单克隆抗体(单抗)的酸碱电荷异质体对其生物活性和亲和力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过氧化氢、肽-N-糖苷酶F、羧肽酶B对抗Her2单抗进行氧化、脱糖、酶切处理。用阳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毛细管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抗Her2单抗的电荷异质体,使用微量差示扫描荧光法分析抗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用细胞增殖抑制法和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技术分析抗Her2单抗的亲和力。结果脱糖处理抗Her2单抗的酸性电荷异质体增加了5.58%,与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1(high affinity immunoglobulin gamma Fc receptor Ⅰ,FcGR1A)的亲和力明显减弱,亲和力常数为9.032×10-8 mol/L。氧化和酶切处理抗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降低,去折叠温度分别为63.6和59.5 ℃,均低于未处理抗Her2单抗(66.7 ℃)。结论3种处理均会使抗Her2单抗产生电荷异质性,脱糖处理抗Her2单抗与FcGR1A的亲和力减弱,氧化和酶切处理抗Her2单抗的热稳定性降低。

  • 标签: 抗体,单克隆 抗体亲和力 动力学 电荷异质体
  • 简介:【摘要】目的 围绕行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采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分析其对伤口愈合时间与瘢痕评分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行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90例),将其分成A组与B组(所用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每组皆为45例),A组单纯实施清创缝合术,B组基于此,给予重组表皮生长因子,就两组伤口愈合时间、瘢痕评分(瘢痕评分温哥华量表)。结果 B组伤口愈合时间较A组短(P<0.05)。B组治疗后瘢痕评分温哥华量表评分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实施清创缝合术的急诊外伤患者,采用重组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能缩短愈合时间,改善瘢痕情况。

  • 标签: 急诊外伤 清创缝合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伤口愈合时间 瘢痕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