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庆大霉素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随着其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它的耳毒性逐渐明显。本实验在体外用新生C57BL/6J小鼠的耳蜗基底膜构建庆大霉素耳毒性模型观察自噬的发生。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耳蜗基底膜应用庆大霉素之后,行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的结构,免疫荧光、免疫印迹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II的变化。结果在庆大霉素的耳毒性模型中,观察到了自噬现象的发生。结论自噬参与了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提示我们干预自噬可以影响庆大霉素的耳毒性过程。

  • 标签: 毛细胞 庆大霉素 耳毒性 自噬
  • 简介:目的:探究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医院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56例患者,按照数字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干预措施,而对照组不实施干预措施,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2例,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胃肠道反应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28例患者中,出现注射部位疼痛3例,1例患者恶心,1例患者腹泻,2例患者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分析得知,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对阿奇霉素不良反应有极大的干预作用,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干预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药剂头霉素临床疗效与应用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注射头霉素后的治疗效果与临床反应。结果经头霉素治疗后,呼吸道感染或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其中,头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6.6%;头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总有效率为94.5%。结论头霉素杀菌力比较强,在临床对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用头霉素药物,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头霉素 西药药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5例),观察组采取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取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51/55),3例轻微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6%(42/55),出现不良反应8例,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广谱、高效、安全的抗生素,值得临床合理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小儿肺炎 临床疗效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发布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在全球多个地区,尤其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许多艾滋病患者对一种治疗中非常重要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替诺福韦产生耐药性,这种现象“让人担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耐药对初治结核和耐药肺结核的患者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对吡嗪酰胺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对吡嗪酰胺耐药同时采用吡嗪酰胺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一组,对吡嗪酰胺耐不采用吡嗪酰胺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二组,对其药物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一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缩小率分别为80.00%、85.00%及85.00%,其中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与对照二组对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吡嗪酰胺在耐药方案中的地位,理论上吡嗪酰胺对处于酸性环境中的细胞内结核菌有效,并且吡嗪酰胺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可靠性不足。

  • 标签: 吡嗪酰胺耐药 肺结核 疗效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院临床分离出来的病菌在药性检验的方面的意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这样也就使得临床用药有了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择了2004年4月—2015年4月A市某区13所医院分离出来的致病菌当作研究的对象,采用纸片琼脂扩散的方法对其药敏性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同时还要使用专业的软件对该研究当中所有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结果收集到的致病菌一共有4020株,在这些致病菌当中,888株是格兰阳性球菌,3132株是革兰阴性球菌,其中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以及亚胺培南的耐药性相对不是很好。结论我国的临床病菌耐药性在不断的提高,医院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活动,这样也就使得抗菌药物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

  • 标签: 内科 临床分离菌 耐药性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探讨本院男性患者淋球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本院收治的淋球菌感染患者,共计198例。所有患者均为成年男性,对上述患者采用无菌方式进行标本采集,同时进行病菌培养,观察检验情况。医护人员对淋球菌感染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历、年龄、职业等,分析相关因素。结果:淋球菌对青霉耐药性在90%以上,说明淋球菌已对青霉产生高度耐药性。对头孢曲松耐药性较低,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可将其作为最后药物使用选择以指导用药。娱乐业为感染高发行业、主要感染年龄段为25~35岁,而对学历调查发现,本组参与者未有显著差异,可能与人群特异性以及选择对象有关。结论:临床针对淋球菌感染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原菌培养情况选择合适药物,并且尽可能使用窄谱抗生素,避免耐药性进一步增强。

  • 标签: 男性患者 淋球菌感染 耐药性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临床抗生素应用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400例感染患者当中378例应用抗生素情况给予分析,并且对病人采取抗生素的种类、药物敏感试验及菌种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等相关情况给予统计。结果病人采取抗生素的几率为94.5%;这一次研究的378例病人当中,病人采取抗生素的时间为2-41d,采取两种抗生素的病人一共有196例(51.9%);采取3种抗生素的病人一共有66例(17.5%);采取4种抗生素的病人一共有36例(9.5%);1种抗生素的病人一共有80例(21.1%)。结论在临床当中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免发生滥用药物现象出现,使细菌耐药性明显减少。

  • 标签: 临床抗生素 细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解金葡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细菌鉴定应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纸片扩散法检测MRSA。结果59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45株占24.3%;MRSA对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替加环素、喹努普汀/达福普汀100%敏感;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四环素耐药率分别为70.0%、64.8%、27.0%。MRS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SSA,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多种抗菌药均具有较高的耐药性,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可作为MRSA重症感染患者的首选药物。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良好的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维持生存的生命通道,是血液净化完成的必要前提。对于动静脉内瘘尚未成熟、肾移植前以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过渡、生命期有限、心功能差、血管条件差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renalfailure,CRF)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重要的及最佳的血管通路,在CRF患者中被广泛应用。近年来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s,CRBSI)发病率逐年增加,对CRBSI认识不足、诊断困难、抗菌药物选择错误及已出现耐药的现状都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困难。故本文围绕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诊断、病原菌特点、治疗加以综述。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血培养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整群选取临床送检的5010份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做常规血培养,并对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鉴别,统计不同菌株的耐药情况。结果5010份血液标本经血培养共获得病原菌498株,血培养阳性率为9.9%。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检出率最高,为51.2%,常见菌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性较低,革兰氏阳性菌(38.2%)则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无显著耐药性,常见真菌(10.6%)对大部分药物耐药性都比较低。结论血培养阳性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对多数常见药物都有耐药性,临床治疗过程中要以病原菌鉴别、耐药结果为实验依据提高用药合理性。

  • 标签: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