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方式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五个方面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加以验证,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辨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也可使化学学科素养有效“落地”。

  • 标签: [] 高中化学 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 微课
  • 简介:摘要:在当前的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利用小组合作与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相关化学知识基础上,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发展。该文将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课程教学为例,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教学进行分析,探索推动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初中化学教学案例。

  • 标签: 初三化学 学科素养 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 有机物的性质是化学学习当中的重要一部分,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化学素养的养成,同样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经过调查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有机化学的试题占了很大的比例,如此为学生提供便利,让学生有技巧性的学习,有机化学物的性质更能够引领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让学生在高考当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基于此,下文从有机物化合物化学性质学习的一条线和几个点展开分析。

  • 标签: 有机化合物 化学性质 一条线 几个点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成为每一位教师共同提倡的事情,只有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相应的标准,综合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才可以成为一位这个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对此,高中化学教师根据学科与学生们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提升。其中,单元整体教学是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本文将以高中化学人教版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教学为例,来具体探讨单元整体教学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应用。

  • 标签: 高中化学 整体教学 化合物 单元
  • 简介:摘要:本文结合当前的居家学习怎么进行思维教学,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尝试和讨论,设计问题链,思维提升、教学内容的单元整合方面谈谈自己的做法。

  • 标签: 线上学习 思维教学 单元整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二次曲线的极点极线是射影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它具有许多重要的几何性质,近年来许多高考解析几何题的命题思路也基于这一数学背景。本文通过对数道典型例题解析,阐述二次曲线极点极线的定义与性质,及其在高中解析几何问题,尤其是圆锥曲线定点定值问题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函数思想是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非常重要的思想,在高中阶段,学生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函数类型,其中对数函数就是非常重要的函数。因此以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创新课堂教学,提升高中学生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在高中数学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动脑、动口、动手能力,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

  • 标签: 课堂教学 高中阶段 数学学习 对数函数 教学设计
  • 简介:摘要:在高中阶段,数学属于一门基础学科,倘若可以在高中阶段打好数学学习的基础,那么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会在未来物理、生物以及化学等领域的学习中感受到极大的便利。站在教师角度上来看,将渐进式课堂训练应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而且还可以让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为此,本篇文章就对渐进式教学这一概念进行了论述,同时还针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性质,探讨了高中数学课堂训练过程中渐进式教学的策略,希望借此可以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 标签: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渐进式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负载肿瘤干细胞膜微粒抗原的半相合异基因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应用负载膜微粒抗原的半相合异基因DC-CIK治疗的T-LBL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儿经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确诊为T-LBL,入院时血常规无异常,影像学示浅表及深部淋巴结肿大,骨髓淋巴母细胞0.230,脑脊液未见异常,诊断为T-LBL Ⅳ期。予改良BFM-90方案化疗及规范鞘内注射治疗,骨髓完全缓解后给予4个疗程共12次输注负载肿瘤干细胞膜微粒的半相合异基因DC-CIK。细胞治疗11个月后复查骨髓淋巴母细胞为0.095。至截稿前随访患儿仍正常学习、生活。结论T-LBL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淋巴瘤,预后差。规范化疗联合负载肿瘤干细胞膜微粒的异基因DC-CIK可作为T-LBL治疗的一种新选择。

  • 标签: 淋巴瘤,非霍奇金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负载肿瘤干细胞膜微粒 树突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在信息时代,促进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作为连接基础数学教育与高等数学教育的重要桥梁,有效促进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至关重要。本文将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析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有效教学措施。

  • 标签: 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教学措施 深度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对高中生明确指出需要加强六大核心学科素养的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对于高一新生而言,数学无疑是复杂而抽象的。单纯地讲某一方面的学科素养的培养只会让学生显得枯燥无味,笔者希望通过学生易于操作的学习方式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潜移默化下加强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笔者发现,直观想象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其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密不可分,在实际教学中,直观想象是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新的教育局势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实践对学生个体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将以“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为例,以“直观想象”能力素养作为主要对象,由点及面,最终全面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分享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 标签: 直观想象 核心素养 指数函数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为了得出优秀教师课堂提问的行为特征,帮助新教师提升课堂提问的效果,以第九届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为例,通过统计,从提问类型、提问方式、提问时间段三个方面分析优秀教师课堂提问的特征。

  • 标签: 信息技术统计 高中数学 提问行为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的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肽的性质和结合效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分子靶向探针。方法制备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采用噬菌体环七肽库进行3轮体内筛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筛选的噬菌体在肿瘤及正常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单克隆噬菌体对Bcap-37细胞的亲合力。提取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并测序,选取重复率高的序列合成多肽,制备光学分子探针,应用荧光分子成像验证合成的多肽在荷瘤小鼠体内对乳腺移植瘤的特异性和靶向性。结果第3轮体内筛选的噬菌体回收率为第1轮的107.2倍。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随筛选轮次增加,肿瘤组织中结合的噬菌体依次增加;肿瘤组织结合的噬菌体多于正常组织(肺脏、骨骼肌、肝脏、肾脏),肿瘤组织切片扫描图像的吸光度(A)值均较正常组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LISA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50个单克隆噬菌体中,22个为阳性(亲合力≥2)。阳性单克隆噬菌体DNA测序分析后,得到4条有重复的氨基酸序列,选择重复率最高的氨基酸序列CSPLNTRFC,化学合成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CSPLNTRFC多肽。Bcap-37细胞荷瘤裸鼠模型体内验证实验显示,FITC-CSPLNTRFC多肽能明显富集在乳腺移植瘤组织。结论利用体内噬菌体展示技术能够筛选出可与人髓样乳腺癌Bcap-37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多肽CSPLNTRFC,有助于进行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体外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肽库 噬菌体展示 特异性结合肽
  • 简介:摘要:教师面对高中数学教学的时候,制定出合理教学举措,带动学生进步和发展。从现代教育理念出发,让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制定变得全面和合理。从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教学内容着手,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合理和高效。教师借助现代教育理念的良好模式,全面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 标签: 现代教学理念 高中数学 教学策略
  • 简介:摘要: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探究实验,能够让学生对化学现象、原理以及公式等有直观的认识,在 SOLO分类理论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实验中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本文以物质性探究实验为例,从情境设置、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拓展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学生认知能力的策略。

  • 标签: SOLO分类理论 化学 高中 认知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斑块类型及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斑块的CT值分为钙化斑块组(CT值≥130 HU)20例、软斑块组(CT值≤60 HU)20例、混合斑块组(CT值60~130 HU)40例。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与斑块类型的关联、血小板功能和血清生化和脂肪细胞因子指标差异。结果不同类型的斑块与狭窄程度的比例存在一定关联,钙化斑块组轻度狭窄12例,中度狭窄5例,重度狭窄3例;混合斑块组轻度狭窄11例,中度狭窄14例,重度狭窄15例;软斑块组轻度狭窄2例,中度狭窄7例,重度狭窄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7,P<0.05)。血小板功能比较,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软斑块组比较,血小板计数(PL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6,P>0.05);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软斑块组比较,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血栓最大坚固度(TEG-MA)和P选择素(P-selectin),软斑块组高于混合斑块组且高于钙化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57、6.47、18.74,均P<0.05)。血清学指标和脂肪细胞因子比较,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和软斑块组比较,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瘦素(Leptin)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软斑块组高于混合斑块组且高于钙化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95、21.31、14.58、9.37、13.58,均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对冠心病患者可通过评估斑块的类型从而判断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斑块 冠脉狭窄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造影 电压门控 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