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风景视觉吸收是景观综合视觉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风景资源评估和景区区划的依据。文章以天宝岩自然保护区为例,在制定该保护区的生态旅游规划时,探讨了对全区森林景观视觉吸收进行评价的具体方法,从而为景区的建设和生态旅游路线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森林景观 视觉吸收力
  • 简介:用加工刀具提高竹子的机械性能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影响竹子加工机械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机械和竹子的几何量、角速度变化、加工转等。本文详细设计了实验方法,以收集信息,为竹子加工生成数学模式。然后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可可靠性分析和模式优化。最后,还建立了习性数据的ANN模拟实验。并计算出数学模型公式。本文还报道了多功能竹子加工机器的设计和发展。还报道了利用特别设计的电子工具来设计测量设备,以测量电流、加工转、能量和所需时间等。

  • 标签: 竹子加工转力 敏感性分析 优化
  • 简介:2005年7月27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生贤在京指出,要尽快渡过我国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阶段,必须全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区域发展战略科学布局和重新调整林业生产和生产关系,力争从现在起,用10到15年时间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重点地区的生态问题基本解决,全国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林业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实现“生态建设治理大于破坏、生态状况良性循环”的目标。

  • 标签: 区域发展战略 国家林业局 生产力布局 战略性调整 东扩 生态建设
  • 简介: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黄独脚金寄生杂草(Strigahermonthica)侵扰是限制小农产自给性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土壤肥力低加之总体环境退化是寄生杂草侵扰产生的重要原因。引入改良的耕作制度来解决寄生杂草侵扰和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势在必行。本文对肯尼亚西部双峰高原地区内,用豆科植物--印度田菁改良的休耕地对玉米产量和农田寄生杂草侵扰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实验处理分阶段进行,处理包括田菁改良6和18个月的休耕地、未经耕作自然植物再生6和18个月的休耕地、连续种植玉米未施肥的耕地和连续种植玉米同时施加氮和磷肥的耕地。结果表明,与未施肥玉米地相比,田菁改良休耕地明显(p〈0.5)增加玉米产量.除草管理降低了第一季度(428000±63000株·hm-2)、第二季度(51000±1500株·hm-2)玉米地寄生杂草植株种群。实验周期内,除草管理降低玉米地土壤中寄生杂草种子种群数。短期田菁改良休耕地对玉米产量的促进作用明显好于未施肥的玉米地,但是短期杂草休耕地对玉米产量无显著影响。种植玉米和除草控制寄生杂草效果要好于休耕。

  • 标签: 复合农林 作物产量 改良休耕地 残留效应 根寄生物 土壤肥力补给